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數字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六一:數說中國兒童發展狀況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數字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六一:數說中國兒童發展狀況

    5月29日,山東聊城,慶六一文藝匯演

    兒童是未來,兒童的發展狀況構成了未來人口與社會發展的基礎。六一兒童節前后,社會各界發起了多種多樣的與兒童相關的活動,那么,我國的兒童發展狀況究竟如何呢?

    2.71億未成年人

    基于對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及歷次人口普查和調查數據中關于中國兒童人口的描述分析,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共同發布了《2015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2015年中國0-17周歲兒童人口為2.71億,占全國人口的19.7%。

    從兒童人口的長期變動趨勢來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轉變,特別是受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長期保持低生育水平的影響,中國兒童人口規模和占總人口的比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不斷減少,但2010-2015五年間保持了相對穩定。

    2015年中國總人口仍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人口的18.9%;兒童人口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兒童人口的12.9%,明顯低于其總人口份額。中國兒童人口占世界兒童人口的比例是從1980年左右開始逐步下降的。2015年中國總人口比印度多出8800萬,但是兒童人口卻只相當于印度的65%。印度兒童人口規模在1991年首次超過中國,成為世界兒童人口最多的國家。

    兒童生存環境指數居首

    6月1日國際兒童節前夕,兒童公益機構救助兒童會發布了《缺失的童年:排斥的多種形式》全球旗艦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因持續在改善兒童福祉方面獲得顯著成效,兒童童年生存環境指數居亞洲發展中國家之首。在對比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情況下,中國的近邦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韓國第八。

    報告從健康、營養不良、失學、童工、童婚、早孕、戰爭沖突等維度分析導致兒童過早失去童年的情況和嚴重性。

    救助兒童會連續兩年發布了此報告,中國在今年的全球排名中穩步上升至第40位,其他兩個世界大國美國及俄羅斯則分別位居36和37。中國的鄰邦中同為發展中國家的蒙古(71位)、泰國(85位)、越南(96位)、緬甸(107位)和尼泊爾(138位)的排名都相對落后。

    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的首席代表王超表示:“我們的報告通過一些關鍵指數的對比,發現在亞洲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里,中國的兒童能夠擁有最安全的成長環境,這跟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努力分不開。中國近年來不僅在經濟上快速發展,同時也為改善兒童的成長環境付出了諸多努力。”

    王超同時指出,中國排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近年來在提高殘障兒童入學和改善兒童營養與健康方面取得的成效。但中國由于人口基數大,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均衡,在提高兒童的生存發展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此報告顯示,新加坡和斯洛文尼亞雙雙排在榜首,前五位還包括了挪威、瑞典和芬蘭。排在最后的10個國家當中,有8個國家位于非洲西部和中部,而尼日利亞連續兩年排名墊底。

    該報告同時也指出全球范圍內,超過10億名兒童生活在貧困國家或地區;2.4億名兒童生活受戰爭或武裝沖突的影響;超過5.75億女童生活中遭遇到明顯的性別歧視。

    6500萬兒童

    生活在貧困地區

    盡管我國在兒童發展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還有很多。貧困就是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

    《2015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貧困地區(包括扶貧重點縣和貧困片區縣共計832個縣)常住兒童規模粗略推算約為6500萬人,占全國兒童人口的24%。貧困地區常住兒童中32%生活在城鎮地區,遠低于全國兒童49.1%的平均水平。貧困地區68%的兒童生活在貧困農村地區,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狀態尤其值得關注。

    2015年貧困地區外出流動的兒童數量達到966萬人,流動參與率12為15.9%,比2010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也高于全國兒童的平均流動參與率(12.6%)。這些來自貧困地區的流動兒童中57.1%流向了非貧困地區,跟隨父母尋求更多脫貧機會。

    貧困農村留守兒童1366萬人,占貧困地區農村兒童的比例為30.9%,略高于全國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相應比例。

    兒童貧困是多維度的,貧困地區兒童在健康水平、接受或完成義務教育和居住條件等方面都不及其他兒童;貧困地區兒童各年齡組的死亡率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貧困農村地區兒童5.4%未接受或完成義務教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1.8個百分點,超齡入學問題也更為嚴重;貧困農村地區有兒童的家庭住房內廁所普及率(60.3%)明顯低于全國兒童家庭的平均水平(80.1%)。另外,貧困地區15-19歲青少年早婚早育現象相對較嚴重。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加強,我國將在2020年完成脫貧目標,生活在貧困地區兒童的發展狀況也將大為改善。

