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社會創新
   第13版:國際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關愛“兜底線” 撐起“防護傘” 讓社會救助制度更完善
2018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社會創新

第13版
國際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關愛“兜底線” 撐起“防護傘” 讓社會救助制度更完善

    社會救助作為一項托底線、救急難、保民生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實現。為困難群眾兜住民生底線,用關愛的大傘為他們遮風擋雨,讓社會救助與困難群眾一路溫暖同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災害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救助以及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制度體系。

    4754元/人·年

    全國平均農村低保標準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許多困難群眾最擔心的。不久前,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民康街道園東路社區低保戶孫大哥,因患腦出血住院治療,醫保報銷后自費部分共計121659.84元。這對于孫大哥來說,仍然是一筆巨大的費用。然而,各級救助政策讓這筆費用一步一步變少了。

    南關區依政策給予其醫療救助12350.07元、臨時救助7440元。街道又根據“個人承擔醫療費用部分超過5萬元的低保戶,再救助70%,封頂線為5萬元”的精準救助政策,決定給予其5萬元救助。這樣一來,孫大哥個人只需負擔51869.77元。各類社會救助政策的不斷完善,給低保戶真正實現了兜底,讓像孫大哥這樣的困難群體得到了更多實惠。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的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1999年,國務院頒布施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城市低保制度在全國城鎮地區全面建立。200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到2007年底,全國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低保制度實現城鄉全覆蓋。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620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069萬人,農村低保對象3551萬人。

    在將需要救助的對象納入低保范圍之余,低保標準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全國平均城市低保標準達到575元/人·月,農村低保標準達到4754元/人·年,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6%、12.9%,在“兜底線”之余,也讓“底線”越來越有溫度。

    1100多萬人 兩項補貼制度分別覆蓋困難殘疾人

    “閃亮的耳朵”——社區聽障人士居家支援項目在廣州海珠區南石頭街正式啟動。作為項目的第一批受惠者,58歲的李叔興奮地比劃著,這神奇的門鈴就像他長了另一個“耳朵”一樣,從此不再擔心聽不到叫門聲了,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來串門的機會也多了。

    李叔是一名聾啞人士,因為嚴重聽障,不愿意與人交流,性格越發孤僻。令李叔妻子無奈的是,她有時出門倒垃圾不小心關了門,不管如何用力敲門,李叔都無法聽見,只能在門外傻等。隨著項目啟動,社工逐一上門為聽障人士和有需要的獨居困難長者進行居家評估,安裝閃光門鈴。針對殘疾人生活中的種種不便,類似“閃亮的耳朵”這樣溫情的助殘服務,在普惠兜底、特惠補短的基礎上,向更加精準的方向發展。

    2015年,民政部會同財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列為生活補貼對象,將重度殘疾人列為護理補貼對象,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補貼范圍。目前,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已分別覆蓋1100多萬困難殘疾人和1100多萬重度殘疾人,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專門針對殘疾人群體的專項福利補貼,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20萬人次 2018年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

    2018年9月18日,救助管理站護送流浪乞討人員鄭某從廣州返回貴陽。與親人相見的那一刻,兩人擁抱久久不放,團聚的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2009年6月,因疑似精神障礙,鄭某被救助管理機構送至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救治。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通過各種方式聯系鄭某的家人,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鄭某的身份最終得到核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完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機制,規范機構管理,提升救助服務質量,形成了關愛型救助管理制度。目前,全國共有救助管理站1817個(含獨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194個),救助床位10.8余萬張,工作人員18572人。各地普遍建立了由救助管理機構、固定救助點、流動救助車和專群結合的救助隊伍組成的救助服務網絡,為及時幫助困難群眾創造了條件。2018年,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120萬人次。

    除了織密救助網,各類專項行動的開展也為相關人群及時送去溫暖。民政部會同中央綜治辦等10部門連續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孩子回校園”專項行動,行動期間,全國共幫助64483名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復學。(據《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综合视频网|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aⅴ视频|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亚洲 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av综合色区|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