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多年,競爭點已經從單一的手機產品競爭,轉變為用戶生活場景的競爭。大屏手機搶奪的是用戶觀影娛樂的生活場景;高清攝像頭看準的是用戶拍照、分享社交的場景;可穿戴設備則涉及運動、健康監測等場景;Samsung Pay等各種“Pay”,更是把競爭戰火燒到了支付場景。任何一項新技術、新服務的誕生,似乎都瞄準了某個生活場景。 生活場景爭奪歸為一點,即產業生態鏈的布局,這在2015年體現得已經很明顯,隨之而來的2016年競爭會更激烈。 完善產品體系 擴大市場覆蓋范圍 用智能硬件搶占用戶的各種生活場景,基本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需要企業具備足夠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還需要比較完善的產品體系,能夠滲透到各細分市場,擁有足夠多的用戶,能支撐起一種生活場景。 有觀點認為,除三星和蘋果等少數大品牌外,少有在品牌力和產品力兩方面都獨占鰲頭的企業,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它們也正在極力發揮自身優勢。不過在筆者看來,布局動作較大、表現更為突出的當屬三星。 熟悉手機行業的人基本都知道,三星手機覆蓋高、中、低端市場,形成W-S/N-A-J/On產品矩陣,無論低端市場用戶還是中、高端市場用戶,滿足大屏觀影需求還是滿足拍照分享需求,總有一款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洞悉市場行情 布局未來生態 2015年的智能手機市場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手機制造商不再局限于強化手機產品的市場優勢,紛紛在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進行布局,搶占未來市場。可穿戴智能設備還未普及,但誰也不能否認它已經開始融入大眾生活。 2015年,市場中涌現出了很多可穿戴智能設備,既有三星Gear S2智能手表這樣的市場明星,也有泯然眾人矣的產品。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圍繞可穿戴智能設備所形成的生活場景,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全產業鏈優勢 將被無限放大 從智能手機到可穿戴設備,再到移動支付,手機行業從來不缺乏新的增長動力,關鍵看能否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活場景。關于未來生活場景和行業生態的討論有很多,可往往把理論真正變為實際的,往往是那些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品牌。 三星通過2015年的布局,已經把產品和服務范圍延伸到多種生活場景,生態布局不斷完善,全年表現穩中有升。憑借得天獨厚的全產業鏈優勢和日漸完善的生態鏈,三星2016年的市場表現被業界普遍看好。 究竟是具有全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勝出,還是主打差異化優勢的企業逆襲?2016年的行業大幕即將拉開,有太多的期待和看點,我們且行且看。 (韓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