    流動兒童問題待解

    除了貧困問題之外,經濟發展、人口流動也為兒童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2015年,全國流動兒童3426萬人。2015年流動兒童占全部兒童的比例為12.6%,小于全部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17.9%)。流動兒童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規模達2896萬人,占全部流動兒童的84.8%。生活在城鎮的流動兒童占全部城鎮兒童總數的21.8%,也就是說每5名城鎮兒童中就有1名是流動兒童。

    離鄉使得流動兒童失去了他們傳統的支持體系以及社區支持,并在就讀城市學校、就醫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面臨各種困難和歧視。

    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在對6所北京市打工子弟學校進行調研后,結合問卷調查數據、文獻資料以及體檢結果,最終形成了反映流動兒童健康現狀與需求的《北京市流動兒童健康狀況調查報告(2017)》。

    該報告顯示,由于流動兒童家庭經濟條件較差,部分流動兒童及父母對環境與成長關系的認識不足等等原因,使得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的居住環境不佳。

    約一半的流動兒童租住在城鄉邊緣的平房中,5.7%的流動兒童租住在有消防安全隱患的地下室或建筑工地/工棚。5名流動兒童中就有2名流動兒童家庭租房僅有1個房間,三分之二的流動兒童需要和家里的其他人共住一個房間,三分之一的流動兒童需要與家里的其他人共用一張床。

    此外,室內沒有自來水(32%)、不能洗熱水澡(13.3%)、室內以及居住地附近沒有廁所(10%)、父母或鄰居經常在家里吸煙(21.1%)、家里光線太暗(2.9%)是流動兒童居住條件不佳的表現。

    在家庭對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支持方面,28.6%的流動兒童不開心時選擇父母作為交談對象,20.6%的流動兒童不開心時選擇兄弟姐妹作為交談對象。

    在流動兒童家庭經濟條件差、流動兒童家長健康知識缺乏、流動人口居住與衛生醫療社會保障政策和服務的不完善的條件下,流動兒童家長無力或沒意識去為流動兒童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健康醫療、健康行為引導和心理支持。

    報告建議,社會組織加大針對流動兒童及其家庭關于健康、心理輔導、居住環境改造、兒童成長支持等公益服務,成項目化系統性持續支持,從流動兒童及其家庭內部進很能力建設,協助其改善與成長;加強對社會的倡導服務,讓流動兒童及其家庭關于健康的需要最大化傳遞到社會,吸納社會各種資源支持到這一公益服務中。

    在學校衛生與健康環境方面,由于流動兒童學校教育相關政策與支持投入力度不夠、學校環境監管與維護不足等原因,使得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的學習成長環境不佳。教室光線太暗(22.4%)、老師經常在教室及附近吸煙(6.5%)、有洗手池但沒水或沒有洗手池(5.6%)是流動兒童學校環境不佳的主要表現。

    比較有意思的是,僅有8.4%的流動兒童在不開心時會選擇老師作為交談對象。而流動兒童不開心時會更愿意選擇同學朋友作為交談對象(51.6%),可見同伴關系是對流動兒童產生影響較大的一種社會關系。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在建立同伴支持關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或挑戰,32.1%的流動兒童不開心時會選擇自己待著,而沒有受到其他疏導。

    可以說,流動兒童健康的社會支持網絡還不夠完善。一是由于缺乏流動人口或流動兒童生活與教育的配套政策,流動兒童所在的社區和學校的相關設施或衛生環境較差;二是流動兒童疾病預防體系尚不完善,現有的政策和服務宣傳不足;三是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在建立同伴支持關系、尋求老師等支持方面能力較弱,獲得的心理健康支持不足。

    報告建議,社會組織攜手學校、政府相關部門,推動流動兒童健康支持政策的制定、宣傳和落實,從社會服務和管理的角度,推動財政在流動兒童社區與學校增加投入,使得流動兒童享有與城市兒童均等的城市醫療保障,從學校、社區兩個層面運用電子信息化工具完善流動兒童健康管理制度、提供健康體檢與疾病預防及治療等基礎衛生服務、加強和規范專業的健康教育、使流動兒童享受醫療收費社保報銷等權利,讓流動兒童也能享受均等化的疾病預防與疾病管理服務。

    ■ 本報記者 王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乱欧美综合|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桃花色综合影院|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激情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senima亚洲综合美女图|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 日韩欧美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