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5年,基金會領域可謂是蓬勃發展。對于基金會來說可以用7個關鍵詞來概括:規制、互聯網+、人才、資助型、家族型、國際化和中小型基金會。 規制 慈善法草案已于去年12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并且已通過議案,決定提交今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去年10月份民政部出臺的《關于鼓勵實施慈善款物募用分離充分發揮不同類型慈善組織積極作用的指導意見》,實質上是在鼓勵和倡導基金會向資助型發展,公益組織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民政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金會專項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基金會應對專項基金的社會活動實施全過程監管,要求專項基金公開透明,堅守公益宗旨,不得背離捐贈人和受助人的需求,更不能為個人或企業牟取私利。 互聯網+ “互聯網+慈善”是基金會行業去年的熱詞,這幾乎實現了與中國社會發展的同步發展?;饡o論是公募的還是非公募的,都十分積極地在與互聯網相聯系,尤其是與移動互聯網建立聯系,尋求跨越式發展。騰訊發起“9·9公益日”活動,參與人次超過了205萬,捐贈總額達1.28億元,一起捐發起人次超過86萬人;中華兒慈會2015年互聯網捐贈收入超過1億元,占年度捐贈總收入的60%。 人才 2015年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及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的成立是中國公益慈善發展里程碑事件。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依托全日制機制實施公益慈善人才培養,并以其特有優勢推進慈善學科建設;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致力于建設培養榜樣型慈善家和高級公益慈善管理人才的教育系統,具有極強的國內外資源整合力量。二者相得益彰,令人期待。 資助型 如果要說2015年最具人氣的基金會,當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莫屬。這家由一些成功企業家個人出資設立的基金會成立只有3年多時間,基金會秉承社會投資理念,積極回報社會,關注慈善行業發展。2014年的公益支出已達9500多萬元,2015年的公益支出預計在1億元左右!資助的項目超過100個,涉及到扶貧、教育、醫療、救災等領域;基金會與數百個基金會及公益組織形成了合作關系,是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資助型基金會。 家族型 在中國講家族背景基金會,老?;饡攲俚浞丁@吓;饡侵袊谝粋€真正以慈善信托來實現其運營發展的基金會組織。近5年來基金會年度的公益支出連續超過1億元,且連年增長,2014年和2015年的公益支出都在1.8億元以上,項目聚焦在自然保護、兒童關愛、行業發展等方面,社會投資效果顯著,成為現代公益慈善的典范。今后,牛氏家族的下一代將有自己的基金會,并逐步走向獨立。 國際化 隨著中國日益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慈善的國際化也是必然。去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強烈地震,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德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等中國基金會組織反應迅速,組成救援隊前往尼泊爾參與抗震救災,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許。而隨著中國基金會在海外設立的辦公室逐步被國際社會所接受,預示著中國基金會及慈善的國際化進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中小型基金會 這里講的中小型基金會是指那些凈資產不到3千萬元的非公募基金會組織。在非公募基金會中,我們發現中小型基金會數量接近2000家,占非公募基金會總數的60%。有一些中小型基金會十分活躍,相對其他基金會組織,它們更加注重整合社會資源,刻意品牌影響力提升,更加重視創新能力培養,也更加坦然面對和接受競爭,已經成為當前國內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一種新的驅動力量。它們發展規范,可圈可點,為中國基金會行業增添了活力,使得現代公益慈善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良好。 2015年是中國基金會行業激情發展的一年,也是令人振奮的一年。期待2016年中國的基金會能夠成為社會建設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更加重要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