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然大學”發起人 馮永鋒/文 在很多人看來,公益組織與政府、企事業單位、軍隊等相比,有很多的缺點,有很多的競爭劣勢,沒有太多存在價值。但一個行業的存在,一定是要有其心理優勢的。如果一個行業無法正視和強調自己的優勢,那么,這個行業的靈魂基礎將很容易被其他的行業所打壓。 其實,公益組織的優勢,還是有其鮮明特色的。甚至有些特色,是其他行業根本無法比擬,只能感慨和贊嘆的。 第一個優勢,是基于信任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 世界上的絕大部分行業,都在強調“懷疑論”。《資治通鑒》里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大家,人與人之間不能過度相信。世界上每一部法律都在強調一個原則,人與人必須簽訂契約,必須遵守契約。否則,就將遭受懲罰;否則,就可追責那些不守規矩的人,讓那些不可信任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而公益的哲學基礎,卻似乎是源于信任。人與人其實在絕大部分時間,是處在信任和贊美的情緒狀態下。但這個狀態,被時局淹沒得太久,被強調得太不鮮明,被樹立得不夠強悍,而公益組織,正在很有力地恢復或者強化社會的這一基本勢能。 第二個優勢,是用很小的機會實現全部的夢想,這給公益組織帶來了更多的創造力。 所謂的創造力的產生,其實都是針對難題而存在,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逼出來的解決方案。如果一個解決方案,是在資源充分、人手充足、資金充沛、經驗豐富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它基本上就不存在什么樣的大的創意空間,也就沒有什么被時代記憶所重視的價值。 公益組織既然強調愛和信任,那么,很多做法就會很自然地不會去觸碰。比如不擇手段實現目標的工作方式、殘忍互害的行為通則,在公益組織中肯定是大受詬病的。 于是,要想解決一個社會本來就不愿意解決的難題,公益組織的機會或者說手法,只有原來社會常用的、默認的、潛規則的諸多手法中的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不到。不要問我這三分之一的數量如何得來,因為我也沒有辦法去統計,只是根據過去的一些經驗,以及對整個社會的膚淺觀察,得出的一個概數。 在更狹窄的空間內跳舞,其舞技一定要比廣闊空間的放縱更為高強。在更稀少的選擇中做出最好的選擇、得到最好的結果,那么,最終被選擇的“工作方法”就需要得到更多的弘揚。比如韌性、比如寬容、比如化合力、比如互助精神、比如利他精神,可能就更需要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三個優勢,是基于公平正義的理想而去有所作為。公益組織在解決社會難題的過程中,一定是要實現公平正義的。而這樣的過程,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自我踐行。第二個層面是在團隊內踐行,好多團隊的目標是推進社會的善治,但自身團隊卻混戰和內訌不休。第三個層面是在解決社會難題的過程中,順便讓和諧社會的一些價值在“項目點”、“案例村”得到真正的實戰。在這樣細微的、一點一滴的改善中,整個社會才可能慢慢地好轉。 在我看來,公益最需要的是俠義精神。無論是自由公益人還是民間公益組織,一旦其俠義精神喪失,這家公益組織將了然無趣。所謂的俠義精神的源頭,就是因為社會有太多的苦難需要去快速感應和幫扶。 每一個俠客都可以有無數的武功和技法,但是,我最關注的,是這個俠客或者這個俠客組織,在解決這些難題的過程中,到底有哪些步驟實現了“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內外一致”。這一點,可能也是考驗著每個公益組織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的評估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