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繼捐錢捐物之后,他們開始給公益機構捐人才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繼捐錢捐物之后,他們開始給公益機構捐人才

    2014年7月,靜默(后排右二)前往四川甘孜德格縣俄南鄉真達村俄支根攀掃盲福利學校參與校舍落成儀式(暖流計劃供圖)

    企業為公益機構捐錢捐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是你聽說過企業為公益機構“捐人”嗎?

    近幾年來,已經有一些企業和公益機構在嘗試這種新的合作方式,即由企業負責員工的工資和社保等福利待遇,企業員工則以全職工作人員的身份到公益機構工作,約定的服務期滿后再回到企業。

    從以往案例來看,這種新的合作方式為企業和公益機構的發展都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也讓雙方的聯系更加深入和緊密。

    一方面,被“捐贈”到公益機構的企業人才能夠將企業嚴謹的工作作風、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等帶給公益機構,提升公益機構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這種新的合作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益機構薪酬待遇低的問題,同時員工回歸企業后也能將公益理念帶回企業,持續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從企業員工到全職公益人

    今年5月初的一個下午,杜箱箱拖著一個大行李箱從廣州來到杭州,進入了“免費午餐”的辦公室。從那一刻開始,她從一名企業員工正式成為了一名全職公益人。

    事實上,杜箱箱與免費午餐算是老相識了,她的名字在整個項目組以及志愿者之間都擁有很高的辨識度。

    2012年,還在上大一的杜箱箱因為一篇報道加入了免費午餐,成為一名志愿者。從開餐學校志愿者對接到寫文案做傳播,從帶領團隊做大學生驛站再到為項目籌款、談合作,她一直堅持了很多年。不管是在免費午餐的工作群里,還是在活動現場,大家總是能看見她活躍的身影。在她看來,能夠親自見證一個公益項目的誕生、成長和發展壯大,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2016年大學畢業后,杜箱箱進入廣州文創旅游民宿行業工作,主要負責品牌傳播。2018年,她換了第二份工作,到了廣州南方精英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MID”)。而進入這家公司對她來說是職業生涯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MID成立于2007年,主要側重于為商業和公益機構提供品牌咨詢、公益創意、傳播執行等服務。該公司CEO劉敏和免費午餐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今年5月19日,免費午餐舉行了七周年發布會,并宣布啟動“質食計劃”,即從之前的“解決饑餓問題”升級到“解決營養不均衡問題”。為幫助免費午餐更好地實現“使免費午餐成為中國兒童的基本福利”這一愿景,MID聯合免費午餐嘗試了另外一種捐贈模式——企業捐人才給公益組織。

    在此背景下,剛入職不久的杜箱箱就被MID選中,“捐給”了免費午餐公益項目,雙方約定的合同期限為三年。根據合同,她第一年將主要在免費午餐工作,一年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后續去向。

    從企業員工、志愿者到全職公益人,杜箱箱坦言自己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霸谄髽I工作的時候,我們想的是如何賺錢,做什么都會考慮投入和產出。當然,進入公益組織后我也會繼續用商業思維來解決當前工作中遇到的效率、協同問題。但是,我不會再在這份工作里想著賺錢,而是考慮如何能保障孩子們的免費午餐可以持續、安全、穩定地執行。這種轉變也幫助我在工作中擺正心態,不忘初心?!?/p>

    入職免費午餐兩個多月以來,杜箱箱每天都很忙。因為之前有過品牌策劃傳播的工作經歷加上大學期間學習人力資源專業的背景,她經常熬夜寫策劃方案,給團隊做工作流程梳理,周末基本也沒時間休息,“不是在電腦上辦公,就是在手機上辦公”。

    雖然很累,但她坦言自己很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不久前,她在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這段經歷:“這樣的日子不是不累,但是整個人的狀態是很快樂和充實的,是那種你知道你在學習新的東西、連接新的可能、創造新的價值、發現新的自我時的那種興奮感和獲得感,那種感覺自己在噌噌噌往上生長的力量,不是年薪十萬百萬可以帶來的。”

    業內人士表示,優秀人才從商業公司進入公益組織能夠為公益組織帶去成熟的、系統的工作流程及標準,能夠更深入地支持公益組織專業化發展,在公益的這片土壤上生長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捐人”也能夠解決公益組織無法給予從業者更有競爭力的薪酬問題。對于企業而言,把人才送到公益組織一段時間,全新的環境和挑戰也能讓人才得到更好的鍛煉。

    開創公益商業合作新模式

    如果從時間順序上來看,杜箱箱并不是第一個被企業“捐贈”給公益組織的人。事實上,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有企業和公益組織在嘗試這樣的深度合作。

