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接08版) 禁毒形勢依舊嚴峻。除了吸毒人數的增加,毒品正逐漸向在校學生、公司白領、企業老板、演藝職員甚至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擴散,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吸毒場所逐漸向出租屋、住宅小區、賓館酒店、會所俱樂部以及學校宿舍等地蔓延。 “今年廣州全市都在熱烈地鋪開禁毒工作,以往都沒有這種程度。”葉夢竹告訴記者,“因為國家出臺了相關文件,到了省市層面也會有具體的指引,比如要建多少個社工站、配備多少名社工等。這對禁毒社工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 不過,葉夢竹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過往政府在禁毒工作中注重打擊、管控,而面對預防吸毒和社區戒毒康復的工作,社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大家對社工的認識程度不一樣,各地推進的程度和力度也不一樣,還需要更加細致的規劃,讓民間力量更好地聯合起來。此外,現在禁毒工作在初步發展階段,政府的調控作用十分重要,還需完善政府和社會組織對話的平臺,加強雙方的理解與溝通,一起去為禁毒工作服務。” 除了上述問題,彩虹社工禁毒服務總負責人石圓圓及李曉蘭等業內人士還總結出了目前禁毒社工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其他阻礙: 一是社會公眾的不了解。目前,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禁毒社工,也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而社會對禁毒社工的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禁毒工作開展的難易程度以及服務對象的配合程度。 二是工作過程中倫理價值觀的沖突。禁毒社工服務目前都是由當地禁毒辦出資購買,在服務要求方面,其希望社工能夠協助管控吸毒人員,如遇到吸毒人員有偷吸復吸等行為要及時報警,而社工的專業價值觀要求社工為服務對象保密,社工經常會陷入這樣的困境。 三是社工人才的流失。由于薪資待遇問題,很多社工專業出來的人工作兩三年就會轉行或到其他領域,留在禁毒領域的比較少,而現有社工的技能不足以應對服務對象遇到的種種困境。而且,目前禁毒社工配合完成禁毒辦的相關工作較多,為服務對象開展相對專業的工作較少。 四是身份尷尬,沒有實權,容易被行政化。很多工作要協調很多部門,讓禁毒社工頗感無力。此外,之前都是白粉等傳統毒品,危害可以在身體上體現出來,而現在多是新型毒品,危害多在心理層面,很多人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總是躲著社工。社工群體不能孤軍作戰 與英美等國家相比,我國禁毒社工的優勢是實踐性更強,社工來源于大眾,服務于大眾,更了解案主的心理,了解他們所需,這對因地制宜開展工作也是一種幫助。 彩虹社工從2009年開始做禁毒服務,目前機構有80多名禁毒社工,規模在國內來說也算是比較大的。經過八年多的實踐,該機構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據馮山介紹,彩虹社工非常重視禁毒服務,將其列為機構三大核心領域之一。 通過項目化的形式,彩虹社工策劃實施了一大批極具特色的禁毒服務項目,如“健康快車”“無毒新人類”“禁毒鬼屋”“反毒大篷車”“禁毒迷宮”等。其中,“健康快車”獲得首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實施類銀獎,“反毒大篷車”榮獲2016年廣東省青少年禁毒公益服務聯盟項目大賽特等獎。 彩虹社工也十分看重標準化建設,先后參與了深圳市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出版了自己的服務標準化組織系統。自2012年以來,彩虹禁毒服務項目及禁毒督導們多次受邀到外地去開展培訓、講座、研討會等,輸出深圳的禁毒經驗,為禁毒社工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也為其他社工機構提供了參考。 今年2月,國家禁毒辦、民政部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運行機制、工作格局和保障體系,禁毒社會工作者總量達到10萬人,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實現禁毒社會工作服務在城鄉、區域和領域的基本覆蓋,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的專業作用和服務成效不斷增強。 可以預見,禁毒社工在社會治理及社會服務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我國的禁毒社工依舊存在很多不足。李曉蘭認為,我國的社會工作并沒有發揮實質性的功能,影響力較小、認可度偏低;其次,我國的社會工作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和知識結構體系;第三,社會工作發展不平衡,區域差異大;第四,專業教育落后,與社會需求不匹配。 那么,禁毒社工如何才能實現更好地發展呢?李曉蘭覺得可以學習英國的經驗。“一是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負責管理和控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及其服務質量;二是明確職責分工;三是提供經費支持。在英國,社會工作專業享受政府津貼,研究生免收學費并獲得生活資助,從而提高了學習社會工作專業的積極性,維護并鞏固了社會工作專業的人才基礎。” 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總監董沛興認為,禁毒社工的發展有兩個關鍵點。“第一,社工要在預防宣傳和社區戒毒康復這兩個領域,做到真正嵌入政府的系統當中,不能孤軍作戰,必須與各部門緊密合作;第二,社工要體現其專業的價值理念和手法,不管是預防宣傳還是戒毒康復,都要用服務對象可以接受的、適當的方式開展工作,與其同行,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