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國際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1訪談
不做甘于安逸的基金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國際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1訪談

新聞內容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專訪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奕、副秘書長李海:
不做甘于安逸的基金會

    扶貧是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的重要工作領域之一

    ■ 本報記者 王會賢

    在我國民間公益組織的天地內,是難得見到國企、央企基金會身影的,這是由于基金會定位不同所造成的。然而,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招商局基金會”)卻是個特例,它由招商局集團發起,明明不愁資金、可以完成固定任務了事,卻偏偏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做專業的資助型基金會。

    近日,招商局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奕和副秘書長李海同時接受了《公益時報》的采訪,道出他們支持民間公益的緣由,并分享他們如何鏈接企業資源與公益項目的心得。

    我們的特點不是偏民間,是偏專業

    《公益時報》:在招商局集團145年歷史的背景下,8年前成立的招商局基金會是怎樣一個定位?

    黃奕:企業與社會和國家都是分不開的,更與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招商局集團從一百多年前走到現在,給自己的使命定位就是“以商業成功推動時代進步”。

    2009年,和很多基金會成立的原因一樣,招商局基金會的成立也是基于一個樸素的愿望——希望能夠將公益資金集中起來,發揮更大的效用。

    招商局基金會在集團內部的定位,是作為企業的公益慈善平臺。它首先是一個資金池,大部分企業公益項目都通過基金會實施。另外,企業也在重新審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希望能夠通過基金會的運作,不只是做一次性的慈善活動,而是能夠長期、持續、深入地推動社會變化。

    我們一直覺得,慈善更多的是出于道德沖動,公益則涉及更多方面,強調理性思考。從氣質上來講,招商局基金會是偏冷的,我們用理性和冷靜來形容自己。

    《公益時報》:與其他大型國企、央企基金會相比,招商局基金會與公益行業、民間機構有更多的合作,你們是怎樣形成這樣偏民間的定位?基金會在運作層面是否也相對獨立?

    黃奕:其實也不完全是,大家看到的比較顯性的部分是這樣的。對很多基金會來講,內部治理都是一個問題。這當中存在一定張力。

    企業對于捐贈資金有一定要求,基金會也要代表捐贈人的利益,這個利益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品牌上的考量,還有比如招商局集團作為大型央企,承擔著國家定點扶貧任務,企業內部公益文化的推廣工作,對基金會也有期待。這諸多因素對執行團隊來講都是有約束的,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為有限制就無視捐贈人的合理需求,而是應該以自身的專業能力去回應需求,并在這個過程中與理事會持續溝通,用行業的公益理念影響捐贈方。

    除了這部分工作,我們還始終明確資助型基金會的專業定位,除了跟政府、官辦社團合作,也跟大量的NGO合作。這既是工作團隊多年來推動的專業方向,也可以說是捐贈方對現代公益理念逐步理解和認同的結果。

    李海:與其說“偏民間”,不如用“偏專業化”來形容我們的特點更加準確。這個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基金會發起方的企業文化理念。

    招商局本身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企業,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企業的始祖。一百多年來,招商局一脈相承的企業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是對于商業精神的尊重,即專業化的分工和協作。這個理解同樣貫徹到公益慈善當中。

    所以招商局基金會與很多央企、國企基金會不同的地方在于,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以專業的方式來做公益?;饡F在有10個全職工作人員,招商局集團愿意支持專業的團隊來做公益,把事情做到位。在合作伙伴方面,同樣是誰做得更專業,我們就跟誰合作。民間有大量的專業公益組織,我們就不把合作伙伴限定在體制內,我們也愿意在公益行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實剛成立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2010年,我們就辦了一個扶貧創新獎,把全國跟扶貧相關的團隊、項目都請來,對我們來說是學習的過程。也從中達成了兩點最基本的認識,這影響了機構后來的定位和運作方式。一是,我們在扶貧領域是半路進來的,但中國有這么多機構、學者已經做了很多年,我們沒有必要從頭再來,跟他們合作就是很好的路徑。所以從那時起招商局基金會就確立了做資助型基金會。第二,我們應該使自己先專業起來,既要對公益行業、公益機構的特點有所了解,也要對資助的專業性有所了解。我們經常把自己比作公益領域的投資公司——不做制造、服務,而是做投資、孵化、培養。

    “與中國公益共成長”不是客套話

    《公益時報》:我們觀察到招商局基金會早期與NGO合作的一些項目,其實是在招商局定點扶貧的地區實施的,是不是當時從既定的扶貧任務中看到了更多公益的可能?

