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7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介紹了“互聯網+”社會扶貧的有關情況。 “我們建立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系統,與全國建檔立卡數據庫實時比對,將其作為評比、表彰、宣傳、激勵、評估、扶持等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了全國26500家民營企業對21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工作的對接,參與到貧困村的扶貧上來。”洪天云表示。 網絡化推進“萬企幫萬村”行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扶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中央網信辦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制定并印發了《網絡扶貧行動計劃》,重點實施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和網絡公益五大工程建設。今年,印發了《2017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列出了6大方面35項具體工作任務,對網絡扶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二是重點推進電商扶貧。2016年11月,我們與15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完成了對電商扶貧工作的頂層設計。 三是網絡化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我們建立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系統,與全國建檔立卡數據庫實時比對,將其作為評比、表彰、宣傳、激勵、評估、扶持等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了全國26500家民營企業對21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工作的對接,參與到貧困村的扶貧上來。 “企業去了以后,重點做三方面的事。一方面是圍繞村里的老百姓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發展,企業有這個能力,它直接對著市場,貧困地區老百姓的好東西、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并且組織起來,長遠發展下去。第二方面,民營企業創造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勞動力能適應的就業崗位。第三方面,民營企業在經營利潤中切一塊出來,幫助貧困地區在一些公益和公共服務方面提供支持,解決最急難的事。”洪天云表示。 據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介紹,“萬企幫萬村”行動截止到目前已經投入470億,幫扶了380萬貧困人口,這是一個重點工作。這方面的代表,一是萬達集團,與貴州丹寨縣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投入14億,計劃三年內幫助5萬貧困人口脫貧。幫扶項目今年7月3日全部投入運行。二是恒大集團,投入30億幫扶貴州大方縣,今年又決定投入80億幫扶貴州畢節市所有的貧困縣。 打造中國社會扶貧網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構建社會扶貧信息服務網絡,探索發展公益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我國社會不缺少扶貧濟困的愛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臺和參與渠道。”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建設了中國社會扶貧網。汪洋副總理在2016年扶貧日期間親自開通了中國社會扶貧網。今年1月,國務院扶貧辦成立中國社會扶貧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扶貧辦劉永富主任擔任組長,全面推進中國社會扶貧網的建設和發展。 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唯一的社會扶貧網絡平臺。該網依托國家建檔立卡大數據資源,運用互聯網新技術和新模式,構建五大功能平臺,即愛心捐贈、扶貧商城、扶貧眾籌、扶貧展示、扶貧新榜樣,搭建一個連接貧困人口和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網絡服務平臺。 今年4月,在全國6省(區、市)共11個地級市進行試點和拓展,在試點過程中,各省扶貧辦積極支持配合,廣泛發動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和基層一線扶貧干部作為社會扶貧網的信息管理員,確保每一個貧困戶的需求,第一時間發出真實有效的聲音。同時,廣泛發動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積極捐贈,貧困戶的需求得到及時響應,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全國在該網共注冊愛心用戶10萬個,貧困戶連接上4萬個,駐村干部管理員超過1萬人。貧困戶共發布需求5萬件,對接成功1萬件,對接成功率20%。這是多年以來期盼的初步成果。該網得到貧困人群和愛心人士廣泛支持與認可。 “開通社會扶貧網,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通過多媒體平臺多種方式構建大扶貧格局,把社會扶貧網和建檔立卡大數據庫進行工作比對,這是咱們工作里面一個創新舉措,也是實實在在的精準舉措。”洪天云表示。 下一步,中國社會扶貧網不斷深化“互聯網+”精準社會扶貧理念,繼續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對數據的校驗和與其它信息數據系統的連接,確保需求精準、審核精準和捐贈精準。二是與東部有關省市協作辦建立聯絡機制,與各部委、中央企業、全國工商聯等建立聯系。三是推進貧困地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資源,通過資本市場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據中國社會扶貧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翔介紹,整個網站下一步的業務方向分三大塊:第一,為建檔立卡戶實現醫療救助;第二,教育方面的扶助;第三,實現創業帶頭人的資助。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主要致貧的因素,占比達到40%以上。中國社會扶貧網每年計劃選出2-3個救治技術比較成熟,脫貧效果比較好的病種,通過眾籌的方式給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現集中醫療救助。貧困戶在享受基本醫保以外,通過社會眾籌給予他們醫療資金上的支持。 今年在民政部、人社部、衛計委和扶貧辦的統一指導下,即將展開“光明扶貧 白內障救助項目”,針對建檔立卡戶10萬白內障患者實施醫療手術,手術成功的實施將恢復他們的勞動能力,為家庭下一步的減負脫貧帶來直接效果。 針對教育這一塊,圍繞貧困戶高中和職教的在校學生,為他們提供學費上的資助,以及畢業后進一步找工作提供支持,發動大型企業在同等情況下優先錄用建檔立卡戶的貧困生。 在創業帶頭培訓方面,聚焦12.8萬個村,為每個村選擇2-3個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培訓、創業輔導以及一系列金融扶持,為他們的創業提供良好支持,讓創業致富帶頭人真真實實的帶動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 此外,中國社會扶貧網將在運營方面進一步充分利用好建檔立卡大數據庫,通過深化“互聯網+精準社會扶貧”機制,和國家建檔立卡兩個系統之間實時實時同步,獲得貧困戶的貧困狀態、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相應的詳細信息,針對貧困人口貧困現狀、貧困原因進行深度分析,實現對貧困需求的精準統計,精準識別。 “我們將進一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用戶的畫像,推進扶貧征信體系和評價體系的建設,提升愛心人士捐助的積極性,最終實現匯聚社會資源的參與扶貧的力度和價值。”劉翔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