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社會創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中國企業走出去,NGO能做些什么?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社會創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7年05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企業走出去,NGO能做些什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走上國際化之路。圖為2016年8月5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緬甸辦公室成立儀式在緬甸仰光舉行。

    企業海外投資利益相關方關系圖。NGO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源自《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社會責任與NGO參與》報告)

    “NGO天然具有貼近老百姓、貼近民心的功能。通過NGO與企業的合作,能夠更好地推進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持續投資。”5月17日,“NGO參與推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亞洲基金會代表曾璐用一句話概括了NGO在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能夠發揮的作用。

    當天,會議發布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社會責任與NGO參與》報告。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保持著增長態勢,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但部分中國企業在海外可持續發展能力仍有待提升,尤其在文化、環境、社區、信息披露等方面更為明顯。

    研究者指出,NGO的參與將推動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時考慮社會和環境影響,也可發揮監督、倡導的作用。NGO還可以促進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協商、溝通與合作,有助于企業識別和應對投資中的風險。

    不過,在推動中國企業進行負責任的投資方面,我國的NGO不論是在數量和能力方面都十分有限。那么,在這方面NGO有哪些優勢,又面臨什么挑戰呢?

    NGO為什么要參與?

    NGO為什么要參與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參會代表舉了可口可樂進入緬甸的例子。

    2012年9月10日,首批可口可樂被運送至緬甸仰光,那里的顧客在60多年后迎來了這款飲料在緬甸的首次直銷。這一事件標志著緬甸逐步向世界開放,對于可口可樂等公司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而此前三個月,可口可樂公司就宣布從公司的公益機構——可口可樂基金會向一家公益組織(Pact)提供300萬美元基金,用以支持緬甸女性在經濟上有更多話語權和更多就業機會。

    Pact在緬甸的工作目標也契合了可口可樂“5BY20”這一全球項目使命,即到2020年運用可口可樂公司在全球的價值鏈,讓500萬婦女能夠擁有經濟話語權。其項目之一是向有志于創業的婦女提供資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挖掘女性創業人,使其將來成為可口可樂產品的獨立商店經理和配送商。

    其實早在2009年,可口可樂公司內部就已經組織了一個團隊,包括法務部、企業社會責任部和公關部等,負責研究緬甸市場開放后企業應該怎么做。所以選好NGO合作伙伴后,企業就立刻和其簽定了合約。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企業要進入新的市場時,其已經有很好的成果可以展示,為企業贏得良好的形象。

    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發展部主任伍鵬談道,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有70多萬家社會組織,涉及扶貧、衛生、教育、環保以及氣候變化等多個領域,“NGO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政府也支持NGO走出去,但公眾包括企業對NGO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

    中國NGO為什么要走出去,為什么要參與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伍鵬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首先,目前世界上還存在很多貧困人口,中國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外界對中國以及中國的NGO有一定的期待;第二,NGO走出去也是外交方面的需求,通過NGO的行動,向外界傳達中國人的愛心,樹立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目前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非常大,企業也有自身的需求,比如如何讓資產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也需要NGO的參與。

    此外,對于本土NGO而言,作為第三部門參與推動中國海外投資的可持續發展,既是責任也是機遇。鼓勵NGO的參與,實現政府、企業和NGO的互動和交流,將有助于促進企業與其他國家利益相關方的協作與溝通,從而識別和應對在海外投資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風險。

    可口可樂的案例也得到了眾多公益機構代表的認同。“我覺得NGO不能等到問題發生了才走出去,”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張穎溢表示,“NGO應該更早走出去,在當地建立起與公民社會、媒體和政府間的信任,這樣才能幫助企業更好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據我了解,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去其他國家投資時,其實是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比如,他們會派研究人員、NGO對這個國家進行各方面的調研,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數據。”

    能發揮什么作用?

