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社會創新
   第15版:國際
   第16版:公益慈善傳統
讓垃圾分類變為公眾的習慣
垃圾分類,生活中的一道科學必答題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社會創新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公益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垃圾分類,生活中的一道科學必答題

    (網絡圖片)

    本月第一天,垃圾強制分類的靴子在上海落地。當天,廣受關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全市各級城管執法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教育勸阻相對人881起,責令當場或限期整改623起。

    此前的6月25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生活垃圾分類制度。6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則介紹,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推開,2019年46個重點城市將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這個夏天,垃圾分類引發了大范圍的關注,“強制分類時代”的到來,讓人們開始直面自身。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里的一道必答題,而科技,成為解題的鑰匙。

    垃圾分類是個技術活兒

    什么是廚余垃圾,什么是可回收物,什么是有害垃圾?在北京的一些小區里,這不僅關系到居民把手中的垃圾袋扔向哪一個垃圾桶,還關系到手機垃圾回收APP里的進賬。

    北京市西城區廣內街道感化胡同3號院小區里的綠地邊,放著一臺“互聯網+垃圾回收”智能設備。居民下載安裝APP,注冊后按照智能桶的分類,掃碼開箱,分門別類地投放。智能垃圾桶會進行垃圾稱重,每次投放完后,居民手機中APP的賬戶余額會有幾分到幾元不等的返現,還有相應的積分——可以兌換一些生活日用品。

    在上海一些社區,記者看到一款名為“小黃狗”的垃圾分類回收“神器”,上海目前已有超過1000臺的小黃狗回收機。據介紹,該團隊以投放小黃狗回收機為切入點,以手機APP和互聯網大數據管理系統為平臺,以“現金返還”有償回收方式,引導市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通過小黃狗的大數據系統,可以清晰追蹤城市可回收物的來龍去脈,為政府監管執行、考核評比以及合理調配公共服務資源等提供實時數據支撐。

    在銀川,“物盡其用”的垃圾回收小程序實現回收人員上門服務;在廈門,已建成餐廚垃圾信息化管理平臺、陸續上線多款垃圾分類小程序;在西安,推動建設全市智能垃圾分類管理信息平臺,并將平臺架構延伸至每一個小區中……

    梳理各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不難發現,垃圾分類的技術含量在不斷提高,正越來越成為一項技術活。高科技,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讓垃圾分類的全程日益透明和可視化:在前端,APP、小程序等不僅讓居民對垃圾的分類一目了然,并通過返現、積分兌換等吸引居民主動參與;在中端,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對垃圾品類、數量、地點的實時監控;在末端,大數據讓垃圾流向及資源化利用等信息一目了然。

    垃圾分類少不了科學管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成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類。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款200元。

    據了解,46個重點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對垃圾分類采取“四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為了便于當地居民理解,一些城市在采用四分法的同時,名稱各有不同。

    分類是垃圾分類科學管理的第一步,如何持續地推行下去,職能部門的科學管理不可或缺。

    7月4日,上海徐匯區舉行了一場“新時尚”工作法論壇,發布了若干垃圾分類示范及優秀工作法:楓林街道新建了一個動態數據庫,而且每月形成數據分析報告,為推動工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康健街道在基層黨組織指引下,把垃圾分類工作與居民自治共治結合、與精細化管理結合,在63個小區77個垃圾庫房分批安裝了高清視頻監控設備,以智能手段實現分揀工作監控、志愿效用評估、居民分類督促、實時視頻輪巡、執法證據搜集的“多能合一”;天平街道全面推進“一小區一方案”,為解決94條無垃圾庫房的弄堂的“短板”,開展“合理設點布桶、志愿者現場督導、環衛及時清運”的“移動廂房”模式……

    這場論壇的主旨很清晰:鼓勵發揚基層首創精神,讓各類科學、管用的好辦法落地生根。

    從更大范圍來看,各地正積極打造“兩網融合”的分類回收體系(即環衛運收系統與資源回收系統的有效銜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對于垃圾分類,各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探索,國內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先在法律上做出基本原則的規定,接下來國務院可能會出臺條例,等到城市和農村試點一兩年時間,有了一定經驗之后,再作出較具體的規定?!?/p>

    垃圾分類有賴于科學素養的提升

    上海推行垃圾分類之初,曾引發了市民們的“苦惱”。網上有條“段子”反映了他們的困惑: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該如何處理?首先要把奶茶的液體倒掉,然后把珍珠扔到濕垃圾,再把杯子扔到干垃圾,然后再把杯蓋放到可回收垃圾。一杯從前隨手即扔的奶茶,按照最新規定,至少要有三個步驟。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一周后,記者在上海的火車站、地鐵站、市區公共場所等地采訪發現,干垃圾和可回收物等分類的垃圾桶隨處可見,大多數行人也自覺進行了分類投放。

    “剛開始不太適應,需要志愿者引導?,F在習慣了,既有利于環境衛生,也有利于自己養成一個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月9日,在上海地鐵大世界站,一位中年市民對記者說。

    垃圾分類,在技術和管理之外,更有賴于文明的生活習慣,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近期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19年)》顯示,92.2%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對于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是重要的,但僅30.1%的受訪者認為自身在垃圾分類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較好”。

    目前,各地推行垃圾分類最具威懾力的“武器”依然是罰款。此外,有的城市對違規投放垃圾增加了信用懲戒措施。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云看來,目前公眾尚未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必要性,還需要加強引導。他說:“立法是為了更好地引導民眾去執行分類,而不是強制民眾進行分類。推進垃圾分類的關鍵在于,如何加強公眾主動分類的意愿。公眾了解分類后的垃圾最終去了哪里、如何再利用,將起到哪些生態效應和環境效應,才會感覺到主動分類的行為是有意義的?!?/p>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張樂群則表示,垃圾分類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更要實現民眾積極主動參與,“既要把經濟賬算清楚,也要把生態文明的賬算清楚”。(據《工人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综合久久精品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色综合.com|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色狠狠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欧美激情综合网|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久久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