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管理若干規定實施 3月28日,上海市民政局印發了《上海市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管理若干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3月31日。 《規定》適用于全市范圍內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社會組織(以下統稱“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 成立社會組織,申請人可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申請登記。成立社會組織需要行業資質許可的,申請人應當在取得行業主管部門的資質許可后,向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申請登記。 登記管理機關受理成立、變更和注銷登記申請,對需要征詢意見的,應當以征詢函的形式征詢相關部門意見。 社會組織應當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獨立自主、權責明確、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社會組織內部治理機制,完善自律承諾,主動履行重大事項報告和信息披露,依法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和各相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王勇) 安徽:“三社聯動”工程試點建設情況通報會召開 4月1日,安徽省民政廳召開“三社聯動”試點建設情況通報會。第三方督導機構首先通報了11個地市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針對各地試點建設中的問題提出了有益的工作建議。“三社”處室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總結交流試點建設的做法和成效,共同謀劃推進試點工作的任務和措施。 2018年,安徽省啟動了為期兩年的“三社聯動”工程試點建設,先后投入487萬元在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六安、蕪湖、銅陵、安慶、黃山等11個地市開展試點建設,探索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聯動機制,構筑以城鄉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為支撐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補足“三社”中社會工作發展短板,探索提煉“三社聯動”安徽樣本,不斷促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據民政部網站) 晉江:支持行業協會在人才工作中發揮作用 近日,福建晉江出臺關于支持行業協會開展人才工作十五條措施,通過支持行業協會自主開發人才、培養人才以及建設用才平臺、開展人才服務,進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社會化水平。 針對行業協會人員短缺的實際,要求各個行業協會通過整合行業內外的高層次人才、人才工作者、海內外鄉賢等力量,設立人才工作委員會,明確委員會工作職責,不定期研究推進工作,進一步拓寬人才工作的領域和視野。市委人才辦每年從委員會中選聘一批人才工作聯絡員,給予每人每年最高1200元工作補貼。同時,在經費保障上,對承接涉才部門的人才調研、對接、評價等職能的,納入年度重點項目的給予最高50萬元補助,日常專項項目給予最高5萬元補助,確保行業協會有源頭活水。 鼓勵行業協會自主開展行業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對培訓費用未超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培訓管理規定1.3倍的,每場最高補助10萬元。鼓勵建設行業人才“學術圈”,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對承辦行業學術交流、行業技術研討等活動的,給予2-4萬元獎勵;對自主開展的給予最高20萬元補助。 (據《中國組織人才報》) 河北:每年打造省、市級品牌社會組織各10家以上 4月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關于促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吹風會。 措施中提出,河北省將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提升社會組織發展質量。開展品牌社會組織創建活動,每年省級層面和各市分別打造10家以上品牌社會組織,帶動全省社會組織服務能力有效提升。落實政府購買服務、免稅資格認定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等優惠政策,加大對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政策、資金支持。建設省、市、縣三級社會組織孵化體系,為入駐社會組織提供黨建咨詢、專業培訓、項目指導、公益創投等專業化服務。 措施要求,每個縣至少成立1家能夠為困難群眾、孤老、孤殘、孤兒等特殊群體提供基本社會服務的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完善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社區志愿者“四社聯動”機制,學習推廣“楓橋經驗”,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在創新社會治理、參與平安河北建設和服務群眾多元化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河北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