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2017(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及“2017中國公益年會”在北京舉行,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榮獲“2017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企業獎”,集團公司董事長、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黨彥寶當選“2017年度中國公益人物”。 寶豐集團立足寧夏本土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以綠色能源為核心主業,能源化工、新能源、枸杞農業、醫療、養老等多元化產業同步快速發展,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06年,規劃投資427億元建設了寶豐能源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始終將安全與環保作為企業的生命線,通過集成國際國內一流的技術及裝備,形成了完整的“煤、焦、氣、化、油、電”多聯產循環經濟產業鏈,使煤炭資源由傳統燃料向高端化工原料轉變,實現高效清潔利用,打通了“以煤代替石油”的發展路徑,實現了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在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新能源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建設24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并創新將烯烴項目驅動方式由傳統的燃煤驅動改為電力驅動。項目年用電量92億度,年減少煤炭用量570萬噸,電力主要利用煤礦沉陷區建設6G光伏發電獲得,這一創新將每年節約煤炭資源570萬噸、水資源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5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200噸、二氧化氮排放660噸、粉塵排放265噸、石膏排放44萬噸、廢渣排放180萬噸,將進一步實現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寶豐集團始終將回報社會視作企業的責任,矢志成為“社會的企業”,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堅持拿出企業相當比例的利潤,直接投入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治理和公益醫療養老。 新時代,大力發展教育扶貧 2011年,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和夫人邊海燕發起成立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每年拿出企業利潤的10%,主攻寧夏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教育扶貧,力求通過精準的“造血式”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徹底挖斷“窮根子”。截至目前,累計資助14.36萬人,每年新增資助約3萬人,每年畢業約3萬人,每年資助人數約10萬人,每年資助金額2.8到3億元。教育扶貧已探索形成科學規范的長效機制。 大力教育扶貧,黨彥寶和寶豐集團想的更多的是不僅給予貧困孩子經濟上的資助,更重要的是從精神上給予支持。寧夏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9縣區5鄉鎮80%屬于特別貧困家庭,只有20%的家庭條件較好,考慮到青少年成長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較強,寶豐集團燕寶基金會對這些區域全部考入二本及以上的大學生進行進行“全覆蓋、無差別化”資助,旨在保護“80%”貧困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平等、無差別環境中學習、成長,消除他們與別人的“差異感”。同時,也激勵“20%”條件較好的孩子,在他們心中種下愛的種子。針對學生不愿因領取“助學金”而被視為貧困生,燕寶基金會將“助學金”改為“獎學金”,通過一個“獎”字,傳遞一種褒揚、一種鼓勵、一種鞭策,最大程度保護貧困孩子的自尊心,還激發了他們求學上進的動力,讓他們積極樂觀的面對人生。目前,已有4萬余名受助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黨彥寶和寶豐人欣慰地看到,年輕一代依靠知識擺脫了貧窮,并為后代奠定了更高的人生起點,下一代、下下一代將徹底改變貧困的命運。 2017年,又啟動了三期助學項目,新增捐資12.3億元、新增資助學生10.56萬人,項目完成后,將累計捐資28.83億元、資助學生22.26萬人、幫助20余萬個家庭擺脫貧困。同時,又創新實施了“扶上馬,送一程”的就業扶貧新舉措,主動聯系寧夏區內各大企業,結成“扶貧聯盟”,幫助受助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實現優先就業。并搭建就業、創業信息平臺,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幫助他們盡早成就人生夢想。未來,寶豐集團的資助范圍還將逐步覆蓋寧夏所有的貧困大學生,力爭讓全區100萬個貧困孩子圓了求學夢、實現真脫貧。 新時代,積極承擔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責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前,醫療和養老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公共設施資源不足,看病難看病貴、養老難養老貴等社會問題突出。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公共設施更加不足,醫療、養老發展水平更加落后。尊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按照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寶豐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情系民族養老事業,心系民生健康福祉,拿出企業部分利潤,按4年投資70億元,建設公益性養老和醫院項目:其中投資35億元建設10000套高端平價養老社區,主要為健康型老人提供居家養老,并為失能及臨終關懷型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只收取運營成本,收費低于政府養老機構收費標準,讓老年人真正能“進得來、住得起”,緩解社會壓力和政府壓力。投資35億元建設2100張床位的高端三甲綜合平價醫院,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選聘一流的醫務人員,創造最好的就醫環境,但比公立醫院收費低,讓老百姓既能看得起病,又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致力打造西北乃至全國健康公益項目示范基地,為“健康中國”助力。 新時代,積極履行產業精準扶貧的社會責任 寶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2013年起,在銀川黃河東岸16萬畝荒漠化土地上,治理土壤、修復植被、涵養生態,借助寧夏枸杞特色產業優勢,種植10萬畝優質枸杞,把寸草不生的荒地變成了充滿生機的枸杞園,在枸杞上方規劃建設3G光伏發電項目,把取之不盡的光能轉化成了電能。枸杞產業采取“企業+貧困農戶及下崗職工”合作經營的模式:公司負責土地平整、種植、水電、肥料等全部經濟性投入;貧困農戶和下崗職工負責田間管理和采摘;公司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回購、加工、銷售。通過技術培訓、產業帶動,幫助貧困農戶掌握一門產業技術、變成產業工人,提高生存能力,實現“造血式”扶貧。 直接帶動約1.7萬戶8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在這片曾經的荒地上,寶豐集團走出了一條以生態建設帶動特色產業發展,以特色產業促進脫貧攻堅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寶豐集團將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并與當地民營企業一起互助提攜,充分展現新時代寧夏民營企業的新作為,將寧夏社會經濟發展推向前進。(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