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數字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社會創新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用稻草編制社區幸福生活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數字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社會創新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用稻草編制社區幸福生活
——臺灣宜蘭珍珠社區實地考察

    珍珠社區稻草博物館

    稻草工藝館的“金猴”引人注目

    臺灣地區社區發展工作從1968年開始有計劃性地進行推動,三十多年來造就了近6000個社區,其中絕大多數為鄉村社區,不論在硬件設施還是服務軟件的提供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雖然在漫長的推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一些社區因過分依賴上級有關部門的補助經費,被動地進行社區營造工作而被垢病,但是也有許多社區營造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臺灣社區營造的典范。

    臺灣宜蘭縣冬山鄉珍珠社區曾經是一個既沒有突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也沒有珍貴特產的平凡農村。自2000年開始積極進行社區營造,通過大膽聘用專職社工員,全力爭取政府補助,充分掌握社區資源、調動社區力量,全方位展開社區營造工作,最終以稻草工藝品與竹圍民宿為杠桿撬動鄉村經濟,將“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理念一以貫之,將一個平凡農村營造成一個璀璨亮麗的新風貌農村。

    珍珠社區在缺乏豐富的自然景觀及農業生產資源的條件下,將發展文化產業(文創產業)和鄉村旅游業作為吸引游客的主要亮點,并通過喚醒社區居民參與意識,以及后續的有效經營,將社區資源及社區居民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社區生態策略。

    歷史沿革

    珍珠社區曾以臺灣原住民為主,珍珠社區古稱“珍珠里簡”,系平埔族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由于當地主要以農業為主,幾乎沒有工業或當地產業能夠提供持續就業,特別是在全球化的影響和臺灣加入WTO之后,對農業的沖擊以及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使得珍珠社區必須通過發揮自身優勢以促進社區發展。

    為了促進社區發展,政府于1989年為社區委員會的成立提供資金,并在1994年正式注冊成立珍珠社區發展協會,在社區發展中逐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2000年開始,協會的工作向更廣泛的領域展開,目前社區仍以當地居民、老年人為主,他們通過發展民宿休閑產業,融合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為當地發展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珍珠社區位于冬山鄉偏東、冬山河中游兩岸,隔鄰有南興、補城、武淵、群英、永美、太和等村,距離武佬坑(綠色博覽會舉辦地點)有3公里、距離冬山河清水公園離約4公里、距離羅東運動公園約5公里、冬山車站距離珍珠小區3公里。此外,珍珠小區內部亦有北回鐵路及臺九省道經過,交通便利是珍珠社區發展旅游業的一大優勢。

    冬山河為境內重要資源,靠近冬山河森林公園的珍珠社區自然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社區內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蔬菜為副,社區內美麗的田園景觀可正適合發展文化、休閑農場、民宿等觀光產業。

    橫空出世的“精美稻草”

    進入珍珠社區的稻草工藝館,一只碩大的“金猴”便引得游客紛紛拍照留影。稻草猴以稻草為毛,一身金黃色,紅色臉龐,涂紅色口紅,活靈活現,表情似笑非笑,還幽默地把猴屁股噴上紅色,讓人會心一笑。

    稻草作為稻谷收獲以后的副產品,受時代變遷影響,稻草造紙、草薦、草繩、草鞋、洋菇等產業逐漸消失,稻草淪為廢棄物。珍珠社區將昔日當作肥料就地焚燒的稻草“化廢為寶”,發展稻草工藝,主要產品包括稻草面具、稻草紀念物、稻草彩繪面具及稻草畫等。他們在舉辦大型社區活動的同時,將社區的相關資源進行搭配,以文創產業帶動旅游業,發動社區人人參與,激發社區活力。

    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利用社區大學、國中、小學進行工藝教學活動;配合政府資源進行文化產業的發展:例如借助文建會補助開展“稻草面具手工藝培訓班”、與青輔會合辦“珍珠童玩營”、藉由勞委會永續就業工程計劃的推行,引進人才進行稻草、風箏工藝的生產及研發等。配合博物館的成立展示稻草、風箏工藝產品:如稻草工藝館、風箏體驗觀或傳統藝術中心的成立,使得社區增加展示的窗口。

