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專題
社會組織創新園該如何運作?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專題

新聞內容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會組織創新園該如何運作?

    雨點公益社會服務中心開展社區活動。該機構是濟南市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成功孵化的典型案例之一。

    “社會組織創新園給社會組織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園區定位并不局限于培育孵化,它更像是一個樞紐型支持平臺,社會組織從中獲得的,既包括專業機構提供的技術支持,也包括政府層面提供的各項優待政策。”

    近年來,為推動社會組織發展,各地陸續成立了社會組織創新園或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園,積極探索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模式。

    作為社會創新的試驗田,這些社會組織創新園是如何運作的?日前,記者跟隨民政部社會組織采風團采訪了山東省濟南市首家社會組織創新園——濟南市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通過五個支持性機構的職能設計以及三大樞紐型平臺的支持,園區很好地解決了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問題。對于園區的運作模式和定位,相關負責人給出了上述回答。

    尋找適應本土的培育模式

    截至去年6月30日,濟南市市中區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共1626家,其中社會團體41家,民辦非企業單位336家,社區備案社會組織1249家。分析顯示,目前濟南市范圍內的社會組織發展基本處于萌芽期或初創期,其特征是發展時間較短、資金規模小、全職人員及項目數量少。

    2012年下半年,市中區區委區政府以及區民政局逐步加大了對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此過程中,市中區民政局由正副局長帶隊,多次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調研走訪,了解一線城市社會組織發展情況以及創新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市中區民政局制定出了適合本土社會組織培育孵化的創新模式,于2013年1月成立了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并給予其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自2013年2月開始,園區每年向社會招募初創期公益組織,通過內部評審選出公益性強、服務性好的組織;通過舉辦專家評審會評選出入駐殼內孵化的組織,并向其提供場地設備、資金支持、能力培訓等服務。

    “95后”女孩鄭懿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4年開始接觸公益。2016年5月,鄭懿在市中區民政局注冊成立了雨點公益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雨點公益”),針對社會需求,為青少年、婦女兒童、老年人、殘障人群等不同群體提供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策劃公益項目,培育社區自組織。

    同年,“雨點公益”進入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孵化培育。

    “園區幫助我們對接上海恩派進行培訓,建立社工專家庫,定期邀請專家為我們進行督導。園區還組織了公益伙伴日,幫助我們和服務的需求方對接資源。在資金方面,園區每年設置公益創投大賽、社創大賽等,支持我們運營的公益項目。”鄭懿談道。

    同時,園區還鼓勵像“雨點公益”一樣的專業化社工機構和街道辦事處攜手,合作成立街道級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平臺,運用公益項目認領、社區公益創投、社區領袖培訓等多種方式培育、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充分引導社區居民樹立“我的社區我說了算”的概念,真正做到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雨點公益”出殼后先后策劃了“留住老濟南”文化保育項目、“最-少年”青少年成長陪伴計劃等一系列品牌服務項目,推動“女童保護”等公益項目落地,為社區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社工服務。此外,“雨點公益”還開發了社會公益產業鏈,為孤寡老人和殘障人群提供就業平臺。目前,其已經在濟南市各區建立了12個服務基地,為來自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女子學院、山東管理學院等高校的大學生提供了多個工作崗位,為200余名殘障人士創造了就業機會。

    該機構是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成功孵化的典型案例之一。在鄭懿看來,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最吸引他們的地方是其擁有社會組織孵化再造、社區訓練營、能力建設平臺、社創事業群、聯合辦公社、社會組織黨建等六大功能模塊。“這六大功能共同作用、相輔相成,令創新園能夠實現公益人才實踐基地、公益資源對接平臺、社區公益服務示范、社會創新培育園區、社會組織咨詢診所五大定位。”

    制度設計提供多重保障

    入駐園區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消除社會組織的后顧之憂?據市中區民政局副局長張燕介紹,通過五個支持性機構的職能設計,社會組織創新園能夠有效解決社會組織在創新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問題。

    第一,充實并加強社會組織黨工委,為社會組織良性發展打下組織基礎;第二,組建市中區社會組織促進會,以專業化方式承接政府部門社會服務事項和職能轉移;第三,與上海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合作,創建濟南恩泉社會組織發展中心,負責培育、孵化區級社會組織,同時對接社區資源;第四,建立第三方評估體系,將社會服務的評估與裁判權交由第三方承接,確保社會服務的滿意度和公信力;第五,建立補充保障機制,依托市中區慈善總會,為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補血”;同時,鼓勵區級社會組織承接基金會和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資金轉移,實現自我造血。