    報告提到,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本土NGO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推出了多項支持政策,如2015年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2016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9月商務部發布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目申報與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這些政策均強調并支持民間組織在教育醫療、減貧開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保等領域的作用。

    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是一家廣西本土的公益機構,主要從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方面的工作。過去幾年,該機構一直在推動中國和鄰國之間在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展開合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具體情況也有所了解。”張穎溢談道,“我認為現在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中遇到的問題,既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外部環境的問題,比如員工管理的問題、語言障礙和文化沖突等,這些都會導致當地人對中國企業和員工的不信任。”

    此外,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等情況,對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缺乏同民間組織打交道的經驗,導致在投資過程中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困難時不能及時需求幫助。

    對此,社會資源研究所(SRI)蔡菲菲表示,NGO在這些方面有很大的工作空間:

    “首先,NGO可以發揮監督作用。NGO具有靈活、反應快的工作機制,可以對企業的社會和環境影響進行監督,促進中國海外投資政策的落實。第二,充當協作者。NGO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將社區以及相關主體潛在的利益訴求顯性化,并以企業和政府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第三,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在社會和環境領域,NGO具有相應的專業特長,能夠為企業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方案,也可以幫助東道國完善法律政策。”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部門,那還需要NGO參與嗎?上述報告的參與者之一、北京日曜星啟社工服務中心陳繼艷談道,NGO最獨特的價值在于其獨立的身份和價值視角,“我覺得NGO接下來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最重要是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透過持續的溝通對話協調資源,不斷促進現實狀況的改善。”

    面臨哪些挑戰?

    北京工商大學郭毅教授長期研究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本土企業走出去等相關議題。在他看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利益相關方,比如媒體、政府、民眾等。但不管對利益相關方做怎樣的劃分和篩選,都無法繞過NGO這一主體,NGO的參與是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繞不過去的原因有幾個:第一是由NGO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決定的,NGO組織更接地氣,能夠更集中且高強度地反映來自基層民眾,或者說特定利益主體的訴求;第二,NGO專業化程度比較高,關注的議題相對集中;第三,NGO的行動力、執行力強,能夠迅速地調動媒體、社會民眾等參與。”

    然而就目前來看,參與、推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NGO,不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能力上都十分有限,國際化程度比較低。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涉外組織類社會團體有529個(其中社會團體516個,民辦非企業單位4個,基金會9家),占2014年社會組織總數的0.09%,在國外開展項目、設立辦事處的組織更是微乎其微。

    全球環境研究所張經緯談道,企業對于NGO的態度也是擺在眼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在和企業溝通方面,我們遇到的一大挑戰就是企業對NGO的直觀認識。以全球環境研究所為例,我們并不是去反對企業,反抗項目的落地,而是希望跟他們建立溝通,了解他們的項目,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包括幫助他們跟當地社區和當地的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梁。但我們發現自身的能力和專業度還是很欠缺的。”

    此外,專家表示,參與海外工作,不僅需要NGO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了解所在國家的社會文化和法律制度等內容,還需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海外項目管理能力。目前中國的NGO缺乏相關專業的人才,一方面是因為NGO的從業者基本以本土工作為主,缺乏國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內NGO的薪資水平和生存環境難以吸引相匹配的國際化人才。

    有什么建議?

    有研究者比喻稱,在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NGO發揮著“潤滑劑”的作用。那么,以中國NGO目前的發展水平和能力來說,應該如何進一步參與并推動企業海外投資的可持續發展呢?上述報告給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本土NGO應該更加深入地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面臨的挑戰,并明確自身的特長與現實需求的匹配度;NGO在制定工作策略和計劃前,應充分研究東道國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大環境,分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并判斷策略的可行性和風險。

    第二,NGO應該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行為進行監督,并向企業普及國際標準和成功實踐,分享社區發展的經驗和方法,從而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

    第三,結合自身定位、優勢和能力,向東道國NGO分享中國的政策,為他們對接中國政府和企業提供支持,搭建對話的橋梁。

    第四,關注海外投資等國際議題與組織自身使命和戰略的關聯性,嘗試探索國際化的路徑;同時積極推動中國政府制定有利于NGO實現國際化的政策,提高NGO在海外項目和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同時吸引和儲備國際化人才。

    ■ 本報記者 皮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成人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 欧美 综合 高清 在线|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欧美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AV综合影院|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