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社會創新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長者義工啟示錄:退休,何所依;義工,變寶貝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社會創新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長者義工啟示錄:退休,何所依;義工,變寶貝

    何德潤和安自強,兩位老人在社區的圖書室值班,收拾書本,他們是老人義工隊的隊員。

    87歲的杜宇是廣州市白云區黃石街道的風云人物。1947年參加革命的他,如今仍然身體康健,精力充沛。杜宇平時堅持從事書法、攝影創作,還是國內著名的珠寶鑒定師,擁有自己的工作室。行程表安排得如此緊密,很難想象這是一名耄耋老人的日常生活。而同時,他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廣州市白云區黃石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年紀最大的長者義工。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3億,占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占總人口的10.8%。

    目前,社會各界熱切關注如何解決老齡化社會有可能帶來的養老、醫療、勞動力等方面的社會問題,但同時,老人們的養老生活是怎樣的狀態、品質如何,卻似乎并不那么讓人關心。杜宇老人的義工生活就揭示了在中國,社會養老的另一種可能性。

    當你老了,“潤物細無聲”

    黃石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下稱“黃石家綜”)由廣州市白云區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承接運營,自2012年6月15日起正式運作。黃石家綜目前擁有60歲以上的長者義工共206人,平均年齡64歲。其中23名長者發展成隊伍主干力量,成立了黃石長者精英骨干義工隊。

    黃石家綜的長者義工隊成立至今,運營機制已經頗為成熟,已經成功組建4支成熟的隊伍:“好鄰居”閱大達人圖書館義工服務隊;黃石好鄰居公益助餐——助餐義工隊;黃石好鄰居傳愛天使——長者探訪義工隊;長者才藝義工隊。義工們分為義工導師和隸屬于各個義工隊的機動義工。大家分工明確,有條不紊。義工導師們有嚴格的排班表,每周定時按照排班表來到中心授課,而機動義工們則需在開展項目活動時隨叫隨到。

    67歲的安自強是長者義工隊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助餐義工隊和彩虹屋項目的帶隊人。接受采訪時,他身上仍穿著印著“嶺南義工”字樣的淺綠色馬甲。安自強退休前是武鋼的老工人,退休之后來到廣州幫兒女照看孩子。閑不住的他加入黃石家綜之前曾在省博物館做文化導賞,他可以背下所有的講解詞,因而很受歡迎。安自強喜歡開玩笑:“我們這些人退休后就是廢品了,做義工就等于廢物再利用,說不定還可以變廢為寶。”

    安自強陸陸續續參與了黃石家綜的很多項目,見證了黃石家綜長者義工隊一路以來的發展歷程。當今社會變化太快,社區街道很多瞬間記憶都沒有了,外地來的人適應不了。由于黃石街道三分之一是外來人口,為了促進社區的融合,黃石家綜就想把他們融合起來,于是開辦了文化道場,請來自全國各地的老人們一起參加活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之后,社區開展給低保戶送溫暖活動,送給他們慰問品,唯一的條件就是受助者參與下次去別家的探訪。愛心的種子生根發芽,種子義工隊就這樣慢慢發展起來,推進社區的貧困戶“去標簽化”,彼此變得更熟悉的同時,凝聚力也得以加強。

    安自強2016年拿了黃石家綜的金牌義工,表彰大會上妻子、女兒一同前來陪他領獎。他很喜歡家綜這個平臺:“我覺得這個平臺很好,有一定的凝聚力,彼此這樣一種陪伴,讓自己寂寞的退休生活要豐富不少。”

    72歲的李秋蟬是來自白云區江夏村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也是黃石家綜的“全能型”義工導師。她平時除了在這里教義工和社區的老人們武術、養生、跳舞、美術、手工、粵語等,有時候也去到社區、學校里面去教授技能。作為一名長者義工,李秋蟬最大的成就感來自能夠認識到更多的朋友,能夠讓自己的學生感到快樂。李秋蟬對南方周末講述,她有一個學生,丈夫已經走了四年,還一直都不開心。參加中心的舞蹈活動一段時間之后,她對李秋蟬說:“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命。我丈夫走之后,我總是夢到他,真想從七樓跳下去。跟你們一起玩之后才覺得開心起來”。

    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的總干事郭偉信這樣評價黃石家綜的長者義工們:“我們這幫義工都是‘潤物細無聲’的,他們不會說很多,但都踏踏實實地去做。”

    老有所屬,老有所為

    黃石家綜的長者飯堂是全廣州第一間完全由義工運作的飯堂,項目從籌備、宣傳,到開業、運營都由他們一手包辦。

    長者義工隊的老人們至今說起長者食堂項目,還很有感情。該項目2014年4月開始籌備。由社工帶頭把平臺搭建好之后,二十多位老人義工們就開始按照前臺、服務、配餐、送餐等不同工種分工排班,除安自強一人負責送餐上門外,每組四個人。黃石家綜長者飯堂一開張就很火爆:前期調研結果是第一次能到場60多個老人,但是開張當天實際來了80多人。

    而現在,由于沒有競標成功,長者食堂這個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已經由一家醫療器材企業運營了。義工們說現在來長者食堂吃飯的老人越來越少,原因之一是因為換了新的配餐公司,對老人們的口味可能并不了解。再者,少了長者義工們的服務,老人們也就少了可以說話聊天的對象。由醫療器材用品公司經營的長者食堂在施行一些新的策略,例如在食堂里面還擺放了一些按摩椅、理療儀等醫療保健器材,以供來吃飯的老人們試用。

