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閱讀能夠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也是提高兒童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為兒童提供未來學習所需的預備技巧,是打開兒童智慧發展之門的金鑰匙。 但我國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量都與世界發達國家兒童存在差距。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利用有限的時間讀到既感興趣又能學到東西的課外讀物呢? 針對課外讀物繁雜難以選擇的難題,近日,深圳愛閱公益基金會發布了第一屆“愛閱童書100”入選書單,為孩子、家長、老師如何選書提供參考。 書海面前不知所措 目前,市場上的兒童讀物很多,選書成為擺在老師、家長面前的難題。 據了解,目前中國童書出版行業每年出4.4萬本書,每年圖書在校品種26萬。 “兒童閱讀是一張白紙,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如果不加以引導,看了壞的一部分,可能會影響一輩子。所以我們倡導兒童要有益閱讀、健康閱讀。” 資深少兒讀物出版人海飛說。 與此同時,作為兒童身邊最直接的“閱讀推廣人”——孩子的家長,在陪孩子閱讀時,又容易走進“添油加醋”的誤區。 “家長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會把自己的一些理解、觀念強加進去,灌輸給孩子,有時還會在講故事之前給孩子提問題,讓孩子帶著任務去聽故事。其實完全沒必要,家長只需要把故事完完整整地呈現給孩子,孩子接受了作品之后會有自己的理解。在兒童讀物中,大人的理解未必比孩子的理解更精準。”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表示。 誰來為孩子推薦好書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為孩子選好書,同一本書選擇哪個版本……是選擇童書時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近日,深圳愛閱公益基金會”發布了第一屆“愛閱童書100”入選書單,為孩子、家長、老師如何選書提供參考。 該書單遵循五大研制理念篩選好書:既關注作品的價值觀,也強調多元思考;既尊重孩子的興趣,也強調書目的引導性;既尊重市場的選擇,也強調作品的適切性;既關注作品的趣味性,也關注作品的思想性;既凸顯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也強調國際視野。 從今年的書單來看,入選圖書中,1-2年級、3-4年級、5-6年級的童書數量占比分別為30%、35%、35%;文學、人文、科學類的童書數量占比分別為61%、14%、25%;其中我國原創圖書占比33%。該書單涵蓋面廣、涉及領域全面,為學校、家長解決了“孩子應該讀什么書”的根本問題。 據介紹,“愛閱童書100”將每年匯集整理首次在國內出版的童書,由兒童文學、兒童教育、兒童閱讀研究、兒童心理、少兒科普、美術等專業領域專家組成評委會,用時一年,以公正、科學、專業的標準,從文學、人文、科學領域,從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18個國家的出版物中評選出當年適合6-12歲兒童閱讀的100本優秀童書和10本教師圖書。 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加入 在書單之外,愛閱公益基金會還針對目前我國兒童閱讀現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開發了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兒童的項目: 為0-6歲孩子及其家庭開啟智慧閱讀人生的“閱芽計劃”、為孩子朗讀的“愛閱電臺”、為資源匱乏地區的鄉村兒童營造兒童閱讀環境的“鄉村兒童閱讀資助”項目、為兒童閱讀發展與教育提供基本理論及應用研究的“兒童閱讀研究支持”項目以及持續為學校、社區、公益組織、家庭提供高品質圖書專業選擇的“書目研制”項目…… “愛閱公益基金會志在以專業為力量,推動兒童閱讀品質提升,引導孩子通過高品質閱讀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讓每一個孩子和大人都能享受閱讀樂趣” 愛閱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哲表示。 推動兒童閱讀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在這方面,國外的一些經驗值得借鑒。 在美國,兒童閱讀的推廣得到了全社會的支持。美國有著完善的兒童閱讀推廣網絡,閱讀推廣會在家庭、學校、社區里進行,政府也會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美國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有圖書館。不同于傳統印象中的圖書館,美國學校圖書中的館員會提供閱讀講解、配合老師、推薦圖書等各種各樣的服務。 不僅學校圖書館如此,城市的公立圖書館也會面向兒童開展閱讀推廣服務。以紐約為例,各個社區的公立圖書館都稱得上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日常活動非常豐富,其中就包括嬰兒故事會、幼兒故事會,每星期都會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兒童開展活動。此外社區公立圖書館還會與家庭互動,為家庭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 美國政府則主要在兒童閱讀推廣方面制定相關政策、法案、規定和項目等。從1995年以來,美國先后推出了諸如“美國閱讀挑戰”“美國閱讀項目”“卓越閱讀方案”等項目,以期提高包括兒童在內的民眾閱讀率,幫助大眾掌握閱讀技巧,喚起閱讀意識。 ■ 見習記者 武勝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