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首頁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要聞
   第16版:
企業家的選擇

版面目錄

第01版
首頁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要聞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企業家的選擇

    ■ 趙冠軍

    財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聚集。為什么企業家能夠創造財富?如何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企業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服務于社會的更大利益嗎?企業家的選擇是什么?

    “企業家”一詞是從法語中借來的,原意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成功的企業家似乎普遍具有幾個特征:市場精神,社會洞察力,整合社會資源,處理政商關系,達則兼濟天下。

    無論是在歷史上的等級制度社會,還是在今天的市場競爭和進化法則中,為了保持持續和增長,對于財富擁有者或者企業家而言,慈善捐贈是一種做事方式,一個行為選擇。不管對局勢和前景抱有何種顧慮,企業家的捐贈行為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姿態。

    到底是什么激發了財富創造者們選擇慈善的熱情和智慧?

    慈善的動機 

    《公益時報》社自2004年開始每年編制發布大額捐贈的統計榜單,16年以來共記錄了2845位企業家和7223家企業的大額捐贈,曾提出“慈善不問動機、捐贈不問出處”的口號。

    到底是因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就會有捐贈,還是因為先有了捐贈人而需要去尋找受助群體?一個人或者一家企業為什么要拿出私人財富去幫助他人?捐贈的動機是一種什么樣的歷史印記、價值追求和精神品質?

    第一,在等級制度比較鮮明的傳統社會中,財富擁有者為了追求榮譽并獲得市場主導地位,基于政治影響力和政治投資進行捐贈。公元前594年,梭倫當選為雅典城邦的“執政兼仲裁”,通過改革將財富與擔任公職的資格結合,提高了財富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當時的富人為了證明擔任公職資格而踴躍承擔公益事業。

    第二,基于社團地位的捐贈,為社會團體捐贈以獲得領導人職務或榮譽,提升企業和個人的影響力。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等在人脈資源、信息渠道、宣傳窗口、求助平臺、話語權重等方面有特殊作用。

    第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基于營銷的捐贈。市場營銷不斷發生變革,一些策劃團隊尋求營銷的差異化,通過對現代人生活模式的調查,以公益行動拉近距離,和消費者在價值觀上尋求共鳴。

    第四,基于理想主義實踐的捐贈。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們一般稱之為理想主義者。絕對意義上的理想主義者,心目中存有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通過捐贈實現個人對美好社會的憧憬。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越多,社會也就越完善。

    第五,基于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捐贈。同情心是人性的基石,同情他人的處境,理解他人的所感所思,讓人脫離自利茍且的動物界。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提出,“人性=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種自我發揮作用的強大力量,一種有力的動機。汶川地震引發的國民捐贈熱潮,以及針對“王石十元捐贈”的網絡反駁,是非常生動的體現。

    第六,基于血緣關系和鄉村宗族、地緣關系的互助。中國傳統社會的最大特征是宗族互助,以北宋范仲淹的義莊為濫觴,利用田租以贍族人。與歷代王朝的政府救助相比,宗族互助在直接性、效率性、廣泛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獨特模式。

    第七,影響力投資和興辦社會企業,或者說是基于慈善資本主義的捐贈。美國雜志《經濟學人》將慈善資本主義一詞帶入人們的視線,是指新一代慈善家對于自己作為社會投資家的一種認同,慈善家將資本投入慈善事業,自行監管以求獲得最高的社會投資回報率。

    第八,基于宗教信仰的捐贈。宗教在社會中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影響信徒幫助他人,提供公益服務是宗教擴大影響、體現自身價值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第九,基于資產配置或者傳承的考慮,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環境的試探性選擇。所有的競爭優勢都是一時的,很多可持續優勢來源于小概率事件。

    管理思想家查爾斯·漢迪說:“人們要想生存,就需要吃飯,這是我們生存的一個限制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沒有人會說生活的目的是吃飯。”

    無論基于什么樣的捐贈動機,最終都實現了幫助他人的終極目標,財富發揮了更大的社會價值。

    伙伴的選擇

    任何時代,公權力都在支持經濟和社會系統的有效進化方面長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公益事業方面,公權力同樣作為資源配置甚至是資源本身,扶持、推動、參與了其在當代的快速發展。從捐贈流向來看,長期以來,大量企業家和企業曾選擇直接捐贈給中央和國家機關直屬或者主管的社會組織。

    強調社會分工是人類出現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社會組織領導人強調公益的職業化、專業化和行業化,呼吁企業家和企業選擇捐贈資金給社會組織去執行,以完成社會目標,踐行社會組織的使命與責任。

