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社會創新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深圳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社會組織8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社會創新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深圳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8)》發布
深圳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社會組織8個

    (本版圖片來自文中報告)

    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不僅在經濟領域勇于突破,在社會領域也敢于創新,率先在全國探索和發展公益金融,拓寬慈善資金來源,促進慈善資源的整合。社會組織作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發展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月28日,由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主編的首本《深圳社會組織藍皮書》——《深圳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在深發布。該書回顧了深圳社會組織管理與發展的脈絡,重點呈現了2017-2018年深圳社會組織發展的現狀和亮點,展示了各區(新區)在社會組織管理與發展方面各具特色的生動實踐。

    社會組織超萬家

    報告指出,從登記數量來看,深圳市的社會組織總量從2008年的3355家,以11.79%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至2018年的10230家,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社會組織的數量從2008年的3.52個增長到2018年的8.03個,萬人社會組織擁有量居全國一線城市之首。

    從2018年底深圳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部門提供的統計臺賬來看,教育類社會組織最多(占總數的24.25%),其次分別是社會服務類(占總數的20.27%)、文化類(占總數的17.81%)、體育類(占總數的13.07%)、工商服務類(占總數的9.57%)。由此可見,深圳社會組織的業務活動以補充基礎公共服務、提供社會服務、服務經濟發展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主。

    藍皮書顯示,深圳社會組織的收入增長迅速。根據2017社會組織年度工作報告統計,深圳社會組織的總收入在2016年為213.31億元,2017年增長至251.00億元,同比增長17.72%。2017年支出合計248.43億元,整體上看,收支基本平衡。

    收入的穩定增長表明社會組織獲得經濟利益或提供社會服務的能力在穩健提升,一方面反映出社會組織能夠通過逐步成熟和完善的社會服務市場獲得穩定可期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則表明社會組織按照其宗旨或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向公眾、會員或者其他受益人、委托人提供所需產品或服務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從收入來源上看,深圳社會組織收入渠道多元。2017年社會組織提供服務收入是最主要收入來源(含政府購買服務收入8.37億元),達177.03億元,占總收入的70.53%,其次是捐贈收入24.11億元,占9.61%,政府補助收入22.17億元,占8.83%,會費收入11.27億元,占4.49%,其他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商品銷售收入和其他)約占6.58%。民辦非企業單位對深圳社會組織收入總額的貢獻最大,其數量約占全市社會組織登記數量的一半,卻貢獻了2017年度全市社會組織收入總額的77.51%。從平均收入來看,深圳社會團體2017年度平均收入為123.11萬元,民辦非企業單位為452.20萬元,基金會為557.82萬元。

    2017年深圳共有9.91萬自然人或法人在社會組織中擔任理事或理事單位,9533人擔任監事,同時全市社會組織全年吸納49.24萬人次的志愿者、貢獻志愿服務時間485.28萬小時。這不僅說明了社會組織在吸納就業人口方面的巨大潛力,也反映了深圳社會組織發展的整體社會文化氛圍良好,市民以多種形式參與和支持社會組織的積極性和熱情度較高。

    崗位、項目、社區服務中心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認為,深圳社會組織正在通過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的實務實踐推動社會服務轉型升級,尤其以社會工作為代表的社會服務發展成果顯著。在社會服務專業化方面,深圳形成了崗位、項目、社區服務中心三大綜合服務模式,推動社工服務覆蓋各區(新區)、街道和社區。

    截至2018年,深圳已累計開發了16865個社會工作崗位,崗位社工市區各級共投入13.23億元;在683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社會工作服務,涉及社區、企業、教育、醫務等15個領域。在社會服務標準化方面,深圳統籌起草的企業社工和老年社工等兩大領域服務標準被列為國家行業標準。服務的專業化發展助推深圳社會工作往精細化方向深耕。以禁毒社會工作為例,從早期單一的宣傳教育和幫教服務逐步深化,發展成為多層次預防、多種服務模式相結合的系統服務。

    深圳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也向全國多個地區輸出了發展經驗和運營模式,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喀什)社會工作站成立十余年來,共有54名援疆社工奔赴喀什,共引入資金3291萬元。近兩年,深圳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又以“牽手計劃”為紐帶,與兄弟省市共享發展成果。

