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前,我國公益慈善行業究竟發展到什么樣的程度了,對經濟社會的貢獻究竟有多大?2018年,一系列研究報告的發布揭示出公益行業潛力巨大,待發展的地方還有很多。研究成果顯示,2016年全國社會組織增加值總量約2789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0.37%,占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73%。而同年全國社會組織總支出約6373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0.86%,約占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66%。 1. 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發布 4月25日,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在水立方正式發布。 中國慈善榜由公益時報社自2004年開始每年編制發布。榜單以尋找榜樣的力量、弘揚現代公益精神為宗旨,以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為數據采集樣本,被譽為中國財富人士的愛心清單。 過去的14年里,中國慈善榜共記錄了2118名慈善家和5326家慈善企業的大額捐贈數據。 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入榜慈善家共172位,合計捐贈76.0817億元。 與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家榜的201位、74.12億元相比,入榜慈善家數量有所下降,但捐贈額不降反升,平均捐贈額由3687萬元增長到4423萬元,捐贈力度進一步加強。其中僅年度捐贈額在1億元以上的就有23位。 入榜企業共721家,總捐贈額超過120.7864億元。從第十三屆(2016)中國慈善企業榜的349家、48.67億元,到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企業榜的414家、71.1553億元,再到本屆,數據統計顯示,我國企業大額捐贈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同時揭曉的還有中國基金會榜單、中國慈善明星榜。通過對收入支出數據、透明度和媒體熱度等指標的考量,50家公募基金會和50家非公募基金會入選中國基金會榜單。50位明星榮登中國慈善明星榜,林志玲榮獲年度最具影響力明星慈善家稱號。 《2017中國慈善捐贈藍皮書》同時發布,對2017年度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在榜單發布的基礎上,主辦方還對年度慈善家、慈善企業、基金會、慈善項目、明星等進行了表彰,以旗幟鮮明的揚善! 2. 中國社會組織經濟規模(N-GDP)發布 2018年7月16日,“中國社會組織經濟規模(N-GDP)測算”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國家行政學院會議中心舉行。 2016年6月,受南都公益基金會委托,由來自國家行政學院、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市委黨校的9位學者,組成“中國社會組織經濟規模(N-GDP)測算研究”課題組,在國家行政學院、北京萬眾社會創新研究院院長馬慶鈺教授主持帶領下,著手對我國N-GDP(N即NPO)進行測算研究。歷經兩年,實現了預期目標,獲得了重要發現。 馬慶鈺教授在發布會上表示,此次測算研究采用分層系統抽樣方法,總共對截止到2016年底在民政系統登記的社會組織,包括全國三類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各自增加值規模、社會組織活性程度等16個數據進行測算。 研究成果顯示,2016年全國社會組織增加值總量約2789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0.37%,占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73%。而同年全國社會組織總支出約6373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0.86%,約占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66%。 馬慶鈺認為,中國社會組織在40年改革開放中經歷了“復蘇發展期”、“曲折發展期”、“穩定發展期”和十八大以來的“增速發展期”四個階段之后,已經形成一定的氣候,正在成為經濟與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可以期待其在供給側多元供給主體中扮演新的重要角色。 但馬慶鈺也表示,從GDP占比來看,“既便考慮我國社會組織范圍與別國NPO范圍的差異”,我國社會組織與發展中國家同行相比仍然都有數倍差距,“這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太吻合,說明社會力量的經濟能力需要繼續得到國家政策杠桿的針對性支持。” 3. 愛心GDP:城市慈善新趨勢 11月5日,中國慈善聯合會在廣州發布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間,我國城市社會捐贈穩步增長,社會組織數量持續增加,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城市慈善事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其中,北京、廣州、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無錫、寧波、成都、長沙等城市的綜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從社會捐贈、志愿服務、社會組織、政府支持四個方面和“結構”、“規模”、“貢獻”、“可持續性”四個維度,對我國221個樣本城市在2016年至2017年間的公益慈善事業進行了分析。樣本城市遍及26個省份,覆蓋了43%的地級市、23%的縣級市,覆蓋人口達6.35億,占全國總人口的46%,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間,我國城市慈善事業平穩有序發展。在社會捐贈方面,樣本城市2017年的社會捐贈總額為660.14億元,同比增長4.86%。 在志愿服務方面,樣本城市的注冊志愿者人數為6218.77萬人,較2016年增加851.55萬人,同比增長15.87%;年度志愿服務總時長為17.94億小時,同比增長38.11%,相當于近90萬名普通職工全年的工作時長。 在社會組織方面,樣本城市的社會組織數量顯著增長,從46.54萬家增加到50.96萬家,同比增長9.69%。其中,重慶、上海、南京、深圳、北京、成都等6個城市的社會組織數量均超過萬家。 在政府支持方面,樣本城市在兩年間通過財政資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總額分別為126.50億元和139.93億元,通過彩票公益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總額分別為25.41億元和28.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2%、11.48%。這表明,各地政府部門對社會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正在持續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