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社會創新
   第12版:國際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扶貧開發持續強力推進 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
民政部召開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關于志愿服務重要指示精神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社會創新

第12版
國際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扶貧開發持續強力推進 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

    ■ 本報記者 王勇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五”,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總結。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貧扶貧,出臺實施了一系列中長期扶貧規劃,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扶貧開發道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區域性整體減貧成效明顯,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針對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確立以貧困地區為重點,實施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扶貧開發政策,先后實施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兩個為期10年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農村貧困程度進一步減輕,貧困人口繼續大幅減少。

    以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衡量,2012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9899萬人,比1985年末減少5.6億多人,下降了85.0%;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年末下降了68.1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扶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按現行農村貧困標準,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區域扶貧力度持續加大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地區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民生逐步改善。受自然、歷史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貧困具有區域性特征,中西部地區整體性貧困相對突出。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聚焦貧困區域,實施減貧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大對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政策力度,推進東西部地區協作扶貧,區域性整體減貧成效明顯。

    從東中西地區看,東部地區已基本率先脫貧,中西部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明顯減少。

    2018年末,東部地區農村貧困人口147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1220萬人,六年累計下降89.2%;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末的3.9%下降到2018年末的0.4%,累計下降3.5個百分點,已基本率先實現脫貧。

    中部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3446萬人減少到2018年末的597萬人,累計減少2849萬人,下降幅度為82.7%;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末的10.5%下降到2018年末的1.8%,累計下降8.7個百分點。

    西部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5086萬人減少到2018年末的916萬人,累計減少4170萬人,下降幅度為82.0%;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末的17.6%下降到2018年末的3.2%,累計下降14.4個百分點。

    分貧困區域看,貧困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八省區減貧成效明顯。

    2018年末,貧困地區農村貧困人口1115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了4924萬人,六年累計減少81.5%,減貧規模占全國農村減貧總規模的59.8%;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23.2%下降至2018年末的4.2%,六年累計下降19.0個百分點,年均下降3.2個百分點。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貧困人口935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4132萬人,六年累計減少81.5%;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24.4%下降至2018年末的4.5%,累計下降19.9個百分點,年均下降3.3個百分點。

    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貧困人口915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4190萬人,六年累計減少82.1%;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24.4%下降到2018年末的4.3%,累計下降20.1個百分點,年均下降3.4個百分點。

    民族八省區農村貧困人口602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2519萬人,六年累計減少80.7%;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21.1%下降至2018年末的4.0%,累計下降17.1個百分點,年均下降2.8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居民生活困苦,收入消費水平低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收入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2012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分別比1978年實際增長了11.5倍和9.3倍。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收入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消費實現快速增長,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差距縮小,貧困人口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是2012年的1.99倍,年均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10.0%,比全國農村平均增速快2.3個百分點。

    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956元,與2012年相比,年均增長11.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3%。 

    為世界減貧做出卓絕貢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通過加快建設,深化改革和大規模扶貧開發,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是我國減貧速度明顯快于全球。世界銀行發布數據顯示,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從1981年末到2015年末,我國貧困發生率累計下降了87.6個百分點,年均下降2.6個百分點,同期全球貧困發生率累計下降32.2個百分點,年均下降0.9個百分點,我國減貧速度明顯快于全球,貧困發生率也大大低于全球。

    二是為全球減貧提供中國經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以政府為主導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脫貧方略的實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世界銀行2018年發布的《中國系統性國別診斷》報告稱“中國在快速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時發賀信盛贊中國減貧方略,稱“精準減貧方略是幫助最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三是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為世界減貧貢獻中國力量。中國在實現自身減貧的同時也努力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減貧。截至2015年10月,中國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積極向69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并先后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國際減貧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狠狠狠97色88|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婷婷综合激情|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 狠狠色综合色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