    科技類社會組織成果卓著

    深圳具有良好的科技創新創業氛圍和營商環境,向來注重科技研發創新。科研類民辦非企業單位能避免傳統事業單位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能采用更高效的現代財務管理模式,同時也因為社會組織的性質能規避在未來國際化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這驅動著科技類社會組織的發展。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深圳擁有科研類社會組織718家,占全市社會組織的比重達到5.45%。其中,科研類民辦非企業機構517家,占全市社會組織總量的3.92%,占科研類社會組織的72.01%。2016-2018近三年間,深圳市科研類民辦非企業機構數量,年均增長率約15.87%。在產業政策引導下,深圳的科技類社會組織主要聚焦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等,呼應深圳的產業鏈發展,走產學研相結合的源頭創新,提高了技術產業化的效率。

    重視人才培養

    人才是推動社會組織和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助推了深圳市社會組織的高質量發展。在人才培養機制上,以社會工作人才為標桿,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以及七個配套文件(以下簡稱“1+7”文件),內容涵蓋了關于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的相關政策措施,為打造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奠定了基礎。并且通過建立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區,利用地緣優勢,引入香港督導,借助香港的社會服務經驗培養本土督導人才,提升深圳社會工作專業化水平。

    深圳還率先將社會工作人才納入人才安居范圍,多個區級政府也出臺社會工作人才扶持辦法。此外,深圳借助社會組織的力量培養社會工作人才和公益慈善人才,如成立全國首家社會工作領域的專業學院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打造多層次的社工人才培訓架構;成立以建設培養榜樣型慈善家和高級公益慈善管理人才為目標的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深圳社會組織除了在社會工作創新發展、人才培養、科技類社會組織等方面引領全國外,深圳社會組織還打造了影響力投資高地,以公益金融促進慈善資源整合;以平臺建設推進社會組織合作升級;社會組織“走出去”協力深圳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在多年的社會治理實踐中,深圳逐漸走出了一條符合深圳實際的社會組織發展之路,即以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優化現有的社會治理結構,補足治理短板,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大目標的具體實現形式。

    “走出去”成效顯著

    深圳社會組織“走出去”有力地配合國家外交宏觀戰略實施,積極提升深圳國際型大都市的品牌形象,為企業國際化搭建多樣化平臺,直接助力深圳企業海外投資策略實施,對外交流引領深圳社會創新事業,推動深圳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7年深圳市社會組織的對外活動取得豐碩成果。根據深圳社會組織2017年年報數據統計,2017年共有316家社會組織參加國際活動680次,較2016年大幅增加32.8%,活動頻數較2016年明顯增加。整體上,活動領域不斷延伸,涉足經濟、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環保等多個領域;活動形式趨于多樣化,包含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參加國際會議、出訪、考察、參與國際組織、參加國際博覽會及國際大賽等。同時,對外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深入歐洲、北美、拉美、東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

    深圳各類社會組織都在積極探索符合自身機構特點的國際化道路。如在行業協會商會方面,深圳市鐘表行業協會、無人機協會等社團組織在“走出去”戰略制定和執行方面走在前端,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境外法務、貿易規則等專業咨詢。在基金會方面,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著重在自然災害救助、教育方面積極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社區組織合作,救助區域延伸至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以多種形式開展對外活動,并為深圳企業等各領域主體搭建了對外溝通合作的橋梁。

    在深圳社會組織“走出去”取得令人欣喜成績的同時,藍皮書也指出當前社會組織“走出去”在戰略規劃、實施與管理方面仍存在兩大方面的挑戰:從內部來講,深圳社會組織自身缺乏“走出去”的內在驅動力。從外部來講,政府在官方認可、政策扶持、資金匹配等方面可以為扶植社會組織“走出去”投入更大力度。藍皮書認為,如果能夠落實“建立更深層次的協調機制;通過撥付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重點社會組織‘走出去’;出臺政策或意見對社會組織開展對外活動予以規范;支持社會組織引進國際成熟NGO落地深圳;鼓勵各類相關社會組織與企業內部社會責任部門實現聯動”這五個方面的建議,則會極大促進更多社會組織“走出去”,進一步提高對外交流合作的質量。

    ■ 本報記者 李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AⅤ天堂|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丁香五月婷婷综合激情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综合久久精品色|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