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社會創新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黃河源頭公益人:我有自己的方式守護家鄉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社會創新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黃河源頭公益人:我有自己的方式守護家鄉

    仁增多杰和他的伙伴們

    果洛周杰拍攝到的雪豹

    在我們的印象中,公益組織到青海開展的活動很多,但當地公益組織數量和發展情況都相對較弱。可是當記者來到三江源區,看到幾位從高中時就組建社團立志貢獻家鄉的藏族小哥、年保玉則山下常年關注野生動物的“雪豹喇嘛”,才發現用通常的標準來衡量他們自然會有偏差。他們或許不全知道99公益日是什么,卻在用不同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家鄉。

    8月16日到9月3日,《公益時報》記者跟隨環保組織綠家園組織的“黃河十年行2017”考察活動,和十余位志愿者、黃河研究專家一起,從黃河入海口溯流而上直至黃河源頭,觀察黃河沿線的濕地、沙漠、工廠、居民,也認識了很多可敬的公益人。

    不知道社會企業是什么,

    但我們辦了個合作社牧場

    仁增多杰的家在黃河源區的曲麻萊縣。2010年,他在讀高二時,和另外10位同學召開了一次“一大會談”,“禾苗協會”的想法萌生于此。成立時他們還不知道藏語的“團體”翻譯成漢語怎么講。

    “就想為家鄉做點什么,但那時候不知道怎么做。”仁增多杰說。由于自己的學費、生活費都還要靠父母,這個學生社團組建后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活動資金從哪兒來,但這難不倒能歌善舞的小伙伴們。2010年2月,為了籌集協會第一筆資金,這些高中生借錢、請人、自己上陣,在曲麻萊縣演劇院舉辦了“曲麻萊第一次傳統文藝晚會”,用門票籌集到了3000元。

    第二年暑假,他們用這3000元出版了協會的第一本書《禾苗精神》,內容是曲麻萊縣中小學生、大學生的文章。2011年后,連續5年在縣里兩所小學,舉辦了環保基礎知識競賽。2013年8月,禾苗協會再次舉辦“中小學生金橋慈善晚會”,為12名貧困學生每人資助300元。此后,他們一直聯系外地愛心人士對這些學生一對一捐助,今年打算將人數擴大到20名。“協會的活動大多在暑假進行,因為寒假天氣太冷了。”仁增多杰說。確實,我們9月1日到達黃河源頭麻多鄉時天降大雨,第二天一早,遠山已經一片白雪。

    2015年,曲麻萊禾苗協會成員們大學畢業,協會也正式在縣民政局注冊,現在有5名工作人員和53名會員,主要關注環境保護、傳統文化保護等方面。

    對于畢業就專職做公益,幾位成員都遭到了家長反對,仁增多杰和父親之間甚至因此三個月沒說話。“這邊大人們供孩子上學就是希望能找個好工作,去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我卻沒有找工作,去草原撿垃圾了。父親的朋友問你家兒子是找不上工作嗎?”仁增多杰說,“因為這個事情,父親和我三個月沒說過話。后來發現改變不了我,就慢慢接受了。”

    同伴們家庭狀況有的也比較困難,但大家還是把協會辦起來了。

    仁增多杰說,自己這樣選擇是因為爺爺跟自己講過的話。他12歲才上小學,上學第一天爺爺說:不知道你能上到什么位置,或許大學畢業,或許中途就回來。但最重要的是,你回來后,最好對這個世界有貢獻,這個做不到,就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個也做不到,就做一個對家鄉有貢獻的人。不然上學或者不上學,你都餓不死,(上學有什么用)。“我畢業回來第一個跟爺爺說了自己的打算,做不了最大的事情,就做最小的,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即便正式注冊了,資金來源依然是大問題。“機構做了三四個月就步履維艱,于是兄弟們開會討論怎么辦,父母那邊已經吹過牛了,不能這樣回去。”仁增多杰講道。但是對于目前公益圈討論的公益市場化、公益向右、社會企業等,他并不了解。

