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年檢
   第12版:年檢
   第13版:年檢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你的公益機構靠什么驅動募款?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年檢

第12版
年檢

第13版
年檢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你的公益機構靠什么驅動募款?

    目前扶貧基金會有三大“月捐”項目,“加油一起成長”是其中之一

    兒慈會近三年募款情況一直呈大幅上升趨勢,其中去年個人捐贈占比64%

    (上接08版)

    這一步才剛剛開始

    2011年興起的互聯網籌款,至今已經過去了6年,這期間,很多機構都意識到互聯網籌款的重要性,紛紛加入其中,一些互聯網公司也推出公益項目更是將互聯網籌款推向高潮。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慈弘”)成立于2010年的非公募基金會,致力于合理使用資源,帶動本地參與,以期幫助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成長。

    莊偉是該基金會的秘書長,談到早期互聯網募款時,莊偉從未想過互聯網募款帶來的實際“魔力”真的如此之大。

    2015年,姜瑩邀請莊偉在兒慈會的合作平臺設立合作項目,由于慈弘屬性為非公募,不能參與公眾募款,對于在互聯網平臺上參與公募的效果,莊偉一度有些將信將疑,但愿意嘗試北京慈弘還是在2015年初將“慈弘悅讀成長計劃”項目放到了兒慈會的合作平臺上。

    令莊偉沒有想到的是,兩年間,慈弘悅讀成長計劃項目在互聯網平臺上的籌款額度逐漸增長,截止到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元。

    姜瑩覺得,這是一種趨勢的呈現。

    “目前為止,互聯網籌款還是‘一切才剛剛開始’,這個平臺有很大,這里頭真正做籌資的組織并沒有想象那么多。”姜瑩說。

    “有很多公募基金會都開始嘗試了,但互聯網上創新性的項目還是很難找到,大多呈現的都是三四年的老項目,這說明新型項目在知名度、執行力、品牌性方面并沒有做的很好,如果把新項目做好,在互聯網上籌資就有優勢,同時這也是機會。所以,公益機構一定要邁出這一步。”姜瑩說。

    依賴互聯網的籌資風險

    據《公益時報》記者了解,2016年3月3日,國家工信部最新公布了《2016年1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我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8億,移動互聯網總數達9.8億戶。

    移動互聯網給公益機構籌款、運營帶來很大機會,使其低成本快速擴張。但同時如果機構依賴互聯網籌資,這樣是否會給機構帶來風險?

    由騰訊企業發起的著名公益項目“99公益日”一度引得眾多公益機構追捧,兒慈會在3天72小時中,通過項目自籌、騰訊配捐、企業配捐和驚喜4個環節,共計籌款8670萬。

    姜瑩說:“互聯網籌款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得到了未來捐贈人的大數據,今后對于大數據的布局、開發和運用,如何利用捐贈人大數據引流到基金會各個項目之中,同時服務好這些捐贈人,都是今后基金會需要考慮的方向。”

    姜瑩介紹,到目前為止,兒慈會網站平臺已經累計了50萬以上的捐贈者,今年將準備做一場50萬人的籌資大會適度對這一數據進行開發。其次,利用一款名為靈析的軟件,三年間,運用其發送郵件,基金會累積不少聯系人,下一步將考慮如何將聯系人轉化為捐贈人。

    “累積了這么多年的捐款人數據,要把它真正沉淀在基金會自己的平臺上,同時發展APP服務于我們各個項目和需要籌款的人,這是互聯網帶來的優勢。”姜瑩說,“互聯網平臺我們依舊要保持好的關系,因為在這些平臺上我們依舊看到很大的潛力,這些潛力是我們短時間沒有的。”

    姜瑩同時表示,利用互聯網籌資的同時,并不是沒有做企業籌資,無論是慈善晚宴還是運動型籌款,都是非常小的,但每次創新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最大的亮點,這就是兩條腿在走路。

    “月捐”是個不錯選擇

    在國外,月捐是種很普遍的公益籌款方式,其實就是每個月捐款的簡稱,它具有小額、定期的特點,這是公益機構主要的收入來源。

    國際影響力發展和救援組織聯盟——“樂施會”70%的籌資來自于公眾月捐,其歷史已經超過60年。但要培養這些月捐者捐贈文化,留住他們繼續月捐需要制定詳盡的客戶關懷計劃。

    壹基金曾經遇到一位捐贈人,一名女孩在高中二年級時看到李連杰先生參與公益活動受到影響,開始每個月捐出十塊錢,一直持續到現在。期間,這位捐贈人途中換手機也一直沒有放棄捐贈,正是李連杰先生的那次公益行動深深打動了她,使她有了月捐行為。

    “月捐是基于把源于沖動和感動的一種捐贈行為變成依靠信仰來捐贈的‘捐贈文化’。但要形成上百萬人每月捐贈一塊錢,這需要依賴捐贈這一長期的習慣和他對公益的關切和了解,讓捐贈者可以更好的監督、支持和問責,從而形成‘捐贈文化’。我們公益組織應該讓機構文化變得更加可持續和正向。”李勁說。

    同樣,在月捐領域深耕的還有中國扶貧基金會。

    2010年前后,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嘗試月捐項目。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相繼與中國扶貧基金會達成“中行月捐”、“農行月捐”協議,公眾利用手機發送固定數字到指定平臺(類似“定制業務”),每個月手機費中的5元錢被劃轉到中國扶貧基金會指定的捐款賬戶,這成了中國扶貧基金會最早的月捐雛形。