    杜宇告訴南方周末,他覺得長者飯堂不應該給企業承包,企業會把這個項目商業化。如今有政府撥款,自然有企業愿意去接這塊蛋糕。但他認為企業不會像他們一樣投入感情。他說:“企業想做慈善的話,不如捐款給我們家綜,然后長者食堂仍舊由我們經營。”

    在一次送餐過程中,安自強遇到了住在七樓的行動不便的老人關師傅。關師傅請安自強送晚餐之后把垃圾順便帶下樓扔掉,安自強覺得這是舉手之勞。如今安老還很掛念那戶人家,企業經營的長者食堂雇用的送餐員放下東西就走,可能不會幫忙丟掉垃圾。

    長者飯堂項目被醫療公司接管后,長者義工們都很失落。但生活還在繼續,他們又投入了彩虹屋的項目中:彩虹屋項目是對整個街道各家各戶的閑置物品進行回收,匯聚到一處舉辦閑置交流會。交流會上,居民們可以拿自己家的東西以物易物,各取所需。對于之前有捐出閑置物品的居民,義工們會給他們發兌換券,憑券在交換會上換取想要的閑置物品。彩虹屋項目反響很好,第一天舉辦就來了800多人。

    安自強做了義工之后,遇到過社區的一個老人,這名老人生活水平很低,還要照顧家中臥床的長期病患兒子,老人整日打牌消磨時光。他曾對探訪隊的長者義工們說:“我并不是真的想打牌,但還能怎樣呢?家里情況這樣,我連死都不敢死。”義工們對于“死都不敢死”這句話很是唏噓,安自強回家跟老伴說起此事,二人都覺得一定得珍惜剩下的時光,好好生活。安自強對南方周末表示:“人真的應該多做善事,多做善事就會反映到你的氣場上來。我們長者義工隊的義工們精氣神都很好,顯得人很年輕。我們做義工,未必需要物質上的回報,最大的回報就是擁有健康的身心。”

    對此,杜宇老人深以為然,他補充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全民義工,專業運營

    黃石家綜的長者義工隊經營得很成功,也陸續有人找來取經。老人們覺得除了大家有一顆愛心外,黃石家綜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像家庭一樣的平臺,正是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才讓長者義工隊有今天的成績。平時長者義工們也經常帶老伴、兒女、孫輩一起來參加中心的活動。杜宇老人告訴南方周末,他的老伴也開始參加黃石家綜的瑜伽課堂,鍛煉身體。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團校教授譚建光對南方周末表示,老年志愿者已經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特別是伴隨人的壽命增長,老年志愿服務成為長者體現社會價值、豐富社會生活的有效途徑。老人志愿者有利于發揮長者的興趣特長,也有利于長者獲得社會認可和尊重,獲得更多社會融合的機會。主要的問題是適應老人年齡特點,注意防范風險。

    此外,譚建光對南方周末表示,要完善老年志愿服務的制度措施,包括服務保障和回饋激勵,如“時間銀行”“志愿銀行”等。

    “時間銀行”是一種新型的志愿服務模式和養老制度,由瑞士聯邦社會保險部倡導實施,并且在瑞士已經蔚然成風。當人們退休之后,可以去從事志愿者工作,并且將服務中付出的勞動時間換算為“志愿時間”,并存入有關機構專門為其設立的個人賬戶中。而當這些志愿者本人到了過于衰老不能工作,或者健康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從自己的“時間銀行”中支取時數,申請相應時間的照顧。

    在我國,“時間銀行”也有南京兆園等不少成功的案例。這種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動員社區內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需求層次的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中,但也存在著政府支持不夠、民間組織參與度不高、缺乏專業計量團隊等現實問題。

    黃石家綜的志愿者維系激勵機制是多樣式的。作為黃石家綜的管理者,郭偉信對南方周末表示,義工的管理應當是系統的管理,而不是人的管理。他認為志愿服務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是去思考如何為義工服務,“如何從人性化的角度去關心他們”。黃石家綜采取類似“時間銀行”的用義工服務時數換取不同分數禮品的制度,還鼓勵帶家屬參加“義工(家庭)趣味運動會”、“義工表彰大會”等活動。他們認為家屬參與、認同及支持是維系志愿者的最大動力來源。

    實際上,長者義工隊中的大部分老人都有退休工資,他們對費用和報酬并不那么看重,大家做好事的同時還能彼此陪伴,覺得開心就夠了。

    郭偉信作為管理者,思考的更多一些。他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退休工資,有農民出身的靠兒女養老的老人,也在黃石家綜里做長者義工,無私奉獻。此外,義工組織的管理和活動成本不低,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的資金來源其實非常單一,主要依靠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還通過提供顧問服務、培訓等獲得資金。他期待更多政策性的支持和社會性的支持,讓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辦得更好。

    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每年會組織下屬各社區的老人義工隊去香港,參加三天兩夜義工交流活動。整個嶺南40人,黃石家綜長者義工隊能夠分到20個名額。由于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會有補貼,長者義工們要出的錢實際上只需要數百元。而這數百元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他們平時積攢的工作時數換取的積分相抵,最后自費部分只需數十元。

    老人們在跟香港的長者義工組織的交流活動中,對他們“退而不休,助己助人,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感觸良多。杜宇老人告訴南方周末:“內地的義工是學雷鋒型的,而香港不僅義工組織更加專業化,整個社會都已經形成了‘與人為善’的氣候。我覺得我們這邊還需要(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老人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去推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種理念深入人心,在社會上形成人人做好事的“全民義工”狀態。

    (據《南方周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国产综合第一页|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涩综合|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激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