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國際
   第16版:2019中國公益年會
陳一丹:青年人才決定科學的未來
這一次,科學大獎頒給青年學者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2019中國公益年會

新聞內容
2019年11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這一次,科學大獎頒給青年學者

    “科學探索獎”發起人之一、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頒獎禮上講話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聚光燈再一次投射到科學家的身上,只不過這次的主角,并非白發蒼蒼、功成名就的老科學家,而是50位平均年齡40多歲的青年科學家。他們中,有17人的年齡在36歲到40歲之間,有9人在35歲以下,最年輕的,不過才32歲。

    11月2日,首屆“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發,這50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面孔集體亮相。在此之前,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對公眾而言只是個陌生的名字,其中不乏既未戴學術“帽子”也不屬于任何學術“圈子”的年輕學者——50人中,有8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獲獎的背景和經歷。

    這樣的結果,不管是在我國以往的科技獎勵體系中,還是在諾貝爾獎等國際科學大獎的統計中,都實屬罕見。

    在11月2日的頒獎現場,“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給出這樣的評價:這個獎,與很多其他成就獎、成果獎不同,它不是獎勵過去,而是支持未來,鼓勵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事實上,這個新生的科學大獎甫一面世,就打上了“青年”烙印。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北京大學教授饒毅與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共同發起設立這個名為“科學探索獎”的獎項。其中的14位科學家,都是當代頂尖的科學家,他們卻將眼睛瞄向了“下一代頂尖科學家”:這個獎,要獎勵的是青年學者的“未來可能”。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29歲、發明電燈時31歲,牛頓發明微積分時22歲,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時26歲、提出廣義相對論時37歲……”

    頒獎當天,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在致辭中一遍遍提及這些人類科學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說:“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重大發現或發明,都產生于精力旺盛、思維活躍的青年時代。我們最應該做的,也是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通過實際的支持,為他們創造一個可以心無旁騖、忘我投身科研的外部環境?!?/p>

    他所說的“實際支持”,對“科學探索獎”來說,就是連續5年給這50位獲獎者,每人每年60萬元、總計300萬元的獎金資助。

    更為重要的是,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將享有獎金支配權——不必每年都向資助方提交經費使用情況,獎金即便不用于科研工作本身也仍被允許,比如“還房貸”。這一做法,在國內以往的科技獎勵中也并不常見。

    頒獎前夕,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等媒體集體采訪時,多位“科學探索獎”獲得者談及獎金用途,并不諱言地提到了“要支持家庭”。

    “我的獎金使用,可能要用在家里。”北京大學研究員劉穎回答這句話后,很快補充了一句,“畢竟我們還有房貸?!?/p>

    “我可能也會用于年輕人壓力最大的地方——還房貸,可能還會在我原來的中學設立一個獎學金,鼓勵他們做更多科學探索?!鼻迦A大學教授吳華強說。

    這些樸素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在青年時期做科研以及其他工作的辛酸與不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說起她剛回國的那段經歷:上下班交通不便、距離也遠,每天要花4個半小時在路上,而且孩子還不到3個月,非常影響人的心態。

    “我們年輕人,在打拼過程中,其實有很多誘惑,這些都或多或少會影響你的工作?!备肚擅谜f。一個理想狀態下的科研狀態,是心無旁騖——不必為了經費,為了生活而焦頭爛額。

    300萬元獎金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考慮了這一點。馬化騰說,推出這一獎項,就是希望幫助那些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青年科學家,讓他們在“尋求創新又尚未最終突破”的關鍵時期,得到“雪中送炭”的幫助。

    今年年初,發起“科學探索獎”的14位科學家,對外發布一封公開信,其中提到:“300萬元獎金不算是小數目,但獲獎人不需要說明用途,無論是用于科研,還是舒緩生活壓力,都不會受到任何干預??茖W探索獎在意的是人,是忘我的境界,是一往無前的精氣神,而不是投資一個項目,獎勵一項成果?!?/p>

    32歲的浙江大學教授李鐵風,就是這次“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的得主。站在領獎臺上,他說自己就像回到兒時的歡樂時光。這歡樂就是郊區機場看飛機,還能在大草坪抓各種飛蟲,和許多“熊孩子”一樣,他那時也有“奪命三連問”:“飛蟲為什么能飛?”“有翅膀就能飛?”“飛機怎么不像蟲子那樣飛?”

    后來,他知道了阿基米德撬動地球、牛頓蘋果落地、萊特兄弟的飛機翅膀都關系著“力學”這二字,再后來他知道了伯努利原理、空氣動力學和仿生,于是他學了力學,直到現在研究力學。

    “或許我們的探索仍然初步或笨拙,仍可當作是對自然、生命以及科學之美的謙卑致敬?!崩铊F風說,希望自己做力學的前沿交叉研究,能從技術科學層面為人類探索貢獻“輕舟濟滄?!钡囊粋€螺釘。

    當天,97歲高齡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以“科學探索獎”發起人的身份,出席了頒獎儀式,并在儀式最后上臺給這個獎項“點贊”。他說:“‘科學探索獎’特別是為比較年輕的學者(而設),這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想法?!?/p>

    作為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熟稔科學探索和科研工作的規律。他說,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一生有兩個“最困難”時期,一個是做研究生的時候,一個是得了博士學位之后的5~10年。

    做研究生的時候,要選研究題目。楊振寧說:“這時候的我們,學習的是已有的知識,但做研究,(卻)要改變,要發展一個新的方向,這個是困難的?!彼寡?,1947年就是他一生中“比較不開心的一年”——那一年,他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至于得了博士學位之后的5~10年,則要選擇研究領域,并要在這個領域里做出一個能夠站得住的成果,這在楊振寧看來同樣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這些青年學者“最困難”的時期,如果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他們之中,就有可能誕生新的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楊振寧不僅是科學探索獎的15位發起人之一,還主動要求參與評審,擔任了數學物理組的評委。

    “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秘書長、騰訊副總裁王嫵蓉向記者透露,執行委員會考慮到楊振寧年事已高,建議他“做顧問就可以了”,但楊振寧卻主動要求“參與得更深入一點”。

    “他對中國最大的青年科學家資助獎項寄予厚望,更對中國的青年科學家充滿期待!”王嫵蓉說。(據《中國青年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青青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婷婷|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欧美另类成人综合图片|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