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報告
   第06版:報告
   第07版:聲音
   第08版:行動
   第09版:行動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年檢
   第13版:年檢
   第14版:年檢
   第15版:年檢
   第16版:人物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報告

第06版
報告

第07版
聲音

第08版
行動

第09版
行動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年檢

第13版
年檢

第14版
年檢

第15版
年檢

第16版
人物

新聞內容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3月1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正式對外公布。《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取得新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務?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基本公共服務是由政府主導、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是公共服務中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底線”。

    基本公共服務范圍,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廣義上還包括與人民生活環境緊密關聯的交通、通信、公用設施、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費安全和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考慮到政策延續和財政保障能力,規劃確定的基本公共服務范圍與“十二五”保持一致,即為公共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八個領域。

    “均等化”的內涵是什么?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其核心是促進機會均等,重點是保障人民群眾得到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的平均化。

    推進均等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十三五”時期,按照中央脫貧攻堅目標,必須重點確保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從而達的目標。

    “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取得新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具體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大體均衡,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廣大群眾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顯著提高。

    二是標準體系全面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基本建立,標準體系更加明確并實現動態調整。

    三是保障機制鞏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四是制度規范基本成型。各領域制度規范銜接配套、基本完備,服務提供和享有有規可循、有責可督,基本公共服務依法治理水平明顯提升。

    基本社會服務有哪些?

    社會服務是社會組織參與的重要領域,那么基本社會服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規劃》顯示,本領域服務項目共13項,具體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受災人員救助、法律援助、老年人福利補貼、困境兒童保障、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基本殯葬服務、優待撫恤、退役軍人安置、重點優撫對象集中供養。

    共有四項重點任務:第一,社會救助。推進城鄉低保統籌發展,健全低保對象認定辦法,建立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農村低保標準逐步達到國家扶貧標準。完善特困人員認定條件,合理確定救助供養標準,適度提高救助供養水平。合理界定醫療救助對象,健全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加強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其他救助制度的銜接。全面、高效實施臨時救助制度。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法律援助范圍。

    第二,社會福利。全面建立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并做好與長期護理保險的銜接。提高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能力,加快社區居家養老信息網絡和服務能力建設,推進醫養結合發展。進一步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統籌推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全面推進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

    第三,社會事務。建立和完善公民婚姻信息數據庫,探索開展異地辦理婚姻登記工作。完善兒童被收養前尋親公告程序,全面建立收養能力評估制度。推進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鞏固提高遺體火化率,推行火葬區骨灰和土葬改革區遺體規范、集中節地生態安葬。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健全地名管理法規標準,加強地名文化保護,開展多種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務。

    第四,優撫安置。全面落實優撫安置各項制度政策,提升對復員退伍軍人、軍休人員的優撫安置和服務保障能力。完善優撫政策和優撫對象撫恤優待標準調整機制。將優撫安置對象優先納入社區、養老、醫療衛生等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優撫安置對象社會化服務平臺。

    為完成這些任務,《規劃》提出,要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農村留守人員社會保護計劃、城鎮流動人口社會融入計劃、特殊群體社會關愛計劃,推進社會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力爭到2020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規模達145萬人。

    怎樣促進均等共享?

    促進均等共享,重點是以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為重點,著力擴大覆蓋范圍、補齊短板、縮小差距,不斷提高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

    要開展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加大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保障貧困人口享有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住房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推動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深入開展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文化扶貧。在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就業促進等工作中,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確保基本公共服務不留缺口。推動地區對口幫扶,加大基本公共服務資金、項目和人才支援力度。

    要重點幫扶特殊困難人群。對農村留守人員、困境兒童和殘疾人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翔實完備、動態更新的信息臺賬。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場所設施條件,滿足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照料需要。在外出就業較為集中的農村地區,充分利用布局調整后閑置資源開展托老、托幼等關愛服務。健全孤兒、棄嬰、法定撫養人無力撫養兒童、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殘等困境兒童的福利保障體系。對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等重點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此外還要促進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縮小城鄉服務差距;提高區域服務均等化水平;夯實基層服務基礎。

    社會力量如何參與?

    《規劃》提出要加快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一,要培育多元供給主體。

    首先,要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關系,強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推動去行政化和去營利化,逐步將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制度改革,確保依法決策、獨立自主開展活動并承擔責任。

    其次,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進一步規范和公開基本公共服務機構設立的基本標準、審批程序,嚴控審批時限,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采取招標等方式確定舉辦或運營主體。積極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民辦非營利性機構享受與同行業公辦機構同等待遇。

    再次,要大力發展社會組織。深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改革,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和人才扶持,采取人員培訓、項目指導、公益創投等多種途徑和方式,提升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能力。采取降低準入門檻、加強分類指導和業務指導等辦法,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支持其承接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和政府委托事項。

    第二,要推動供給方式多元化。

    首先,要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能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辦,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事業單位和企業等承擔。制定實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指導性目錄,確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種類、性質和內容,規范項目遴選、信息發布、組織購買、項目監管、績效評價等流程,加強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財政預算管理。

    其次,要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能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提供的,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政府通過投資補助、基金注資等多種方式,優先支持PPP項目。在實踐證明有效的領域,推行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等多種方式,公平選擇具有相應管理經驗、專業能力、融資實力以及信用狀況良好的社會資本作為合作伙伴。

    再次,要鼓勵發展志愿和慈善服務。廣泛動員志愿服務組織與志愿者參與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定期發布志愿服務項目需求和崗位信息,建立健全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完善激勵保障措施。發揮慈善組織、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中的重要補充作用,落實慈善捐贈的相關優惠政策。

    然后,要發展“互聯網+”益民服務。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促進公共服務創新供給和服務資源整合,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服務事項實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實時查詢,對暫不具備條件的事項提供全程在線咨詢服務。積極應用大數據理念、技術和資源,及時了解公眾服務需求和實際感受,為政府決策和監管提供支持。

    還要擴大開放交流合作。鼓勵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支持合作辦醫,共建養老和殘疾人托養機構。加強公共教育、公共文化體育等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管理和服務經驗,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

    ■ 本報記者 王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欧美激情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18和谐综合色区|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成人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久久涩综合|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欧美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欧美亚洲综合色在|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 欧美 国产 动漫 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