    我國現在社會組織分為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其中基金會是公益事業的主要力量。從1981年成立第一家基金會以來,基金會在我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監管到限制、從整頓到發展三個階段。目前,活躍的基金會主要有以下五類運營模式:

    第一,相對獨立運行的基金會。按照機構使命和章程開展工作,接受登記機關的年檢,組織人事、財務獨立自主,職業團隊根據社會問題設立公益項目,從面向企業募捐逐步轉向公眾募捐,通過信息公開接受捐贈人監督,項目設立和執行不受捐贈人直接影響。 

    第二,參照事業單位管理的基金會。有行政級別、事業編制,組織人事、行政等需主管單位審批,理事長一般由業務主管單位的領導人擔任,與大型企業合作較多,既有自主品牌也有企業合作成立專項基金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執行大額捐贈有政府或群團的系統優勢。

    第三,以公募權和名號品牌開展合作的基金會。除了核心負責人和行政、財務部門,機構運營主要依賴外部力量,包括媒體人、社會籌款人、公關公司等,以合作設立專項基金的方式授權運營。理事長一般由業務主管單位的離退休干部擔任,捐贈人很容易混淆這類基金會與行政機關、事業單位。

    第四,股份公司捐資成立的基金會。大部分作為企業部門存在,專職人員人事任命、薪酬待遇等來自企業,以資助和提供平臺服務為主,按照企業的戰略部署開展工作。

    第五,企業家或捐贈人獨自設立的基金會。這類組織資金來自于個人捐贈,即便捐贈人是企業家,機構的運轉也與企業毫無關聯,聘用專職人員,既資助其他機構也獨立做項目,有大額原始基金或持有公司股票、股權等。

    當前,機構注冊的增量則主要是企業和個人捐贈成立的基金會。越來越年輕的企業家和企業開始更多選擇獨立成立基金會。

    公益的未來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如何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社會的穩定進步將更有利于誰的利益?馬克思講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時下,中國企業家的捐贈選擇正在發生變化。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批企業家,習慣通過政府和群團發起的機構進行捐贈,既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也能得到機構品牌和影響力、領導人職位等。現在新一代企業家和新富階層,很年輕就獲得巨額財富,接受現代教育,除了商業上的成功,更愿意獨立捐贈成立基金會并親力親為,寄希望于在商業之外同樣獲得成功。

    此外,作為第三部門存在的社會組織發展路在何方?首先,反腐成為新常態,政商關系更為清晰;其次,事業單位改革推進,作為事業單位存在的基金會會發生變化;第三,要求與業務主管單位脫鉤的社會組織越來越多;第四,政策嚴格限制公職人員和離退休干部社會兼職;第五,信息社會來臨,虛張聲勢的機構將減少影響;第六,監管不斷加強,渾水摸魚的機會主義者將被清場。

    互聯網作為工具和社交平臺,為慈善捐贈提供了方便快捷和透明度,但是,如何激發社會整體的公益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依托政府部門或者群團組織、社會人士發起的傳統公募基金會,如何能夠利用系統優勢保持活力、繼續與大企業開展合作,如何提升能力、實現穩定和有效的公眾籌資渠道,既是挑戰,也有機遇,這要靠機構持續的影響力、公信力,特別是職業團隊的鍛造,絕不可能單純依靠網絡的杠桿,同樣像企業家做企業一樣,有市場精神、洞察力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有長遠的規劃。

    獨立于政府財政預算、企業運營、私人擁有的公共財富正在增加,企業家的選擇正在推動這一改變。公益事業要發展,同樣需要造血能力,同樣需要資產,同樣需要持續的影響力。未來私人財產捐贈成立的基金會將會越來越多,他們將企業管理的經驗和思想帶入社會領域,這些獲得了優質人才、大額捐贈、公司股票等大量資產的基金會,有充足的資金保證機構能夠持續對某一問題進行關注而獲得長足發展,也必將推動基金會組織不斷革新。還有一種做法,類似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捐出99%的公司股份,他沒有創建基金會,而是注冊了一家以慈善為業務的公司,同樣是一筆獨立于商業之外的財富以實現社會公共目標。

    任何組織或者事業都將面臨兩個基本挑戰,一個是面對今天的挑戰,一個是應對未來的挑戰。

    新時代,社會在進步,需求不斷在變化,公益的未來更加清晰。捐贈既是價值倫理,更是社會行為,如何在中國情境下持續激發,無論是從宏觀層面還是從具體操作層面,都需要不斷優化的制度安排,這是留給發展改革者的重要的、現實的課題。

    (本文作者系公益時報總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婷婷激情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丁香婷婷综合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亚洲欧美综合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综合网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六月综合欧美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久久青青色综合|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