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張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千億捐贈成常態 社會組織大發展

版面目錄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張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千億捐贈成常態 社會組織大發展

    ■ 本報記者 文梅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波及10省(市)、417縣、4600多鄉鎮、近4.8萬個村莊,受災人口4000多萬,死亡及失蹤人數達8萬余人,交通、通訊中斷,基礎設施全面毀壞……地震發生后,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社會展開了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大救援行動。

    正是從這一次大救援開始,我國的公益慈善行業迎來了迅速發展的十年。年度慈善捐贈躍過千億大關,社會組織數量迅速增長,志愿服務和社會工作越來越專業化……

    地震引發全民公益

    慈善捐贈日漸透明

    災害激發了社會各界的愛心。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在地震后半年內,全國為災區募集款物762.14億元(其中捐款652億元),主要用于民政救濟、物資儲備和調運、基礎設施搶修等方面,打破了新中國捐贈史上的記錄。

    汶川地震引發的捐贈浪潮前所未有,也是對政府部門的重大考驗。特別是善款流向和使用情況,一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其中個別與大眾愛心相違背的負面事件也浮出水面。

    從2008年到2012年,國家審計署共發布6次審計情況公告,并召開數次記者會。其中第6號公告《審計署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特殊黨費"跟蹤審計結果》稱:在救災款物使用中,少數地方和個別單位存在上繳不及時、擠占挪用救災資金等違規問題,個別基層干部存在優親厚友現象,已處理并全部追回資金物資。

    而至2013年蘆山地震發生之時,捐贈透明度就已經有了進步,截至當年5月19日,參與蘆山地震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的144家基金會共募善款和物資近13.79億元,其中,89家基金會主動披露善款用途。

    至2017年九寨溝地震之際,民政部組織開發的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一期)于當年9月1日正式對外提供信息發布服務,隨后,四川、江蘇、貴州等多地的省級慈善信息平臺也上線。盡管九寨溝地震規模相對較小,但公眾在此之后質疑逐漸減少,這得益于此時基金會透明度已經有跡可循,且透明指數普遍有所提高,同時也受到《慈善法》的正向影響。

    社會組織發展迅速   

    捐贈渠道日漸多元

    2005年以前,每逢大災捐贈,社會公眾可接觸到的捐贈賬號只有3個--民政部一個、中國紅十字會一個、中華慈善總會一個。

    2008年汶川地震時,除了上述3種渠道,政府還指定了包括壹基金在內的16家公募基金會進行募捐。

    2010年玉樹地震時,民政部等部委規定,除了民政部門、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的匯繳之外,13個全國性基金會分別將捐款資金撥付青海省上述3個機構的任一賬戶。

    2013年蘆山地震后,民政部發出《關于四川蘆山7.0級強烈地震抗震捐贈活動的公告》,首次提出,"個人、單位有向災區捐贈意愿的,提倡通過依法登記、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慈善組織和災區民政部門進行"。

    這被學界看作"政策松動",此后各種互聯網捐贈平臺也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015年9月9日,中國迎來史上首個全民公益日--99公益日。該活動由騰訊公司發起,聯合全球數十家知名企業、上百個NGO組織以及中國最頂尖的創意機構一起打造,旨在用社交化勸募等創新手段,以輕松互動的形式,發動全國數億熱愛公益的網民進行移動互聯網捐款。活動至今發起三屆,已是全國覆蓋范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移動互聯公益行動。

    據民政部數據,2006年全國共募集善款約100億元。而到了2016年,中國社會捐贈總額已達1392.94億元。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選擇民間慈善組織和網絡捐贈平臺,充分表明中國社會"慈善回歸民間"這一向好趨勢。

    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我國參與自然災害救援的公益組織數量、投入救災款物規模都在不斷遞增,涉足的救援領域以及救援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從整個公益慈善行業發展趨勢看也大致如此,全國社會組織數量增多、公益捐贈規模擴大、公益項目多樣、公益活動影響范圍更廣……2008年全國社會組織約30萬家,而截至2018年初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登記在冊的社會組織已經突破80萬家。

    志愿精神聚沙成塔   

    社會工作蓬勃發展

    據統計,汶川地震發生后,有491萬名志愿者直接參與了汶川救災志愿服務。其中,共青團四川省委在救災期間共接受了118萬名志愿者報名,他們中有組織派遣的志愿者18萬人,其他100萬人均為公民個人;而來自民間組織和其他無組織的志愿者超過300萬人。如果以人均志愿服務時間80小時來計算,可推測出汶川救災志愿者提供無償服務時間約4億小時,按照當年全國人均工資計算,志愿者為汶川救災直接貢獻價值約為58億元。

    汶川地震造就了中國新一代公益社會組織和志愿領袖,極大地促進了公益事業的整體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進入新時代的社會轉型階段中,從事公益服務的第三部門的崛起,為公民更加有序有效地參與社會治理和社會創新,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新范式,為推動公益事業與社會治理創新精神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近年來,國家在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和保障,并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志愿服務條例》,并通過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志愿服務發展,成立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和基金會以促進行業發展。

    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國社會工作者隊伍在民政、衛生等部門的動員和組織下,奔赴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第一線,針對兒童、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以及安置點社區和學校,開展心理撫慰、社會支持網絡重建、資源鏈接、生計幫扶等服務,以實際行動彰顯了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和獨特功能,探索了我國災害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模式。

    從汶川、玉樹到蘆山,中國社會工作者經歷了地震緊急救助到社區重建的整個過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災害社會工作運作機制。

    十年間,我國社會工作全貌也得到長足的改觀。近十年,我國培養了一支超百萬人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其中,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和社會工作師證書的人員共326574人。截至2017年底,各地共開發了312089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設置了36485個社會工作服務站,成立了7511家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750家社會工作行業協會。

    十來年,各地逐步探索建立了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和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協作機制。在災害社會工作之外,我國社會工作更逐步從民政領域拓展到社會治理諸多領域,從東部地區、發達地區延伸到中西部和農村地區。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為廣大群眾尤其是特殊人群、困難人群,提供人性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逐步構建起了社會保護與關愛支持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偷窥清纯综合图区|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的干综合网| 激情五月综合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青青综合在线|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18和谐综合色区|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五月天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