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國際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社會創新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健康中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國際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社會創新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布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健康中國

    3月1日,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治療師楊艷(右)在協助兩歲腦癱患兒果果(化名)進行感覺統合康復訓練。新華社發(陳澤國/攝)

    ■ 本報記者 王勇

    7月15日,《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對外公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也于當天發布。

    《意見》提出,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為實現這些目標,《意見》強調,要堅持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強化跨部門協作,鼓勵和引導單位、社區(村)、家庭和個人行動起來,形成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動員、人人盡責盡力的良好局面,實現健康中國行動齊參與。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了多項重大行動,其中多處涉及社會力量如何參與。

    健康知識普及行動

    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和30%。

    社會方面,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健康知識普及工作。

    鼓勵衛生健康行業學會、協會組織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的、面向公眾的健康科普活動和面向機構的培訓工作。各社區和單位要將針對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知識普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結合居民和職工的主要健康問題,組織健康講座等健康傳播活動。加強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素養促進工作。

    合理膳食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于7%和5%。

    要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鼓勵全社會共同參與全民營養周、“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動。推廣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提高家庭普及率,鼓勵專業行業組織指導家庭正確使用。

    全民健身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要建立健全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體育總會在地市、縣、鄉實現全覆蓋,單項體育協會延伸到群眾身邊,讓想健身的群眾加入到體育組織中。

    弘揚群眾身邊的健身文化,制作體育題材的影視、動漫作品,鼓勵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普及體育健身文化知識,增強健身意識。

    控煙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24.5%和20%;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提倡無煙文化,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積極利用世界無煙日、世界心臟日、國際肺癌日等衛生健康主題日開展控煙宣傳;倡導無煙婚禮、無煙家庭。

    關注青少年吸煙問題,為青少年營造遠離煙草的環境。將煙草危害和二手煙危害等控煙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課程。不向未成年人售煙。加強無煙學校建設。

    鼓勵企業、單位出臺室內全面無煙規定,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為員工戒煙提供必要的支持。

    充分發揮居(村)委會的作用,協助控煙政策在轄區內得到落實。

    鼓勵志愿服務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煙工作或者為控煙工作提供支持。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

    鼓勵相關社會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對心理健康從業人員開展服務技能和倫理道德的培訓,提升服務能力。

    鼓勵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及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老年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家庭關系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

    健康環境促進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

    鼓勵引導志愿者參與,指導社區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經常性對公眾進行防災減災、突發事件應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播和培訓,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應定期開展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

    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關心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心理干預。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分別達到80%以上和90%以上。

    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各類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冬(夏)令營、訓練營和體育賽事等,吸引兒童青少年廣泛參加體育運動。

    老年健康促進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要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機構建設,為居家養老提供依托;逐步建立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推動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

    全社會進一步關注和關愛老年人,構建尊老、孝老的社區環境,鼓勵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組織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等心理健康服務。

    支持社會組織為居家、社區、機構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照護和精神慰藉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

    政府將實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和干預計劃,為貧困、空巢、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日常關懷和心理支持服務。

    鼓勵養老機構與周邊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支持社會力量開辦非營利性醫養結合服務機構。

    推進老年人社區和居家適老化改造,支持適老住宅建設。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鼓勵、支持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和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普及全民應急救護知識,使公眾掌握基本必備的心肺復蘇等應急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

    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分別達到1%和3%,按照師生1∶50的比例對中小學教職人員進行急救員公益培訓。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每5萬人配置1輛救護車,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電話10秒接聽率100%,提高救護車接報后5分鐘內的發車率。

    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

    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強化寄生蟲病、飲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節病、氟骨癥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到2022年和2030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

    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社會團體、企業、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志愿者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感染者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鼓勵和支持對易感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開展動員檢測和綜合干預、感染者關懷救助等工作。

    動員各方廣泛參與

    《意見》要求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健康促進的強大合力。

    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中國行動,落實個人健康責任,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單位特別是各學校、各社區(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積極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鼓勵企業研發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增加健康產品供給,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作出表率。

    鼓勵社會捐資,依托社會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國行動基金會,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保障機制。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健康類產品和服務。衛生健康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指導、組織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

    《意見》還提出要加強宣傳引導。各有關責任部門要根據本行動要求,編制群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并以有效方式引導群眾了解和掌握,推動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設立健康形象大使,評選一批“健康達人”,發揮形象大使和“健康達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正面宣傳、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伊人网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色综合.com|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