    黃奕:的確如此。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憑著本能,覺得不能簡單地把資源傾斜到貧困地區,做物理轉移,我們期待這當中有一些化學變化,產生生態上的連鎖反應。

    但那時候并沒有這么清晰的思路,各方面的溝通其實很難,所以就結合了當時的扶貧任務,做大部分公眾接受的項目,首先是衛生健康類的項目,比較能打動人,然后再慢慢地把更多專業項目帶進來。當時先是與愛佑基金會合作了先心病篩查,在這之后,理事們發現把資金給到其他的專業機構,而不是直接給到受益人本身,也是很好的方式。后來,我們開始跟更多NGO比如真愛夢想、國際小母牛開展合作。

    《公益時報》:目前與民間公益組織合作的資金比重大概占多少?

    李海:我們現在所用資金全部來自招商局集團及相關企業,會尊重出資人的需求。定點扶貧和引導企業公益是重點。隨著近幾年工作團隊與理事會的溝通越來越順暢,大家在公益專業上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理事會也會給工作團隊越來越大的工作空間。這部分空間從一開始只有幾十萬元,到今年我們的幸福家園、幸福田野、幸福童年等項目有500萬元的資金。

    黃奕:2017年我們提出來“與中國公益共成長”。這并不是一句客套話,講這句話的時候是特別有感情的。2009年我們進入公益行業,當時公益組織剛從“公益元年”發展起來。2010年我們做扶貧創新獎的時候,征集到的項目五花八門。但當時的行業狀況就是這樣的,各家機構不只是項目內容不同,甚至進化程度上也不同。我們實際上也經歷了反復審視、思考的過程,不斷反思“為什么”,從“公”的概念出發,思考究竟是為什么人做事情、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做。

    李海:“與中國公益共成長”有這么幾個意思。首先,招商局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共發展”,招商局基金會也分享了這種價值觀;其次,我們認為,中國公益事業還遠未成熟,還需要不斷成長;最后,由于基金會在公益行業中處于協作價值鏈的前端,其擁有的資源可以引導行業的發展,這既是優勢,也是責任。我們愿意和其他伙伴一起,承擔起這個責任,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積極成長。

    《公益時報》:招商局基金會近年來的年度公益支出比例都非常高,在60~80%,也是因為確實沒有籌款方面的壓力吧?

    李海:我們團隊也在思考這件事情,每年年底,招商局集團發個通知,各單位就把錢捐過來了,以前我們也覺得理所應當。但近兩年我們在反思,其實招商局應該對旗下捐錢的企業有更充分的反饋。從去年開始,我們給出資方的反饋就更多了,接下來還會更完善。基金會就應該做得像個基金會。什么錢都不應該是這么容易就拿到手的。

    公益項目應該是自然生長出來的

    《公益時報》:招商局基金會參與行業支持中,有哪些體會?

    李海:簡單總結就是,中國公益行業還很年輕,有很多發展初期的問題。相比之下,商業機構的生態非常豐富,專業化能力非常強。在初期發展階段,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實踐。我們要學習第一部門、第二部門的先進經驗,而不僅僅覺得自己在做有使命感的事情,任由感性因素推動。需要更冷靜。

    黃奕:有的人可能不愛聽這個,但行業生態有自然生長的過程。我甚至覺得行業中,有的公益機構是可以自生自滅的,這也是生態的一部分。從整個行業的眼光看,健康的生態才能生長出更多優秀的公益組織。招商局基金會發展到今天,已經第八年了,前幾年,我們的精力主要在議題領域,在自身的專業技能。今后,我們還會更多聚焦于行業發展,推動生態的改變。

    《公益時報》:基金會的項目與招商局集團自身業務有怎樣的結合?

    黃奕:我們現在對自己的戰略定位是行業中的拼圖者。我們有一張圖,將公益產業鏈上的方方面面呈現在上面,大家各自分工、協同。我們作為資方,可以接觸到很多資源,包括企業本身的專業能力。

    基金會的“災急送”項目就是基于這樣的聯系。救援期間,我們意識到大量救災物資需要專業運輸,于是找到集團旗下專業的公司,他們也非常愿意做這件事情。到今天,災急送的模式在緊急救援中發揮了不少作用。這也是基金會作為企業公益平臺的作用。

    李海:我們希望公益項目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拍腦袋決定的。從成立到現在,我們的資助理念一直在發生變化,主要就是基于我們對社會問題不斷深入的理解?;饡讉€自主研發的資助計劃脫胎于合作伙伴項目環節上的調整。資助計劃出臺后,也每年都會有些修訂,就像商業產品的迭代一樣。我們研究資助計劃的假設條件,監測評估正在落地的項目,從效果和影響回到目標,再看看哪些新的需求要回應,哪些資源還可以整合進來……這個過程一定是慢的,如同種子發芽、樹苗成長,急不來,但既是自然生長,我們就有理由樂觀,最終能見到蔚然成林的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综合缴情五月丁香六月婷|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 久久综合久久久|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欧美在线观看综合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综合激情在线|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个色综合久久|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综合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