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月5日,恰值第45個“世界環境日”,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主辦的“2016第四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主要探討如何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推動行業供應鏈的上游企業減少對環境影響,從而實現經濟綠色轉型。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等發起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截至6月5日,在自愿基礎上,首批已經有48家房地產及關聯企業加入這一行動。 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形勢比較嚴峻。專家指出,生態的惡化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果增長方式不改變,就難以徹底解決資源短缺和環境破壞的問題。只有轉型成為綠色的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消除污染物過量排放的源頭。 數據顯示,在諸多污染排放源中,源自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量特別突出。以京津冀地區為例,據專業機構的研究,京津冀一次PM2.5排放的分擔率中,工業企業排放超過50%。而如鋼鐵、水泥、鋁合金等重點排污工業企業的生產總量中來自房地產行業的采購量占比均不低于25%,房地產行業對上游供應商尤其很多高耗能工業企業有較大影響力。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等五家行動發起方從房地產行業入手,利用自身影響力,發動行業內的企業群體加入綠色供應鏈行動,堅持綠色采購,撬動上游供應商減少排污,降低行業整體價值鏈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這次不僅僅是綠色采購倡導,而是一次真正的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錢曉華說。未來三年,項目還將繼續推進更多品類的綠色采購行動方案,并且逐步把綠色供應鏈行動推廣到整個房地產行業。 “我們還將發動更多企業加入到綠色供應鏈行動中來,更大范圍地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錢曉華說。 “綠色供應鏈旨在以市場化方式帶動綠色生產。和以往企業單兵作戰進行綠色采購不同,這是國內首次以行業聯盟的形式,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說,“期待領先企業帶動大家都參與進來,以環境標準,而不僅僅是價格,來決定采購,形成一個新的優勝劣汰的商業規則。它對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的解決,乃至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截至6月5日,在自愿基礎上,首批已經有48家房地產及關聯企業加入“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這一行動,承諾將在共同的采購指南和行動方案指導下,管理自身供應鏈,從原材料開采源頭、生產過程、終端消費等多個角度入手,綠化整個供應鏈條,提高環境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五任會長、華遠集團原董事長任志強表示:“過去我們一直沒有敢于對污染說不,才造成了這些企業用破壞自然和污染環境的方式生產自己的財富。而綠色供應鏈就是告訴大家我們要對生產過程中污染環境的企業說不,我們將不再采購你們的產品,迫使你們不得不去治理環境,或者治理自己的生產過程,讓它更加綠色。” ■ 本報記者 張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