    “剛開始沒想做合作社,縣畜牧局局長跟我們談,說可以做合作社,我一開始不知道是什么。也就一步步做下來了。用股份制合作社來的資金養協會。”合作社的牧場現在還是發展初期,還在投入階段,租了5萬多畝草場,有500多只羊,200多頭牛。仁增多杰他們打算將牧場發展成生態旅游、環境教育、畜產品品牌化、畜牧業數字化和文字化幾個模塊。

    但對于兩個機構的管理,他們分得非常清晰。“一個是營利的,一個是非營利的。管理工作分割開來,我們兩人負責協會,另外三人負責合作社。不然我們自己雖然問心無愧,但跟別人不好說。”

    2015年,禾苗協會在縣里幾個社區舉辦“愛美家園環保行動”,為期一年,每月一次環保行動,邊行動邊對居民、游客、學生進行環境教育。“以前也做過撿垃圾的活動,但總感覺敵強我弱,最根本的還是教育,要把垃圾對生態的危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灌輸到人們的頭腦中,不然我們撿幾卡車也沒有用。”

    2015年5月開始,禾苗協會開始了對當地山水文化的搜集整理,經過6個月完成搜集并交給了玉樹州文聯,今年再次進行了完善,爭取2018年出版,將藏族獨特的生態觀念傳承下去。2017年禾苗交流空間開始建設,可以給曲麻萊愛看書的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定期開展各種交流活動和展覽。

    喇嘛中最棒的自然攝影師

    “雪豹喇嘛”果洛周杰的大名早有耳聞,不料此次能在路途偶遇。由于趕路時間緊迫,在白玉鄉的小餐館,我們一行與果洛周杰邊吃邊聊了20分鐘。

    90年代的時候,果洛周杰開始想拍雪豹。“有人說雪豹像一面旗幟,一面對于瀕危動物、一級保護動物的大旗。雪豹一定要保護,但我想保護過程中要先搞調查,在調查中拍攝。”果洛周杰見到過五六次不同的雪豹。

    果洛周杰的家就在年保玉則南面神山腳下,他的家族曾以狩獵為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大家不曾意識到要保護野生動物,也沒有人講過這樣是觸犯法律的。9歲的時候,果洛周杰就背著槍上山放牧,但從沒有過獵殺野獸的想法,反而多了對野獸的愛惜。因為不做獵手,他遭到過爺爺的訓斥。在13歲那年爺爺去世后,果洛周杰剃度為僧,開始修行。

    多年來,果洛周杰對附近的山川、動物進行觀察記錄,2009年,他參加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青海省林業廳舉辦的攝影班,拿起了攝影機,拍攝出《藏鹀和“藏鹀”》、《我的高山兀鷲》、《索日家和雪豹》、《水》等紀錄片,也發表了數篇研究文章。

    為了發動牧民的力量一起保護、記錄環境。果洛周杰發起了“萬物之眼”行動,當地牧民自己買設備,他來教牧民怎樣使用攝像機記錄三江源的變化。

    “我自己很喜歡影視作品,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的很多關于藏區的片子,無論是環保還是文化方面,都很少有藏族人自己拍攝的作品。而‘萬物之眼’就是想讓愛好攝影的藏族青年拿起攝像機拍攝自己關注和見證的東西。”

    現在已經有80多位牧民參與進來,范圍覆蓋了甘肅、青海和四川多個縣。萬物之眼每年會舉辦一個影展,將這些紀錄片展出。

    2017年8月1日,第二屆萬物之眼紀錄片展映會在夏日乎寺附近舉行,來自若爾蓋攝影小組成員占哇元旦的作品《糌粑》拿到了一等獎。不管是大學生、僧人、牧民,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平衡著人與草原的關系。

    ■ 本報記者 王會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亚洲第一综合色|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色777狠狠狠综合|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天天色综合天天色|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桃花色综合影院|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