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蘇:出臺全國首個智慧養老地方標準 為加快推進智慧養老標準化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無錫市民政局在江蘇省民政廳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支持下,聯合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制定國內首個智慧養老建設省級地方性標準《智慧養老建設規范》,已通過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于3月30日起實施。 該標準適用于民政部門、養老服務機構智慧養老建設的整體規劃、建設管理及效果評估,規定了智慧養老建設的概念模型、系統架構、技術要求、框架功能等內容,明確硬件、軟件、第三方監管標準,從物聯感知、網絡通信、計算存儲、數據融合、智慧應用、安全保障等八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推動以感知設備等技術24小時實時監測居家養老服務的位置、狀態、時長、頻次,同步實現質量反饋、實時評估與信息共享。該標準填補了目前國內智慧養老建設具體規范方面的空白,引領智慧養老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出了可執行、可量化的工作規范。 (據民政部網站) 廣東:慈善信托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出臺 日前,為規范慈善信托,加強在民政部門備案的慈善信托的管理,保護慈善信托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慈善信托活動健康發展,廣東省民政廳、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聯合印發《慈善信托管理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共九章72條,涵蓋了慈善信托的設立、備案流程、財產管理和處分、變更和終止、促進措施、監督管理和信息公開等共9個方面的內容?!秾嵤┘殑t》適用于在廣東省范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的慈善信托及其相關活動。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和商業銀行慈善信托賬戶資金保管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h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慈善信托備案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秾嵤┘殑t》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自《慈善法》實施以來,廣東省備案慈善信托共18宗,合計資金達6.185億元,居全國首位。同時,全國首例信托公司+慈善組織擔任受托人、首例慈善組織單獨作為受托人、首例政府機關作為委托人的慈善信托均在廣東省民政廳備案,為廣東乃至全國慈善信托創新發展提供了經驗。 (據民政部網站) 深圳:加快推進長者助餐服務 廣東省深圳市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長者助餐服務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面向全體常住老年人和助餐機構發放補貼,重點解決特困、獨居、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并在2019年10月底前落實任務,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該《方案》,計劃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全市的助餐服務網絡、便捷化的助餐服務流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立體化的安全監管機制,助餐服務知曉率達到95%,實現助餐服務與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體社交、醫養結合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協調發展。 《方案》提出,整合轄區資源,優化布局,提升設施,達到每個街道至少建設一個長者飯堂的配置。全面放開市場,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鼓勵社會組織、餐飲企業、單位集體食堂參與長者助餐服務,完善配送網絡,建立全職、兼職和志愿者(義工)隊伍相結合的送餐隊伍。統一助餐標識,餐食按三菜一湯一飯制作,做到營養豐富、合理和均衡。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流動餐車等方式,依托廣東省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深圳市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臺提升助餐服務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方案》明確,補貼范圍面向全體常住老年人,尤以戶籍年齡在60周歲以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及低保邊緣人員、“三屬五老”、經衛健部門認定的“失獨”或獨生子女三級以上殘疾的老人,以及戶籍百歲老人為重點保障對象,提供工作日午餐助餐服務。政府對助餐服務對象、助餐機構予以資金扶持。補貼標準按保障對象的身份、年齡不同補貼5-15元/餐;長者飯堂和送餐機構給予2元/人次的補貼。 (據民政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