    節慶活動拉動社區活力、通過多種渠道傳播推廣。策劃舉辦大型戶外活動,如稻草龍游街拜年、風箏及稻草藝術節;以社區發展協會的報紙為主要媒介,同時與臺灣各大紙媒合作,例如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刊載報道社區活動及旅游宣傳。此外利用互聯網方式,通過網站的設立及網絡新聞的傳播進行社區產業營銷并提升其知名度。為突顯社區形象,珍珠社區以稻草立體工藝呈現傳統聚落場景,紀念竹圍、竹篙叉、茅草屋、竹籬笆、曬榖稻埕、水井、花圃、菜園等構成傳統農村生活空間純樸之美。

    “精美稻草”如何行銷成為社區特色

    多元化發展稻草工藝產品。稻草工藝產品頗具多元化特點,譬如定期舉辦風箏節、稻草節、稻草彩繪,以及不斷推陳出新地創造新式產品。根據社區行政人員介紹,“宜蘭縣較有規模的社區主要以珍珠社區以及百米社區較為有名,而珍珠社區相較于百米社區的優勢在于珍珠社區的文化產業較為多元,不像百米社區的產業主要集中于木屐”。

    通過社區相關產業的發展,輔助稻草工藝的研發。社區其他產業包括風箏工藝、民宿、特色餐飲、自行車體驗等均有帶來部分收入,在社區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其他產業的收益將有助于小區研發較具創意的稻草工藝,使產品能推陳出新。雖然目前稻草工藝所需原料便宜,但其所需人工成本較高,目前稻草產品的定價基本為成本價。

    推出“套餐”服務以促銷社區產業。社區發展協會經常配合季節以及縣內舉辦的大型活動推出一日游或兩日游的“旅游套餐”,在行程中就會安排稻草制作體驗的活動,另外,還有包括一些民宿、特色餐飲等等。此外,珍珠社區也借助由宜蘭縣舉辦大型活動如童玩節、綠色博覽會等活動,提供相關配套行程,一方面分散大型活動的人潮,另一方面可藉此推廣珍珠社區產業文化。

    借助社區成立的展覽館開拓產品銷路。社區發展協會目前在珍珠社區中展售稻草工藝的地點有兩個部分,一為稻草工藝館,另一為風箏體驗館。館中有展覽當地具有特色的稻草工藝及風箏工藝,此外館內還提供游客進行稻草工藝的體驗活動,讓游客能透過DIY的方式創作自己的稻草工藝品。

    擴展渠道增加對外營銷窗口。社區發展協會經常藉由宜蘭縣所舉辦的大型活動來增加對外營銷的窗口,例如宜蘭國際童玩節、綠色博覽會或冬山鄉公所所舉辦的冬山、山水、風箏節等,其在舉辦的過程中,均會提供協會設攤的機會,以增加產品營銷的通道;此外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成立,亦提供珍珠小區展覽稻草工藝的對外機會,對于小區文化產業的推廣,均有很大的幫助。

    政策支持。抓住宜蘭縣政府大力推動觀光政策帶動旅游業的契機,珍珠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地將地方特色結合產業發展為社區營造注入活力,因此也使得社區名聲越來越高。

    目前珍珠社區通過多元發展的方式發展社區綜合產業,產業類型上包括稻草工藝、風箏工藝、小區農場、小區餐廳以及民宿規畫等。從稻草產品本身來看,如稻草工藝產品有稻草畫、稻草面具、稻草浮雕面具、稻草紀念物、稻草娃娃、稻草編織等。但社區同時也面臨經費不足、社區產業多元化導致資源過于分散、人員素質不高、人力不足以及人才流動等突出問題,產品質量也亟待進一步提升。

    珍珠社區未來規劃通過“企業認養”的方式來尋求外部的資源,或引進社會企業的理念與發展模式,使社區真正具備出自我造血的能力。

    (據公益慈善學園)

    ■ 宋西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婷婷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亚洲综合五月天| 伊人青青综合网站|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自拍|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