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的北京,春和景明。一年一度的兩會季再度到來。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34個界別的2157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商國是。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將完成包括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預算報告在內的八項議程。 在十多天的時間里,代表、委員用議案、提案、建議等不同方式履職履責。社會組織、公益人則在會場外以多種形式發起倡導。脫貧攻堅、均衡教育、綠色環保、兒童婦女權益、道德文化建設等成為輿論熱點。 《公益時報》在兩會期間將圍繞公益慈善主題,為讀者奉上重磅公益聲音。 全國政協:關注脫貧攻堅 取得積極成效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會向大會報告工作時說,一年來,人民政協堅持履職為民,助推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 汪洋說,常委會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開展協商議政、民主監督。聚焦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就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高校“雙一流”建設、民辦教育發展等建言出力,推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緊扣就業、社會保障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出建議,就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國家海洋救助保障、健全志愿服務管理體制等調研議政。圍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就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全民健身等議題深入協商,促進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關注法治建設,就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退役軍人保障法、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的制定修訂和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提出建議,召開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雙周協商座談會,助力深化依法治國實踐。著眼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就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大遺址保護和利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書法教育、戲曲傳承發展等進行調研。組織委員開展教師節慰問和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下基層活動。做好政協來信來訪工作。 在此之前,3月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召開,在回答記者關于“在去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政協做了哪些工作?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問題時,郭衛民回應稱,脫貧攻堅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全國政協的一項重點工作。這些年來,全國政協從不同角度持續推進這項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全國政協在2018年圍繞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問題,召開了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會前由6位副主席分別帶隊,4個專門委員會參與,利用兩個月時間分赴了6省區34個貧困縣實地調研。委員們在調研報告和在常委會議討論發言中,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也通過信息專報等形式報送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 全國政協委員們也都十分關注脫貧攻堅工作。去年提出的提案有233件,內容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和扶貧搬遷等方面。目前,這些提案都已基本上辦復了,很多意見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部分專門委員會也圍繞脫貧攻堅,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工作。專門委員會有專業性,在脫貧攻堅問題上很多專門委員會都開展了很多工作。比如,提案委員會通過召開提案協商辦理座談會,5名香港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的“發揮香港各界人士在國家脫貧攻堅戰中作用”多件提案,對于籌組香港各界扶貧會、確定把四川革命老區南江縣列為扶貧點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脫貧攻堅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奇跡。8000多萬人口穩定脫貧,每年減貧人口在1000萬以上,成績有目共睹。目前脫貧攻堅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深度地區的脫貧難度還比較大,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有待健全等。圍繞這些問題,今年全國政協將以多種形式來開展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獻計出力。 部長通道:“三駕馬車”齊頭并進,退役軍人工作才能做好 3月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大會新聞發言人張業遂介紹,這次大會共有八項議程,將舉行四次全體會議。 張業遂表示,大會將繼續組織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邀請部分代表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接受記者的集體采訪。大會將繼續組織部長通道,邀請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接受媒體的集中采訪,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和相關政策,回應社會關切。 對于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來說,兩會是一次大考。他們會交出怎樣的答卷呢?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后,2019年“全國兩會”的首場“部長通道”正式開啟。在隨后約60分鐘的 “部長通道”采訪中,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王曉濤、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6位部長接受了采訪。 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表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從廣義上來講包括三個方面,我們稱之為“三駕馬車”。一是政府機構,也就是退役軍人事務部、廳、局;二是事業單位,包括正在組建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服務站和原有的轉業軍官培訓中心、優撫醫院、光榮醫院、軍休所、軍供站等等;三是社會力量,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愿者機構等。只有這“三駕馬車”齊頭并進,退役軍人工作才能做好。 孫紹騁指出,目前,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正在組建,還不完善,存在薄弱環節。全國31個省(區、市)的退役軍人事務廳(局)已經掛牌成立,市、縣兩級正在組建,3月底完成,原有的事業單位正在或者已經轉隸,由人社部門和民政部門轉隸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國家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已經掛牌成立,省以下各級正在積極組建,5月底完成。動員社會力量為退役軍人服務的政策措施正在研究制定,將陸續出臺。 孫紹騁還表示,組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要求從中央到村六級都要設立,中央和省市縣建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鄉鎮、村建立退役軍人服務站,要求“全覆蓋”,并做到“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整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成后,可以為廣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據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介紹,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3%,其中北京市下降了12.1%,這是在2017年同比大幅下降20.5%的基礎上又下降了12.1%,來之不易。水的方面,全國地表水好于三類的水體比例同比增長3.1個百分點,劣五類水體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總體來講,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各項目標指標都圓滿地完成了年度計劃,同時也都達到了“十三五”規劃的進度要求。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王曉濤表示:“我們始終強調,中國的對外援助仍然屬于南南合作的范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始終是我們堅持的一項重要原則。我們會精打細算,確保花好每一分錢,也請大家放心。”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國家醫保局開展了抗癌藥的談判工作,17種抗癌藥降價納入了醫保,平均降幅56.7%。目前看來,抗癌藥落地情況是比較順暢的,到2018年底,報銷人數達到4.5萬,報銷金額2.6億元。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強調,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教育和服務的機構,它不是一般的廟會、集市,也不是娛樂場所,應該是高尚社會風氣展示和引導的場所。 (王勇/本版稿件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