    2013年4月20日,雅安發生7.0級地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暖流計劃”當天就從北京倉庫拉了一車物資支持地震災區,很多企業得知后,也通過“暖流計劃”向受災同胞捐贈資金和必需物資。

    但由于“暖流計劃”當時并沒有全職工作人員,工作的開展主要由來自各個領域的志愿者負責,這導致項目組不能及時為企業開具捐贈發票。

    此時,大家都意識到,項目組需要一個專職工作人員。

    后來,在與浙江通策集團合作的過程中,雙方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想法:通策集團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向“暖流計劃”捐贈一名工作人員,其工資與社會保障關系均落實在通策集團,而這名企業員工全部工作時間都負責“暖流計劃”的工作。

    2013年5月,通策集團員工靜默被“捐贈”到“暖流計劃”,從志愿者轉變為一名全職公益人。當時雙方約定的服務時間為一年,但讓靜默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直在項目組工作到2016年年底。這幾年時間里,她一直是一個“拿著企業工資的全職公益人”。

    那么,企業人才以全職的身份進入公益機構能夠為其帶來哪些改變呢?

    “新鮮血液的注入確實能夠為公益行業帶來新的思路,打開新的工作模式。但是,企業人才需要被安排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如果只是單純地做一個執行者意義并不太大,對于公益機構的改變也不會太大?!膘o默告訴記者,“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公益機構接受并愿意磨合,學習企業的管理模式,取長補短,那么其內部就會建立起良好的反饋與溝通順暢,能夠提升整體的信任感和執行力,帶給捐贈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p>

    對此,杜箱箱也表示贊同。“公益組織里的一些工作流程、專業程度相對于企業來說還是不太完善的。因此,企業人才進入公益機構后,可以幫助公益機構在組織、團隊的制度建立和執行上提供更多可行的方案和實踐經驗。同時,企業的人才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資源、專業技能帶到公益機構,為公益機構賦能。”杜箱箱說。

    而對于敢于“嘗鮮”的企業來說,雖然其并未要求公益機構給予過多的回報,但是長期來看“捐贈人才”這種合作方式也能為其今后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有了全身心投入公益機構的經歷會讓我以后的職業生涯過得更踏實、更專注,沒有遺憾。我會把在公益機構學到的東西同步給企業的伙伴,因為我們企業做的也是跟公益營銷相關的業務,免費午餐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作為案例分享、學習。我也希望為企業帶去公益理念,在企業里傳播‘干凈、善意’的力量,助力企業畫好底線。”杜箱箱談道。

    共同價值觀是各方合作前提

    除了將人才直接“捐贈”給公益機構,也有企業選擇將員工派駐到農村或其他貧困地區,參與扶貧脫貧工作或者深度參與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等公益項目。

    2014年年初,港華集團派出首批三名員工以義工身份到農村,開展為期半年的服務當地留守兒童的工作,此后也繼續派出員工參與。港華集團除給這些員工發放工資,每個月還會給予其一定的補貼。

    專家表示,從捐錢捐物到現在的捐贈人才,公眾和企業對于公益行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參與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不斷推動公益行業向前發展。

    在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鄧國勝看來,企業為公益機構“捐贈人才”是企業從事公益慈善的一種創新方式,符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國際潮流與趨勢。這種捐贈形式無論對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還是對于公益組織都是雙贏。

    “對于企業而言,捐人更有助于密切企業與公益組織的合作,發揮企業從事公益的優勢,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效果;對于公益組織而言,可以與企業建立更持久的聯系與合作,為機構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與技術。同時,對于公益機構的薪酬難題,這也可能是比較有效的解決方式之一。”鄧國勝談道。

    那么,如何才能讓這種合作達到雙方預期的效果?

    鄧國勝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企業應該盡量選派那些具有公益慈善理念、認同公益組織使命且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到公益組織工作?!爱斎?,企業派出的員工最好是公益組織最迫切需要的技術人才,如營銷管理人才、互聯網技術人才等,這樣才能發揮出企業員工的最大價值?!?/p>

    不過,作為“捐人”模式的參與方之一,免費午餐基金品牌與合作發展中心總監鄧艷的回答則更為理性。“企業為公益機構捐贈人才、支持人才工資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公益行業人才薪資待遇問題,只是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實現了公益項目里專業崗位的專業化。這種模式也能較好地訓練伙伴們橫向互助學習的能力,實現個人成長?!?/p>

    鄧艷建議,企業和公益機構在展開合作之前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需要對專業崗位的職責及能力要求做出明確說明;第二,需要企業、公益機構以及被捐贈的人才有共同的認知,各方愿意為認同的使命一起努力、共同創造價值;第三,各方要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公益組織也要接受人才流動的現實,做好‘傳幫帶’工作。”

    ■ 本報記者 皮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五月天激情综合|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综合久久精品色|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综合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战日韩91综合一区婷婷久久青草|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