    2010年,中國扶貧基金會開通企業員工專線,企業與員工簽署授權捐贈協議,企業自動從員工每月工資卡中扣除一筆錢,按照月結到中國扶貧基金會。

    韓丹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管理處長,在她看來,這樣做是在向公眾普及月捐的理念。  

    然而,使月捐業務得到飛速發展卻要從2014年算起,這一年,中國扶貧基金會上線了銀聯月捐業務,使用銀行卡的用戶參與月捐都可以通過銀聯代扣款實現。韓丹說,銀聯月捐的價值在于拿到了用戶月捐的詳細信息,甚至生日也知道,這便于基金會日后展開相應捐贈人回饋。銀聯月捐業務開展后,隨著互聯網發展,微信、支付寶也相繼成為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月捐的合作伙伴。

    韓丹給自身機構月捐項目算過一筆賬,在全渠道口徑統計下,截止到2016年年底中國扶貧基金會有51萬人次參與月捐,籌集善款是1400多萬元。2016全年有27萬人次參與月捐,捐贈款額是900多萬元,因為基金會銀聯月捐啟動的比較早,從2014年開始,月捐籌款額度就持續上升,2015年月捐額度達到400多萬元,占到2016年月捐籌款額度的49.7%。

    如何留住這些捐贈者?

    2013年,美國籌資影響力報告數據發布,指出捐贈者首次向機構捐贈之后有50%至75%的人會流失掉,逐年流失量在30%。而根據美國專為非營利性機構設計的軟件和服務領先全球性提供商Blackbaud的調查數據顯示,獲得一名新捐贈人的成本是維護一名老捐贈人的6至7倍,這意味著我們要通過6個星期才能夠得到一個新的捐贈人,同時我們只需要一個星期就可以維護好一個老的捐贈人,而且捐贈是持續的,一旦產生二次捐贈,維持率在60%以上。

    長期捐贈的背后卻有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韓丹說,曾經有一個50多歲的月捐用戶,在月捐計劃中每月捐助50元。但在今年2月,該月捐沒有成功,數次嘗試后仍未成功,該用戶向基金會月捐項目部反映,事后基金會工作人員自查發現并非系統問題,而這位50多歲用戶卻自行來到基金會辦理月捐事宜時發現,這名用戶手機按鍵出了問題導致不能完成月捐。令韓丹沒有想到的是,用戶親手將500元2月份的月捐款給到了基金會的賬面上,同時將手機成功升級,執行每月月捐代扣費用。    

    “當時,我們月捐產品團隊的人都特別感動。中國人口這么多,大家愿意奉獻愛心的也很多,有時我們只是沒有找到渠道而已。”韓丹說,“這樣的月捐人,機構一定要想辦法留住的,這是憑著信任和情感在捐贈。”

    韓丹表示,要讓月捐用戶成為長期的捐贈者其實并不容易,留住他們除了提供好產品之外,還需要有好的活動來予以維系。

    “‘加油一起成長’是中國扶貧基金會月捐項目,包括公益教育內容、公益月捐、公益活動、公益課程四個板塊,在設計階段就特別注重捐贈人的體驗。同時,在捐贈人維護層面,除了結對、寫信,一年中關于月捐用戶的活動會有四次。分別會在5月份集中做月捐人探訪活動;6月份月捐人明星會;9月份再來一次月捐人探訪活動;12月底是周年聚會;從12月底至來年6月份之間新加入的月捐用戶會邀請到扶貧基金會,專門聽取月捐項目內容、進展,邀請用戶分享月捐感受,發放捐贈證書和捐贈發票,這一切都是為促進捐贈用戶之間的交流,對于留住月捐用戶也有著重要作用。”韓丹說。

    用技術改變捐贈習慣

    馬滔是靈析公司的高級用戶顧問,這是一個面向B端(支持性產品)專注于服務非營利機構聯系人的管理工具,通過互聯網平臺流量導入,為內容項目生產者提供支持性服務的機構。對于月捐,馬滔和韓丹兩人有著相同的看法,均覺得月捐會成為公益機構在籌資方便的共同選擇。

    對于靈析公司來說,月捐產品的第一個用戶是壹基金,當時的靈析從技術上為壹基金的月捐項目提供解決方案,微信代扣、支付寶代扣、銀聯代扣都在手機端完成,使得壹基金的月捐項目非常流暢。后臺每名捐贈者的捐贈時間、捐贈金額、捐贈頻次都能看到,極大方便了機構統計和開發捐贈人信息。

    馬滔說:“靈析在整個設計的邏輯里面,捐贈人一定要作為捐贈服務的主體,通過各種各樣的設置來提升捐贈人自身對于機構和項目的信任感、安全感以及主體性。”

    其實,利用靈析系統來月捐,機構并不一定是為了獲得足夠捐款,更多的是想著可以怎樣沉淀這些捐贈人,以及捐贈人今后怎樣成為機構的伙伴,支持機構發展?目前,這些已經從技術層面可以實現了。”馬滔補充道。    

    “留住一個捐贈人應該讓捐贈者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機構的故事、品牌,讓其基于對機構價值的認同和信任而捐贈。”馬滔說,“捐贈者期待通過這樣一個捐贈行為,去實現捐贈者自身的價值。幫助捐贈者實現自身價值一定要通過項目的持續反饋才能實現。”

    “只有告訴捐贈人,你的捐款機構收到了,你的錢花的特別有價值,捐贈人才會認為自己的捐款價值實現了。通過技術支持來完成捐贈人意愿,形成維護捐贈人體系的閉環,通過持續反饋,協助捐贈人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捐贈才可持續。”馬滔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激情综合网五月| 久久一本综合|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亚洲综合色在线|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亚洲综合色在线|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