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實踐先行、政策發力是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的基本特點。自有社區概念以來,社區自發組織一直都是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的重要主體,以柔和的力量帶來有溫度的服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頂層制度的創制出臺表明社區社會組織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視并得到了黨政部門的認可,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國家層面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政策一直在集中持續發力。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中第三大部分就專門提出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并就其準入門檻、扶持發展和功能發揮做出了明確規定。2017年6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頒布實施的《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在城鄉社區開展糾紛調解、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文體娛樂、鄰里互助、居民融入及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并將城鄉社區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2017年12月,民政部發布了《關于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意見》的專項政策,提出了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總體要求,要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重點對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扶持措施進行了明確規定。 地方跟隨和先行先試并存是社區社會組織制度建設的重要特點。在民政部頒布社區社會組織專項政策后,各個省市也緊跟著陸續推出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政策。截止到2018年11月,已有福建、廣東、甘肅、貴州、寧夏、湖北、山東、安徽和重慶等省份在民政部相關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推出了本地區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政策制度,明確了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基本目標和主要舉措。同時各地政策也有了新的內容,如安徽省強調縣級民政部門要通過允許社區服務場所作為登記住所、允許多個社區社會組織合署辦公、結合社區社會組織特點制定章程范本等方式優化登記服務,并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提高登記審核效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早在民政部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新政之前,就有包括江西省、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在內的多個地方民政部門推出了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專項政策,安徽省民政廳和山東省青島市民政局還專門出臺過有關培育發展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的政策文件。 政策制度的有效落地才能推動社區社會組織不斷發展,因此應考慮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發展評估監測機制。各地應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街道和社區作為深度觀察點。在找尋好做法好經驗的同時,及時發現政策的缺失和實踐的困境,通過適當調適實現良好發展態勢。 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和政策創制引領實踐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領域的一種慣性做法,我們更加期待這種引導性力量能夠有效落地,因此應充分考慮建立社區社會組織政策實施監測點和政策實施評估機制,發揮政策引導的應用作用。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雙師型講師 盧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