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慈善組織 受贈款物至少每3個月公開1次 日前,吉林省出臺《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慈善組織應及時公開款物募集情況,并規定了受贈款物使用情況應具體公開時間。 民政部門要全面公開本級登記或備案的慈善組織基本信息,為本轄區內慈善組織提供信息公開平臺。慈善組織及時回應捐贈人及利益相關方的詢問。慈善組織不予公開的信息,應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慈善組織應及時公開款物募集情況,募捐周期大于6個月的,應當每3個月向社會公開1次,募捐活動結束后3個月內應全面公開。及時公開慈善項目運作、受贈款物的使用情況,項目運行周期大于6個月的,應當每3個月向社會公開1次,項目結束后3個月內應全面公開。 (據東亞經貿新聞) 重慶市《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 管理實施辦法》出臺 近日,重慶市民政局與宣傳、公安、外僑辦、社科聯聯合印發《重慶市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管理實施辦法》,對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作出管理規范。 《辦法》指出,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以促進社會組織所在領域的業務研討和學術交流為目的,本著任務明確、規模適度、數量適當、經費合理的原則組織實施。 《辦法》明確,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要在舉辦活動前10個工作日前,按規定報業務指導單位或行業主管部門備案。舉辦哲學社會科學類研討會、論壇等活動,還應報同級社科聯審核同意,并報同級宣傳部門備案。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民主決策、活動管理、經費籌集和監督檢查事項。社會組織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全部收支納入本單位法定賬戶核算,不得賬外建賬,不得設立“小金庫”。社會團體分支機構舉辦研討會、論壇活動所發生的經費往來,納入社會組織法定賬戶統一管理。 (據民政部網站) 廣州社會組織信息“一站式”公開 近日,《廣州市社會組織信息公示辦法》和《廣州市社會組織抽查監督辦法》正式發布,并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廣州社會組織信息網開設了社會組織信息公示平臺。此前社會組織的相關信息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門對社會組織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往往局限在社會組織自身或相關業務部門的信息平臺上,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公眾難以獲悉。隨著社會組織信息公示制度以及統一公示平臺的建立,將實現信息的“一站式”公開。 社會組織要自覺通過“年度報告公示”和“重大事項、重要信息公示”兩種方式向社會公示信息,展現其推動社會發展的功能作用,主動爭取獲得公眾信任。(據《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