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設立大規模股權慈善信托、實施社會企業官方認證、推動互聯網信息無障礙……2018年,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不同主體紛紛在公益慈善領域大膽探索,公益領域呈現異彩紛呈的創新態勢。 1. 國內第一本信息無障礙專業圖書發布 3月28日下午,由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CAPA)主辦、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承辦的首屆科技無障礙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國內第一本信息無障礙專業圖書《信息無障礙:提升用戶體驗的另一種視角》在會上發布,這一新書填補了國內信息無障礙領域專業書籍的空白,從行業發展、標準法規、產品技術案例等方面深入淺出地論述了信息無障礙的多個層面,打通信息技術產品的通用性關卡,提倡所有人都能通過互聯網平等地獲取信息。 據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技術主管劉彪(也是一名視障者)介紹,過去的幾年,中國互聯網產品信息無障礙呈現出各方形成合力、產品從少到多、技術從易到難、服務從簡到繁四個趨勢。 劉彪指出,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很多產品設計之初并沒有考慮信息無障礙,往往到了使用環節收到用戶大量反饋信息獲取困難,才開始考慮做無障礙;同時很多產品還沒有把無障礙納入產品研發流程,一旦大改版或者人員架構調整,產品的無障礙情況很有可能出現倒退。此外,好心辦壞事也時有發生。 劉彪表示,做好無障礙,理解標準、了解用戶、合理設計、正確實現,一個也不能少,好心也要有方法。 《信息無障礙:提升用戶體驗的另一種視角》的出版將有望改善這一現象。書里提供了無障礙設計思路,供互聯網產品經理、開發人員、前端設計等相關人士了解信息無障礙設計規范、標準和場景特性。 不僅如此,書里還列舉了許多信息無障礙提高產品可用性和通用性的經典案例,收錄了來自騰訊、百度、螞蟻金服、IBM中國等企業的實踐案例。 2. 成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會企業 4月,四川省成都市公布了《關于培育社會企業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引起廣泛關注。 什么是社會企業?《意見》指出,社會企業是指“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注冊,以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社會治理、服務于弱勢和特殊群體或社區利益為宗旨和首要目標,以創新商業模式、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會目標再投入自身業務、所在社區或公益事業,且社會目標持續穩定的特定企業類型。” 《意見》指出,除了制定相關規范、出臺相關政策,還要建立“包括登記注冊、評審認定和扶持、服務、監管在內的全過程工作體系”,其目的是彌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降低政府社會管理成本和創新優化社會管理等。 《意見》提出,成都市擬培育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社會企業,基本形成鼓勵社會企業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的支持體系,使社會企業在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社區發展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 具體步驟是,2018年,引導一批社會企業服務項目在社區落地,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首批社會企業評審認定試點工作,促進社會企業這一新的群體形成和發展。 2019年,成都市將開展第二批社會企業評審認定工作,通過社會企業評審認定、示范引領,在全市范圍內培育發展更多的社會企業和社會企業家。 2020年,成都市將健全完善社會企業培育發展和評審認定常態化機制,形成社會企業科學有效參與社會發展治理的可復制的制度性成果。同時,全市社會力量參與社會企業的機制全面形成。 3. 目前我國規模最大慈善信托設立完成 10月8日,承德露露和萬向德農分別披露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豁免要約收購義務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及“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事項,同時公告《收購報告書》及券商顧問報告和律所法律意見書。 至此,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的設立工作全部完成。這一慈善信托的初始信托財產是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 萬向三農集團由魯冠球和魯偉鼎于2000年出資6億元創立。目前其對應的財產規模超過60億元。 根據“慈善中國”的數據,截至10月,我國已備案慈善信托110個,財產總規模16.613352億元。無論是按照60億元的規模,還是按照6億元的最初出資額,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都可以說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慈善信托。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實行董事會決策、受托人管理、信托監察人監督的制度。 目前,首屆董事會已經成立。其中既有家族成員,也有外部成員,包括魯偉鼎、李鸝、肖風、傅志芳、莫凡。首任信托監察人為魯澤普(由委托人指定于2019年3月6日履職)。 該慈善信托財產和收益將全部用于開展慈善活動或由萬向三農集團繼續開展三農相關產業投資,以公益精神和社會參與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