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群團組織搭臺 公益伙伴“唱戲” 2014年3月5日,四川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殘聯、省僑聯、省關工委等部門聯合成立了群團服務中心。群團服務中心主任由省級群團部門相關負責人輪值擔任。 數據顯示,2014年,群團服務中心聯系凝聚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基金會和社會組織1112家,統一發布購買社會服務項目21個、投入資金1255萬元,面向社會購買就業創業、青少年幫扶等服務。通過群團組織,各基金會累計對接公益項目320個、投入資金3.42億元,發揮了大群團的聯動效應和整體效應。 (據《中國青年報》) 江西:啟動2015年省社會組織公益創投 4月9日,《2015年江西省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實施方案》印發,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啟動。 今年的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工作有四個變化:一是在以保障民生、促和諧為重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項目范圍,增加減災防災應急救援知識推廣項目、社會組織管理服務項目及社會組織孵化項目;二是加強項目管理服務力量,由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對當地社會組織的申報項目進行初審、匯總,并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督導;三是為擴大項目示范性、提高參與度,優先考慮未獲得過資助的社會組織項目,控制已連續2年獲得省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立項的社會組織數量;四是資金量逐年加大,由去年的1000萬元提高到1300萬元,是2012年的4.33倍。 (據中國社會組織網) 廣州:啟動慈善組織等級評估工作 廣州慈善類社會組織等級評估8日啟動,向民眾披露社會組織發展和管理的細化指標,使社會全面了解社會組織的運行狀況,提升透明度,重建社會組織的公共信用體系。 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王福軍稱,這是中國內地首次全面啟動慈善組織等級評估。通過政府部門、科院機構和律師事務所代表組成的專家組進行評估,對社會組織根據等級不同授予3A級、4A級、5A級,將引導慈善類社會組織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規范運作,推進社會組織誠信自律建設。 “內部治理不完善已成為制約廣州慈善組織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王福軍說,廣州在去年底對慈善組織開展的慈善募捐專項執法檢查結果表明,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部分慈善組織存在“重外部活動,輕內部治理”的現象,缺乏資金和專職工作人員。開展等級評估工作,可以幫助社會組織診斷問題,設計發展方案,促進慈善組織內部規范化建設。 (據中國新聞網) 青島:進一步下放社會組織登記權限 青島市《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將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意見》指出,深化登記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前置審批。下放登記權限,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按規模、類別由市、區(市)兩級分別登記;成立非公募基金會可由區(市)登記;社會福利機構(市政府舉辦的除外)、社會工作機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城鄉社區服務組織由其住址所在區(市)民政部門登記;暫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由區(市)民政部門或授權社區備案。放寬準入條件,允許社會團體跨區域吸收聯系緊密的外地會員,實施“一業多會”。 (據《青島日報》) 常州:社會組織與銀行業對接 4月9日,江蘇常州武進組織全區13家銀行與銀行業協會、天問婚姻家庭咨詢中心、區尚德社工服務中心、戶外運動協會和同心護蕾驛站等社會組織,召開聯動座談會。 各銀行分別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反映銀行業存貸款業務發展遇到瓶頸、員工普遍存在工作壓力過大、“剩女”交友擇偶困難、戶外運動方式單一等問題,希望有能力的社會組織能夠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做出項目設計,同時表示可為社會組織提供理財、信貸、財務等方面的講座服務。參會社會組織聽取銀行單位的交流后,對所述問題做出梳理答復,建議通過心理咨詢、普及講座、互動沙龍、戶外拓展等方式解決問題,并表示會后可以設計有針對性的項目,加強與銀行單位的交流,實現合作共贏。 (據《常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