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封面報道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
強捐:清代慈善業背后的尷尬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封面報道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強捐:清代慈善業背后的尷尬

    ■ 黃鴻山

    晚清人云“為善之道,無非分人以財”,即慈善事業無非是給予弱勢群體財力支持而已。雖然此說未免狹隘,但凸顯了財富對慈善事業的重要性。但“捐贈”應指自愿捐贈,而清代的慈善募捐在執行過程中卻普遍帶有強制性,可稱作“強捐”。

    清前期大力抑制強捐

    在清代前期善堂建設中,強捐頗為流行。雍正二年(1724),朝廷要求各地“勸募好善之人”創設普濟、育嬰二堂,收養孤貧和棄嬰。雍正十三年,河東總督王士俊奏稱,河南、山東二省已建成善堂多所,兩省士民“欣然慕義,咸愿捐輸”。然而,事實又是如何呢?山東推行善堂時,出現了強行攤派現象,家境殷實者被“勒令捐輸”,田畝豐饒者“按地畝攤派”。更荒唐的是,官府甚至按照訴訟官司的審判結果來分派捐助,“聽訟則贏者勸之捐助,負者罰之捐贖。以田土訟者,則以田土歸之堂中;以錢債訟者,即以錢債歸之堂中”。所謂“咸愿捐輸”,其真相讓人啼笑皆非。

    雍正時期,社倉建設過程中也存在強捐現象。雍正帝曾言,社倉由“民間自行積貯,以百姓之資糧,濟百姓之緩急”,官府只有“稽查之責”,“不得侵其出納之權”。實際上,各地推行社倉時,多采取隨賦帶捐之法。例如,兩湖規定:正賦一兩,加收社谷一石。這種隨賦帶收、明定數額的捐輸,顯然屬于強捐。雍正帝曾數次諭令不得勒派谷本,但為促進社倉建設,態度搖擺不定。

    乾隆帝即位后,針對建立社倉過程中的強捐現象,采取了一些抑制政策。他嚴令各項善舉應由民眾自行呈報,官府不得勒派,違規者加以處分。在頒布禁令的同時,朝廷也曾嘗試以政府財政扶持慈善事業的方式,來緩解強行捐納的現象。政府財政的介入,使得善堂經費狀況有所改善,慈善機構對募捐的依賴性減少,強捐現象亦隨之緩解。

    清后期強捐現象惡化

    嘉慶、道光以降,隨著政府財政狀況日漸窘迫,強捐問題再度突出。嘉慶年間,江蘇省興化知縣知會鹽務官員,“飭總商鮑崇城于普濟、育嬰兩堂,各捐銀一千兩”。江南有些地區強令紳富輪流擔任善堂董事,由其彌補資金缺口。更有甚者,官府還針對不愿納捐者制定懲罰式措施,迫其就范。道光十四年(1834),兩江總督陶澍勸捐豐備義倉,將不肯捐助者稱作“慳吝之徒”,抗捐者則屬“匪徒”,交官府查辦。道光末年,浙江巡撫吳文镕規定,對拒絕捐賑者將予以懲罰,由官府制作“為富不仁”四字匾額,置于其門前。

    太平天國運動后,清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強捐現象更加泛濫。政府以各種名目強征捐納。光緒五年(1879),蘇州知府強令肉鋪繳納“豬捐”接濟育嬰堂,肉鋪各商以“業微力艱”為由求免,乃至“轉輾抗違,累年涉訟”,官府遂將“首事抗捐之人發縣管押,久而不釋”,最終迫使肉鋪各商戶徹底就范。常州敬節外堂原由絲線業捐款支持,因收捐不齊,光緒六年改由絲捐總局“于正捐外帶收堂捐一成,由局移堂給用”。江蘇如皋以“契稅帶捐”之法籌集育嬰經費,官府征收田房契稅時,按田房價格附帶征收捐納,“銀一兩帶收錢十文”。此舉于光緒七年推廣到江蘇全省。

    晚清各地還推行過“積谷捐”,用于積谷備荒。江蘇官府征稅時“帶征”積谷經費若干。光緒元年前后,湖南長沙積谷時“按畝攤捐”。光緒四年,浙江要求正賦一兩捐谷兩斗,“隨糧申算”。光緒七年,山東頒發的積谷章程有“按地捐谷”之法。光緒二十四年,安徽蕪湖每畝攤捐積谷三斤,“如有拖欠,稟請追繳”。積谷捐的強制性非常明顯,在時人看來,派捐積谷已“近于加賦”。

    強捐引發諸多流弊

    以行政力量強制捐納,可以在短時間籌集到數量可觀的經費,保障慈善事業的順利開展。但從長遠角度和手段的性質上看,與慈善事業的初衷背道而馳,且埋下一系列隱患。

    其一,強制性手段引起民眾對慈善事業及其管理者日趨反感。嘉慶年間,吳周鈐曾被勒令充任蘇州普濟堂董事,便有“畏堂如畏虎”的感慨。道光年間,常州育嬰堂董事一職也被紳富視為畏途。在任何時代,富裕階層都是慈善捐納的主力,但是清代的強制性捐納卻導致捐納大戶的反感和恐懼,這無疑阻塞了慈善事業的經濟來源。

    其二,強捐給貪官污吏和劣紳創造了中飽私囊和從中漁利之機。雍正年間,山東強行收取善堂經費時,就出現了“非分厚斂資財,經營掌管盡出胥吏之手,官役通同從中漁利”的情況。常州紳富不愿出任育嬰堂董事,府衙書吏即借機向紳富索賄,行賄者方可免役。光緒末年,蘇州婁門外“區董暨善堂董事”張、沈二人借公事為名,向民眾勒捐,過往柴草魚鴨等船,被勒索捐納銀洋數元至數百元不等,陽托辦公,實飽私囊。

    其三,強捐活動沖擊了正常的財政體制,加重了民眾經濟負擔。受“永不加賦”的祖制約束,清朝對田賦的加征比較避諱,對田賦加征的范圍與地區均有所限制。因此,強制捐納成為晚清官府重要的籌款手段,僅宣統元年(1909)清廷歲入歲出冊中登記的“正雜各捐”便達4769萬兩。這種賦外加捐的做法模糊了捐、稅之間的界限,為官府加派打開方便之門,“永不加賦”的祖制遂成為一紙空文。

    (據《中國社會科學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激情 |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综合网在线观看|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五月天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激情五月综合网|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日韩欧美综合|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伊人成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