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09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
假如四平八穩,我對行業還有什么價值?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09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南都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
假如四平八穩,我對行業還有什么價值?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徐永光在“希望工程”受益人照片墻前(網絡配圖)

    ■ 本報記者 文梅

    徐永光在公益圈名聲響當當。1988年,他辭去團中央組織部長職務,創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創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公益品牌“希望工程”;2007年,他成為南都公益基金會的聯合創辦人,致力于推動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與社會創新。

    徐永光在業界評價兩極化——有人說他是中國公益圈的先驅和革命者,貢獻巨大、成績突出,無人能比;有人說他功利冒進、喜走捷徑,特別是近年來大力推崇社會企業及“公益市場化”,更讓他成為眾矢之的,毀譽參半。

    “你可以放開問。我們討論公益行業的發展,有困難是常態,有爭論也正常,不爭論這個行業更完。”這是徐永光的開場白。

    徐永光似乎不在意別人予他的是“謗”還是“譽”。面對激進、保守和中庸,他堅定地選擇了保持改革創新之心、勇往直前的“激進”。他反問記者:“假如徐永光扮演一個中庸的人,四平八穩,我在公益行業還能有什么價值?”

    或許可以說,這是徐永光愛公益的方式,這種愛還體現在他近乎“童言無忌”的批判。對當下有些公益人表現出的自我喝彩和自我陶醉,徐永光直言這些都是“虛幻的美麗”。

    結束采訪后,徐永光匆匆拿起外套和背包,趕赴下一個邀約。等電梯的空當,《公益時報》記者問,工作強度這么大,也已不再年輕,為什么總是滿面春風、神采奕奕且毫無疲態。他一邊笑著撥弄手機一邊說:“煩惱靠自己化解啊,我做的是有意思的事?!?/p>

    臨別時,徐永光高揚起手臂向記者揮手再見,那笑容中透著股掩飾不住的自信和不羈,怎么看,都不像年近七十的老人。

    中國公益之“左右夾擊”

    《公益時報》: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認為,當下中國公益慈善事業仍然處于相對邊緣化的位置,唯有從邊緣化進入主流,中國公益慈善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如果說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徑,你認為如何才能拆除從“邊緣”到“主流”的藩籬?

    徐永光:邊緣化的問題,我覺得要從三個部門的關系來談才能說得比較清楚。以作為第三部門的公益組織來講,一邊對政府,一邊對商業。從公益需要民辦民營角度看,它繼續受政府擠壓,即政社分開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在愈加倒退,口子卡得越來越緊?,F在捐款的大頭還是被那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會和慈善會拿走80%~90%。這種情況下的慈善還能具有活力嗎?同時,公益組織與商業的關系又是挑戰。

    《公益時報》:看來現實不容樂觀?

    徐永光:要想改革首先就得打破路徑依賴,因為它已經形成了具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機構、企業與政府的利益“鐵三角”。這種背景下的國字頭基金會,通常理事長、秘書長都是政府任命、按照局級處級干部待遇來安排的。他們實際上是政府任命實職的官員,做的是政府的項目,那當然要對政府負責。而企業就愿意給這些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會捐款,由此借機搞好政商關系。對于這樣的基金會來講,如果要走公眾募捐的路子,要管理、要處理各種瑣碎事務,但籌到的可能就是碎錢,他們覺得麻煩得很?,F在有些企業一年捐一個億,如果按照公眾個人計數,相當于100萬人每人捐100塊錢??墒沁@類基金會就會覺得“干嘛要受這個累???”這種思維搞反了——恰恰是有100萬公眾每人捐一百塊錢,這家公益機構才有前途和未來。

    但我們必須看到,雖然在我們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進程中,“國營慈善”拿走了最大的資源,但是本質上它們已經趨于邊緣化,成為改革的對象;而當下逐漸主流化的是那些扎根于基層和社區有活力的民間草根NGO組織,雖然它們還沒有能力集聚大量資源,但它們代表了中國慈善公益的方向和未來。對于“官辦慈善機構”來說,它們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讓它們馬上拋開這種依賴是很難的??墒侨绻桓母?、不創新,等待他們的只有邊緣化。自己邊緣化也不要緊,因為政社不分,再把中國慈善引向“塔西佗陷阱”(跌入公眾不信任的陷阱,而且爬不出來),那就是罪過了。有前車之鑒,還需要多說嗎?