    職能設計為園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以及外在支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園區也有一套成熟的運行體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中區社會組織總會負責園區的運行。據市中區社會組織總會秘書長祁玉鑫介紹,總會是園區的運營者、管理者,更是服務者。

    祁玉鑫表示:“園區作為省內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專業化、綜合性、樞紐型支持平臺,融合了多個領域的優秀資源和省內外良好的關鍵支持,孵化器作為園區核心業務也是總會的重點業務單元。一方面,總會承擔了部分民政局作為職能部門的相應工作,緩解了壓力;另一方面,總會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能夠更深入地同園區的孵化機構和駐樓單位進行溝通和交流,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和整體的管理運營,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單一部門的不足。”

    目前,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共有駐樓單位20余家,服務領域涉及養老服務、培育孵化、社工人才、康復訓練、創意設計、法律咨詢以及慈善救助和退役軍人再就業等。總會一方面服務各駐樓單位,另一方面也要向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辦公室匯報工作,在政策解讀和工作落實環節起著關鍵作用。

    另外,祁玉鑫告訴記者,濟南恩泉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和市中區社會工作協會在園區的運行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恩泉社會組織發展中心主要承接了園區社區訓練營版塊,負責服務項目的研發、資源對接和社區落地等工作,一方面是向社區對接孵化類社會組織,一方面協助街道社區培育發展社區備案類社會組織并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目前,該中心已經在全區10余個街道建立了“鄰舍家社區服務中心項目”和“區婦聯婦女兒童家園項目”。

    市中區社會工作協會主要負責推動全區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及社會工作服務的發展。比如,協會聘請高校社工專業教授擔任督導老師,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社工幫助,定期組織社工參加專業培訓和技巧輔導,推動社工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總體來說,總會負責機構發展,恩泉負責項目運作,協會負責人才建設。三者各有側重,但都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創新園就像一只精密的機械手表。”賈雯談道,“市中區區委區政府以及民政局扮演著發條的角色,負責給所有零部件提供其運轉所需的硬件、政策、資金以及環境等方面的支持。而我們作為樞紐型社會組織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核心專業,大家借助創新園這個平臺共同發力,撬動多方資源,讓社會組織自身也有了干勁,而且干勁十足。”

    未來發展須進一步轉變思路

    據了解,僅僅在2016年,市中區社會組織創新園就創下了單年迎接100場參訪任務的紀錄,其運作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地市效仿、復制。

    通過加強培育孵化、引導規范運作、聯系服務群眾等工作,類似的社會組織培育平臺有效地激發了社會組織的活力。

    不過,雖然各地都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在一些地區,由于政府部門辦事流程特殊、財政審批程序麻煩等原因,導致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或出現預先設想的效果。甚至在某些地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人辦公。

    要想真正發揮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的作用,政府的態度十分重要。據了解,濟南市市中區先后出臺了《關于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結構調整的意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服務與社會實踐的意見》《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濟南市市中區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目錄》《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等9個文件,意在破除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之間行政隸屬關系根深蒂固、行政責任無限延伸的社會阻力,在規范政府權力、發展基層民主方面形成共識。

    祁玉鑫認為,政府部門應該向進一步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方面轉型。“過去,政府管得多,但管不全也管不好。現在政府轉變職能,向社會購買服務,建立社會組織創新園區,就是要解決政府購買服務‘去哪里買’‘有什么可以買’的問題。借助園區這個平臺,我們可以一起培育草根公益組織,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也能夠促進更多公益組織參與社會事務,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不過,由于社會組織孵化園出現的時間仍然很短,其在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方面仍處于摸索起步階段。而隨著社會體制的深化改革和不斷創新,近年來社會組織迅猛發展,在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多樣化的需求也日益凸顯。類似的孵化基地在人員配備、資金渠道、業務拓展以及交流學習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加快推動制定社會組織人才培養發展規劃,加快推動與社會組織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吸納專業人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到社會組織工作。我們還將組織開展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基礎培訓和專職人才專項培訓工作,重點培養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社會組織新型團隊。另外,我們希望建立健全社區公益服務項目創投機制,促進社會組織在能力建設和社會公信力等方面的健康發展。”祁玉鑫談道。

    ■ 本報記者 皮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国产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色婷婷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综合网|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