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年12月12日上午,首屆全國社區創新與發展大會暨全國智慧社區建設博覽會在京開幕,大會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公益時報》社、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服務業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農村社區工作委員會協辦。 大會以“共享、融合、創新”為核心理念,旨在探究在新技術融入社區大背景下,社會工作與社區服務需求如何充分整合,深入探討我國社區營造、社會管理、社工服務、社區養老、智慧社區等跨界、融合話題,搭建一個兼具權威性、公益性、專業性的交流展示平臺。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京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社區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廣大社會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社工開展服務的主要平臺。目前,“三社聯動”、發揮社工專業作用,已成為全國范圍內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和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創新社區服務模式的具體實踐。 劉京總結了我國社工行業的發展成果和經驗,他認為,充分發揮社工專業作用,除了要面向不同社群開展適當的微觀個案、小組服務,解決特定人群困境,還應發揮社工在資源連接、關系協調中的專業優勢,通過三社聯動、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推動整體“社區營造”。社區營造,即從人、文、地、產、景等社區要素入手,在解決社區問題的過程中,營造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與自發解決問題的能力,達成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社區。 為了更好地推動城鄉社區治理現代化和美好社區建設,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在本屆大會中啟動了“美好社區計劃”,并進行了美好社區計劃專家委員會專家聘任儀式、合作企業簽約儀式。 美好社區計劃將發揮社工專業優勢,搭建平臺、組建專家團隊、整合多方資源,與服務商建立戰略合作,重點從社區產業、社區治安、生態環保、景觀設計、智能社區、社區養老、遠程醫療等方面著手推動。由城市治理、農村發展、社會工作、文化保護、建筑設計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將是我國社區營造領域的頂尖智庫。 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主席露絲·斯塔克出席會議,并發表了主題為《置身于發展社區中的人們》的演講。 作為擁有來自127個國家超300萬名會員的國際社會工作機構主席,露絲·斯塔克認為,社會健康對于經濟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持續社區的打造則對于社會健康至關重要。而社會工作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觀察和聆聽社區的需求,為它們做出最適合的培養,在這其中,面臨各種挑戰的個人是工作關鍵。 露絲·斯塔克還以自己的家鄉——坐落在蘇格蘭海上的偏遠小島Barra為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一個人口不足1200、大部分時間與外界隔絕的孤島,是如何通過強調個人與整體互動關系的社區營造方案的介入,實現了社區的自給自足和社會問題解決。 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書記、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貴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張曉山,北京市民政局黨委常委、副局長謝延智,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成員、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張寶甫,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天夫等各界嘉賓出席大會并發表了主題演講。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何建民,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王國英等。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彤馨工程合作簽約儀式。 本屆大會設置會議和展覽兩個部分。會議以演講、研討、沙龍等多種形式闡述大會主題。展覽包含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機構、發展成果、網格化與社區商業圈及便民服務建設、社區養老、智慧社區整體解決方案等內容。 2017全國社區創新與發展大會暨智慧社區建設博覽會是我國首個以社工發展和社區建設為主題的展會,首屆會議在北京舉辦,以后將在全國范圍內每年舉辦一屆。 (本報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