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視覺
   第14版:國際-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孤殘兒童家庭寄養工作實務培訓班開班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視覺

第14版
國際-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
孤殘兒童家庭寄養工作實務培訓班開班

    圖為英國關愛兒童組織的概念二手物品交流市場活動

    4月27日,由“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辦公室”、英國兒童關愛組織主辦的“家庭寄養工作實務”培訓班在貴州遵義開班,歷時兩天半的培訓采用互動授課進行。截至2014年,該項目已在中國實施百余次培訓。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劉良玉強調:“‘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開展十年來,共計有2萬名中國孤殘兒童受益。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關乎兒童未來幸福,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將繼續支持‘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開展,通過加強與福利機構聯系與溝通,更好地為中國孤殘兒童構筑家庭成長環境。”

    貴州省民政廳慈善福利處副處長高開獻、遵義市民政局副局長吳金全、英國兒童關愛組織中國區項目經理孫元捷等出席會議,共有來自貴州、四川、青海、山西四省兒童福利院的院長及工作人員等55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由貴州省遵義市民政局承辦。

    劉良玉強調,“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將按照民政部要求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工作模式。將采取省級民政組織、英國關愛組織、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項目辦三者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培訓群體、提高培訓效率,并通過前期在吉林省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培訓方式。將改變過去一對一的培訓方式,采取周邊較好項目院帶動周邊福利院的辦法,通過相互的培訓、交流使培訓效果真正落地。

    三是培訓師資。由學者、專家和各福利院在各地組成的講師團,將通過培訓選送一批較為優秀人員到國外學習參觀、考察、交流。

    四是課題調研,將積極探討家庭寄養工作的理念、模式、政策和評估,探討兒童社工和義工在家庭寄養工作中的作用。2014年,設計了7個課題,共有12個省市的兒童福利院參與了課題的調研,將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支持。

    據《公益時報》記者了解,2003年經民政部原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司(現稱“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和外事司的批準,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與英國兒童關愛組織成立了“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辦公室”,開展“孤殘兒童家庭寄養培訓工作”,致力于培訓中國兒童福利機構寄養工作人員和寄養家長。

    十多年來,項目共經歷6個周期,400多院次福利機構參加過項目培訓,部分寄養兒童每人/月可獲得150元的生活補貼。同時,編寫出版《選擇寄養》、《步入社會 走向自立》等多本培訓教材和家庭寄養相關資料。

    截至2014年,“中、英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累計投入3000萬人民幣,共舉辦了100多期家庭寄養工作培訓班和7期全國家庭寄養工作研討會并開展相關工作課程調研,近2萬多名孤殘兒童受益,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隨著兒童家庭寄養工作的順利開展,2014年9月14日民政部部務會議通過,正式頒布《家庭寄養管理辦法》,該辦法已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鏈接

    英國關愛兒童組織

    英國關愛兒童組織(Care for Children)是英國非營利性機構。90年代中后期,英國關愛兒童組織(Care for Children)和中國政府合作,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并運作“孤殘兒童家庭寄養”項目,以幫助推廣家庭寄養項目的實施,其在中國的工作核心之一是從事長期家庭寄養工作,協同合作伙伴中國社會工作協會,致力把生長在福利院里的兒童安置到當地家庭,讓他們享受到家的溫暖。具體工作包括對每個項目點的寄養工作人員培訓、項目監控指導、調研和評估,其工作遍及中國14個省區的15個城市。

    觀點

    家庭寄養應成為孤殘兒童回歸社會的途徑

    家庭,是最適合兒童成長發展的環境。一個被遺棄的殘疾兒童,更需要家庭的照顧,以協助其成長。但在我國,家庭寄養的殘疾兒童基本上沒人愿意收養,最終這些殘疾兒童的命運將是長到14歲后,離開寄養家庭,被送進社會福利院生活,和社會脫離。

    事實上,我國福利機構殘疾兒童比例已經達到90%以上,如今的兒童福利院已成為殘疾院。最近一些年,福利院里主要是全國多地設立的嬰兒安全島接收的棄嬰,99%是病殘兒童。兒童福利院在床位和人員緊張的情況下,需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家庭寄養成為其壓力舒解的方式之一。

    目前,影響寄養家庭收養孤殘兒童的障礙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一旦收養,家庭將不能領取政府津貼。寄養家庭每月可以領取1000元左右的津貼,但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一旦孩子被家庭收養了,政府就不再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其實,按道理,政府應該繼續給予收養家庭津貼,數額甚至更高,因為他替兒童福利院、替國家分擔了責任和工作,這也是其他國家普遍的做法。

    第二,寄養家庭無法給予殘疾兒童充分的康復訓練。兒童福利院的康復設施和專業人員等條件要好于家庭,殘疾孤兒如果是生活在福利機構,將得到經常的、不間斷的康復、特教和其他訓練,來促進身體機能恢復。而一旦兒童被家庭收養了,康復、治療等就成了收養家庭的全部責任,將不再享受兒童福利院的康復支持。

    如何確保孤殘兒童即使被家庭收養,也依然享有政府補貼,在康復訓練、特殊教育等方面得到福利機構的支持,是必須掃清的一個障礙。

    基于此,政府應當制定相關政策,為收養殘疾兒童的家庭提供特殊津貼,激發寄養家庭收養殘疾孤兒的熱情,讓更多福利院里的殘疾兒童回歸家庭。與此同時,要在社區和街道廣泛建立起兒童康復機構,包括普通家庭的殘疾兒童在內的全體殘疾兒童,在他們身邊普及康復設施和專業服務,讓所有重殘兒童能夠順利康復。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張柳)

    “

    無論社會福利機構硬、軟件做得多好,家庭是兒童最自然、最根本的歸宿,沒有家庭,兒童成長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完整和扭曲的。

    ——英國關愛兒童組織中國區項目經理孫元捷

    ”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色婷婷综合在线|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