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年檢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不到80家社會組織參與流動兒童教育服務
“三農”金融缺口約3.05萬億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年檢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三農”金融缺口約3.05萬億
涉農互金平臺僅十幾家

    發布會現場

    “中國‘三農’金融缺口約3.05萬億,涉及‘三農’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僅十幾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主編李勇堅站在臺上難掩表述時的尷尬。

    2016年8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在北京舉行發布會,首次對互聯網金融(簡稱“互金”)切入“三農”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分析。

    涉農平臺僅十幾家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小額信貸之父杜曉山,主導中國社科院課題組通過與河北省保定市易縣領導協調,在易縣進行農村“小額信貸”試驗。當時的易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國家級貧困縣。課題組通過與易縣政府協商項目具體事宜,成立了“扶貧社”,并確立了具體章程,規定資金使用程序,將小額貸款利率定為8%。接著,“扶貧社”以社團組織完成了注冊,并在易縣西北部的西陵鎮五道河村成立了第一個中心。

    隨后,農村小額信貸逐漸開始發展。互聯網金融興起以后,也開始在農村發力。然而其發展并不順暢。

    《藍皮書》指出,當前,“三農”互聯網金融的規模與體量都非常小。以P2P為例,在全國2000家正在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中,專注于“三農”互聯網金融的平臺不到20家,而且這幾家平臺大部分都是2015年新上線的,主要是一些做眾籌的平臺,包括淘寶眾籌以及其他一些公益性平臺,如宜信開發的“宜農貸”等。

    經過對于“三農”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各個平臺2015年發展情況進行整理,《藍皮書》發現,2015年,全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總體業務規模為120億元~130億元,中位數為125億元,其中包括P2P網絡借貸124億元,眾籌1億元。

    大多靠補貼推動

    2009年,宜信集團推出互聯網金融平臺“宜農貸”,有愛心的出借人可以直接一對一地將富余資金出借給那些遠在貧困地區需要貸款資金支持的農村借款人。

    根據“宜農貸”產品的表述,貸款利率為2%,即貸款人貸款100元,年終還款為102元,利息僅為2元,除去“宜農貸”平臺管理、維護費用等,基本沒有盈利空間。因此,“宜農貸”產品被業內認為為公益性產品。

    而由于公益模式在中國的推廣難度,宜信“宜農貸”這種公益扶貧小額信貸模式并沒有取得太大效果,主要表現在自我造血相對不足。

    《公益時報》記者在查閱宜信2013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宜農貸”累計資助農戶9708戶,累計出借5800萬元以幫助農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經統計,其中27%用于種植,32%用于養殖,38%進行商業經營,3%用于其他生產模式。

    2014年至2015年,宜農貸發展速度才有所加快,到2015年底,宜農貸出借金額超過1.35億元,幫助23個貧困地區的1500余戶貧困家庭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又有14萬多名愛心出借人加入宜農貸公益助農隊伍。

    但宜信“宜農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宜農貸”定位為公益屬性,平臺運營和人工成本均靠宜信其他項目補貼。

    李勇堅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時表示:“涉及‘三農’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自我造血非常重要。按照‘宜農貸’目前貸款利率2%來計算,確實不盈利,這凸顯公益性,但平臺如果沒有外部資源投入,可持續性發展將成問題。”

    “如果將貸款利率適當提升1%~2%,達到年率3%~4%,這將能夠有效解決機構可持續性問題,參照此,其他想要參與運營平臺的積極性也能夠提升。”李勇堅補充道。

    有待大數據支撐

    成立于2007年的聯想控股成員企業翼龍貸是一家專注于為廣大三農、小微企業提供P2P借貸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在全國一百多個地級市設立運營中心,覆蓋上千個區、縣及近萬個鄉鎮,而即便是這樣一家快速擴展的企業,對于潛在客戶的尋找方式也只能通過人際傳播和散播廣告。

    翼龍貸創始人、董事長王思聰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扶貧客戶市場開發對于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問題,通過人際傳播開發客戶,這意味著成本就會增加,現在國家和相關機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客戶發展數據庫,表明哪些是有發展意愿和能力的,暫時只能通過企業自身員工進行尋找開拓,能利用的現成數據并不多。” 

    李勇堅表示:“互聯網金融時代要想使得助農得到真正實惠,首先應該做到兩個識別。其一,公益領域需要的弱勢群體識別,這要借助于大數據,并不是一、兩家組織就能做好,這需要政府部門,以往電商平臺,將涉農數據貢獻出來。其二,應該建立信用識別體系。有還款意愿和能力的借款戶通過大數據表現出來。只有兩者結合才能使得‘三農’互聯網金融市場越做越大。”

    而目前,為了解決公益模式中客戶數據信息不對稱問題,宜信“宜農貸”項目的運營模式是宜農貸平臺與農村小額信貸機構對接,目前已有14家優秀的農村小額信貸機構成為平臺合作機構。機構向宜農貸平臺提供受助農戶信息,宜農貸平臺通過機構向農戶提供愛心款。通過雙方合作,實現風險最低化和資金利用率最大化。同時,宜農貸堅持對合作小額信貸機構進行嚴格考察,并采用國際通行的“五戶聯保”風險防范機制。

    金融缺口約3.05萬億

    《藍皮書》指出,2014年,我國農業增加值為53882億元。全國農戶貸款余額(是指“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為5.4萬億元,“三農”的總體資金投入為13萬億至14萬億元。

    近幾年,我國農村金融支持力度在下降。

    根據《藍皮書》測算,我國農業貸款余額與農業增加值的比例,在2004年為1.08:1,而到2014年,反而下降到1:1。數據表明,農業貸款余額的力度在下降,而2004年,“三農”金融的缺口不低于4000億元。

    具體測算其他行業的資金投入構成可知,在工業或服務業領域,信用貸款資金占全部資金投入的比重大約為70%,而在“三農”領域資金投入卻沒有達到這個數額。如果信用貸款在“三農”資金投入能夠達到65%,則2014年的貸款投入需求大約為8.45萬億元。而實際農戶貸款余額約為5.4萬億元。因此,我國“三農”金融的缺口約為3.05萬億元。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 欧美 综合 高清 在线|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欧美激情综合网| 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综合五月天| 伊人亚洲综合网|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台湾佬综合娱乐|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亚洲欧美三级|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