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發布《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規定“參與脫貧攻堅是社會組織的重要責任”。 近年來,各地在如何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方面,已探索了多種形式。據悉,《通知》發布前夕,已有重慶、安徽、江西、黑龍江等地出臺了專門文件,部署相應工作。《通知》發布后,各地更為重視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不少地方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臺多項政策,創新模式,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效果。 北京:開啟推介對接 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扶貧援合辦聯合召開北京市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動員大會,廣泛動員全市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對口支援的河北、內蒙古、西藏、新疆、青海、河南、湖北7省(區)89個縣級地區的脫貧攻堅和北京市困難群眾精準救助工作。同時,正式開啟北京市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推介對接活動。 為深入推進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工作,北京市民政局與市扶貧援合辦聯合出臺了《關于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的指導意見》,初步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和社會組織特點的幫扶體系和運行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以多種方式組織實施對口支援。幫扶內容主要聚焦在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教育幫扶等八大領域。參與北京市精準救助的主要任務是以“托起因病致貧家,攜手小康益起來”為主題,以占比最高的因病致貧家庭為主要對象,以“解決吃不起藥、看不起病和看病難”為核心,以“助、幫、減”為主要內容,以“一對一結對子、持續幫到底”為特點,凝聚社會力量,形成精準幫扶運行體制。 二是重新組織開展資源動員。動員資源有限的社會組織,可以把有限資金和物資交給相應基金會或支持型組織代為落實。與此同時,充分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和聯合黨委的作用,分別在其管理體系內進行深度動員,聚集更多更大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 三是建立具有社會組織特點的精準幫扶模式。在具體的幫扶方法上,社會組織可以針對幫扶地區和困難群眾個性化需求開展個案幫扶,因人因戶因地因貧困原因施策,實現幫扶的精準化;開展協同幫扶,積極協助配合政府部門、社會單位的扶貧項目,把區域幫扶、領域幫扶與社會組織幫扶融合起來,收到最好的整體幫扶效果;開展可持續幫扶,不斷動員內部資源按需而動,長期堅持。在開展幫扶的同時,積極培育當地社會組織,建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實現幫扶的長效化。 四是構建社會化運行機制。這次支持型社會組織在政府的授權委托下,承擔全市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行動的聯絡協調、咨詢服務、協同管理、事務工作,形成“一個中心、多個節點”的社會化運行機制。建立社會組織脫貧攻堅活動與政府行政體系有效對接,協調推進,協同發展的社會化工作體系。 廣東:100家社會組織 截至2018年6月底,廣東省在各級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65861個,總量位居全國第二。廣東是社會組織大省,社會組織在廣東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廣東省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目標任務,廣東省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參與,壯大力量,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據悉,2018年5月,廣東省民政廳向各地級以上市民政局和全省社會組織印發《關于倡議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粵民函〔2018〕1054號),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要將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各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按照各自宗旨理念和業務范圍,各盡所能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倡議全省社會組織建立健全公益項目運作規范管理制度,確保脫貧攻堅工作依法依規、依章程規定進行,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真扶貧”、“扶真貧”。同時,廣州、深圳、珠海、肇慶等各地市民政部門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廣泛動員本級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在今年“6·30”廣東扶貧濟困日到來之際,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辦公室聯合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等100家社會組織向全省社會組織發出“關愛貧困人口,助力脫貧攻堅,積極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書,積極開展“四個一”活動(進行一次深入發動,開展一次捐贈活動,實施一批扶貧項目,進行一次總結提高),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東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向各會員企業發出《關于響應開展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書》,積極引導會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河南:多種幫扶形式 日前,河南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引導和動員全省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豫民文〔2018〕107號),鼓勵支持全省性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慈善幫扶、產業幫扶、智力幫扶、商貿幫扶、社工幫扶、志愿幫扶等多種幫扶形式,幫助困難群眾脫貧增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河南各級民政部門目前共注冊登記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3萬多個,從業人員30多萬人,分布在社會不同領域,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中一支不可忽略的社會力量。2017年,河南省省本級公益性社會組織共提供17.92億元款物,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開展各類扶持救助活動,直接受益群眾達20萬人。 《通知》要求,全省性社會組織要提升政治站位,積極主動參與扶貧濟困。嚴格扶貧紀律,嚴肅查處假借扶貧開發名義,利用社會組織平臺違法募集套取資金的行為,嚴肅處理挪用截留扶貧資金或擅自改變用途和違規擅自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社會組織,堅決取締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扶貧開發的非法社會組織。 甘肅:扶貧工作新模式 去年以來,甘肅省通過鼓勵引導,動員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一號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全省當地社會組織通過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智力扶貧、醫療扶貧和志愿扶貧等,推進社會資源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聚焦,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捐贈款物達2000萬元以上,“政府主導、市場能動、社會參與”的扶貧工作新模式日漸形成。 2016年5月,甘肅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動員和鼓勵全省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通知》,動員和鼓勵社會組織在募集資金、行業領域、技能培訓、調查研究、政策宣傳和參與政府購買服務方面發揮優勢,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在年檢年報、等級評估、監督抽查等工作中,加大對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檢查力度。2017年,印發《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全省性社會組織名錄的通知》,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提供支持。今年3月,組織召開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動員社會組織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一號工程”。 2017年9月,甘肅省民政廳爭取部級福彩公益金120萬元,在平涼市莊浪縣6個貧困村開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試點,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為主體的社會組織,呈現出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勢頭。(據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