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統籌中心成立 日前,四川省有關部門正式批準成立四川省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統籌中心,承擔全省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日常協調、信息溝通和資源統籌等工作。據悉,政府采取組建專門機構的形式,對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進行統籌,在全國尚屬首創。 作為全國首個省級社會救災統籌中心,它的成立是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事情。接下來,統籌中心將全面貫徹“有序有力有效”原則,廣泛征求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社會組織意見,抓緊研究制定運行章程和相應工作制度,快速高效推進機制構建各項工作,力爭在下一場不可預測的重大災害發生之前,形成社會力量依法參與、規范參與、可控參與、高效參與救災救援工作的良好格局。 (據四川在線) 寧夏:50%以上福彩公益金將用于支持養老服務業 為應對社會老齡化形勢,寧夏回族自治區出臺了多項保障措施,要求自治區及各市、縣本級福彩公益金的50%以上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并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 從9月19日召開的《寧夏“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寧夏還將完善和落實鼓勵政策,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老齡事業,倡導社會各界對老齡事業進行慈善捐贈,形成財政資金、社會資本、慈善基金等多元結合的投入機制。 (據新華社) 北京:出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實施意見 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自治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了五項完善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稅支持力度。財政部門要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有重點地扶持一批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服務和保障民生的品牌性社會組織。 (二)支持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審批改革,將政府部門不宜行使、適合市場和社會提供的事務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務,通過競爭性方式交由社會組織承擔。 (三)建立社會組織培育扶持體系。采取多種方式推進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機構建設,鼓勵依托區、街道(鄉鎮)綜合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站)等現有場地設施,建立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機構;建立社會化、專業化運營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培育孵化機構運營。 (四)完善社會組織人才政策。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創造便利條件,暢通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執行與相關行業相同的職業資格、注冊考核、職稱評定政策。 (五)支持社會組織服務首都發展。各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建立與社會組織定期溝通機制,在制定政策、實施重大決策等過程中,聽取社會組織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其參與公共事務的力度。 (據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