    當然,公募基金會中有幾家的表現還是比較亮麗的,比如啟動改革比較早的扶貧基金會。再就是兒慈會、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社會救助基金會。后面提到的這三家比較有意思,因為它們都屬于新創辦的基金會,不具備過去老品牌項目的優勢和“吃老本”的本錢。沒有本錢,那只能是走新路。但你知道走新路、自創一個公益品牌有多難嗎?所以它們都選擇了和草根NGO合作,讓草根NGO共享它們的公募權,如此一來資金都聚集到這里,它們收取一定的管理費。草根NGO有了自己的募捐渠道,這幾家基金會也搭建起了不錯的平臺。扶貧基金會是主動改革,這三家是順應潮流,可以說它們代表了公募基金會的未來。

    再說說公益與市場及商業的關系,傳統公益在這里受到雙重挑戰。一個挑戰是互聯網讓商業自然地融入了公益??梢哉f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是借由公益起步的,一開始它們都是免費的。這個問題20年前我就發現了,“哦,它們是用公益的手段做商業”。用公益做奠基鋪路,使用到一定程度你離不開它了,那么商業的機會就來了。因為信息產品有“共享性”,這三個字與公益有著天然的親近與聯系,一旦抓住機會,它們的市場很快就能做大。所以李勁說了一句話:“商業在走公益的路,讓公益無路可走。”淘寶有“公益寶”;螞蟻金服有“螞蟻森林”;京東回收舊玩具,把玩具清洗、消毒、整理后送給農村地區的孩子,十天送出四十萬件……這些互聯網企業稍微動動腦筋,把公益的好多事情就干了。這是不是可以叫“入侵”公益了?99公益日都成了一年一度的公益“運動會”了。當然,公益歡迎這種“入侵”,這既是雙贏,也是壓力。第二,社會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是社會企業。很多公益的事情可以用商業的模式來做。公益本身是有天花板的,因為燒錢,錢少社會問題多,燒不動,走不遠。說到這里,公益的另一個挑戰就出來了,就是用商業的手段做公益。用小額貸款解決貧困問題,是最好的案例。當免費的商業和收費的公益相繼涌現,那么傳統的公益該何去何從?那只有迎接這個挑戰。

    在此基礎上必須明確一個認知——只要你做的公益真正有效,人們還是愿意關注并給你捐款的。但事實是我們在這方面非常差,只是空談情懷,公益資源調度和使用的有效性非常差。你會發現,不少公益機構不是從需求出發,一廂情愿地使用公益資源,經常做“情懷最偉大,過程很享受,結果不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公益圈現在就是這種狀態,因此也導致了整個公眾的動員還是很弱的。所以我對官辦的慈善機構和草根公益組織都罵,我有一篇文章叫做《危若壘卵的慈善體制將終結于互聯網》,文中我先罵“國營慈善再不改革誤國誤民”,然后說一些混情懷的草根NGO“與其茍延殘喘,不如早日關張”。

    《公益時報》:你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徐永光:其實現在我始終試著在解開一些結,我也不斷地在回答一些問題。最根本的結在哪里?我現在還很難說得清楚。但現在的一個結就是當下的公益還不是真正的民間公益,還是在計劃經濟和國營慈善資源控制下的公益,政社沒有分開,這是我覺得最根本的障礙。其實政府根本不用擔心公益機構的管理,他們不好好干,有法律、有監督機制,甚至公眾用腳投票都可以把他們“滅”掉。其實我早就講了,好的公益生態有八條:法律規范、政府監管、組織善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選擇、平等競爭、優勝劣汰。如果再加一條,那就是“政社合作”——政府和民間公益機構合作。只有政社分開,監管才能實施到位。政府如果越了位,監管就會缺位。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中國公益就得不到真正的發展。

    “跑不動”的機構必遭淘汰

    《公益時報》:有人質疑你的“公益市場化”觀點,說“中國公益還沒走順呢,就讓我們跑起來,而且還要百米速度沖刺,能跑得動嗎?”

    徐永光:你跑不動就被淘汰,不能窩在那里拖累這個行業。我們有兩次人力資源的大調查,結果是三分之一還要多的公益組織沒有給員工買保險,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的公益機構自己在違法。你說公益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但目前看來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公益機構在制造社會問題;你說在幫助弱勢群體,其實你在制造弱勢群體。政府進不去、商業玩不轉的,都來做公益?“我們收入很低的哦,你愿意嗎?愿意就來來來。”如果每一家公益機構都是低薪酬、低待遇,那吸引的是什么人?那不是做公益,是收容所。這樣是否會將外面找不到飯吃的人吸引到你的機構來混日子?所以我說,公益不好做,但是好混。那我就說這個行業淘汰掉三分之一才有希望。結果深圳慈善會的典春麗就說:“徐老師,起碼淘汰掉一半吧。”

    企業家精神兼具創新與冒險

    《公益時報》:結合你多年來對中國企業的觀察以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深耕,你如何理解企業社會責任?

    徐永光: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我有4個版本的闡釋。1.0是履行了法律強制責任的企業,比如說產品合格、依法納稅、不污染環境,保障員工權益的;在履行了法律強制責任基礎上,又自愿捐款支持公益事業、自愿擔當社會責任的,屬于2.0;在前述基礎上,還可以對自身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擔當責任就屬于3.0。比如阿拉善SEE建立的“房地產綠色聯盟”,要求提供的水泥、建材等上游企業產品,必須符合環保,下游對消費者提供的產品也是好的;最高一級4.0就是能夠發現社會問題,并且以解決問題為使命的企業,比如小額貸款企業、比如殘疾人企業、安全食品生產企業等??v觀當下,我們大量的企業連1.0都達不到,可能也就是0.1、0.2。這些“低版本”的企業就會出現污染環境、偷稅漏稅、禍害員工等若干社會問題。(下轉10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AV综合影院|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 色综合天天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