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十年發展,中國社會化養老服務系統工程(又稱愛晚工程)的組織平臺、金融平臺、企業平臺、公益平臺、專家平臺齊備,成員單位已達39家,全國半數以上省、市、自治區建有愛晚中心,逐步形成了全國連鎖、異地互動、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模式。” 5月9日,為期3天的愛晚工程2015年度工作會議暨“愛晚可持續化發展養老產業研討”會議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召開,會上透露了這一數字。 當日,愛晚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徐瑞新、溫光春、程法光,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宏塔,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出席會議。 2020年60歲老年人占17% 數據統計表明,截至2014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2.12億人。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2.4億,約占全國人口的17%。到2050年該比例將達到28%。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多次提及養老問題,中國的老齡化進程不斷開始加速,養老成為民生領域最關鍵的一部分。 2016年,“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引導慈善機構參與養老產業發展,發掘創新社會化養老發展方式,促進養老產業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發展,完善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將成為探索中國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十年愛晚 2006年,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原“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設立愛晚工程研討課題。 2008年1月23日,愛晚工程在人民大會堂發布成立,從籌備至今已跨過整整十年。 當前,愛晚工程的“組織”、“金融”、“企業”、“公益”、“專家”平臺齊備,成員單位已達39家,全國半數以上省、市、自治區建有“愛晚中心”,養老企業不斷增加,服務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多元化發展,“候鳥式”、“分時度假式”、“全齡層社區式”、“紅色文化式”、“產業創新式”等一批獨具愛晚特色的養老示范基地,已逐步形成全國連鎖、異地互動、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模式。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作為愛晚工程發起單位之一,見證了愛晚工程十年的發展歷程。 作為見證者和親歷者,劉京指出:“經過十年發展,‘愛晚工程’在全國已經初具規模,也具備相當的優勢。目前,形成的養老模式、商業模式都已具備愛晚工程的優秀品質,品牌樹立來之不易,需要珍惜、呵護,作為唯一對外合作機構,愛晚工程要對品牌進行有效管理。” 打造“兩大一金” 2015年愛晚工程將“健康養老養生”、“紅色文化養老”和“愛晚銀行”確立為“兩大一金”養老產業項目,著重研討養老之可持續性,助推養老產業創新發展戰略,引領開發建設。 截至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京津冀“大愛城”、江蘇鎮江“愛晚頤園”為代表的健康養老養生示范基地,以江西“愛晚”和安徽涇縣“大別山愛晚革命老區紅色養老”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養老示范基地。 2016年5月5日“愛晚銀行”籌備處在北京成立,這將成為中國首家、唯一一所全國養老產業銀行,將對愛晚工程及全國養老產業發展,起到撬動社會資金杠桿作用。 本報記者 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