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3日,聯合技術公司與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攜手在湖北省紅安縣李先念故居紀念園拉開了“科普引路 走進紅安”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帷幕。該項目作為雙方今年三月發起的青少年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科普教育計劃的一部分,意在激發革命老區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培養未來科學與工程人才。 獨具創新性的STEM科普教育計劃,將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包括:面向初中、高中學生的公共科普講座及課程、STEM科普課程本土化及教師培訓活動,以及為期一周的科普夏令營活動。在夏令營中,學生們將在研發中心與科學家進行對話,踐行“從頭思考,重新設計,解決問題”的理念,以探尋當今環境及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啟動儀式上,圍繞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話題,《公益時報》采訪了聯合技術中國區航空業務及政府關系總裁謝麗平。 《公益時報》:聯合技術為何如此注重教育人才的培養? 謝麗平:我們都知道聯合技術在很多行業,尤其是在航空和建筑行業,都是創新的領先者。創新的背后是什么?創新需要科技人才,才能不斷地進行有創意的工程技術開發。 在所有工廠和辦公室所在的社區,我們攜手當地社區領導和教育機構為當地做教育方面的投入。因為我們認識到,除了要培育自己的員工人才,還需要從社區里乃至整個城鎮里培養后備人才。所以我們也跟各種機構合作推廣我們的教育理念。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美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很多人選擇了金融、財會、工商管理行業,愿意投身到工程、技術、數學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在過去的15至20年里,聯合技術致力于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STEM人才的開發。中國作為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正值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期,希望借這個時機,把我們在全球其他地區運作成熟的STEM教育模式引進到中國來。 聯合技術公司在全球開展業務的同時,也相信。聯合技術致力于成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今天的活動也代表了我們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一如既往的承諾。 《公益時報》:選擇在北京、上海、杭州及紅安這四個地區來開展項目是基于何種考慮? 謝麗平:在項目落地時,要考慮各個地區對科普資源獲取和接受的差異性。這四個城市在這方面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也是我們合作伙伴配合比較成熟的區域。STEM教程是在海外開發的,所以希望第一批能夠在中國不同定位、不同基礎的城市進行嘗試。將來在第二撥、第三撥推廣時,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量體裁衣,做本地化的評估。另外,北京、上海、杭州和紅安的學生對于科技的認知以及概念的接受程度和速度可能會有區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希望在不同的地方同時開始嘗試的原因。 《公益時報》:作為一個在建筑業和航空業提供高科技系統和服務的公司,您認為應該承擔的最大社會責任是什么? 謝麗平:企業對社會最大的影響就是其產品和服務,所以首要責任就是要讓產品和服務在客戶使用的過程中,在生產過程中,在供應鏈的采購過程中,都能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么多年來,致力于在建筑業方面,整合提供好的解決方案。 在航空方面,我們通過齒輪傳動式渦扇發動機,來盡量減少燃油的消耗,以及噪音對城市機場周圍的影響。中國的航空業在未來會有飛速的持續發展,這些產品在中國的推廣,會降低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 另外是如何利用我們的優勢與社區一起做更多的公益事業。同合作伙伴一起推廣我們的理念,做出在社區里應用的貢獻。 最后一點是人才方面。培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類的人才,激發青少年對創新的興趣。將來隨著環境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通過不斷的創新來解決環境帶來的挑戰,所以人才的培育和支持也是每一個企業的責任。 (徐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