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過2014年一年的籌備,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將于2015年正式開始招生。學院實行的是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并舉的“全齡教育”模式,學歷教育以社區社會工作方向為主,非學歷教育以養老社會工作為主,映射出社會化養老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年初,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出通知,在全國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要求著力解決養老服務市場體系不完善、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和市場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6月,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職業教育為主體,應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相互銜接,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目標。 8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全國老齡辦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同時還明確了對居家、社區、機構等不同的社會化養老模式的購買側重點。 9月,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放寬市場準入,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 12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明確“對非營利性養老和醫療機構建設全額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和醫療機構建設減半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 創新實踐百花齊放 社會化養老在2014年呈現出各地不斷創新、百花齊放的態勢。 5月27日,“2014中國·香河社會化養老研討會”在香河大愛城舉行。各界專家圍繞“中國社會化養老及社區養老”這一主題,以全國社會化養老服務民生項目愛晚工程為范本,從各個角度,全方位、多層面、大規模地就中國社會化養老展開了研討。 大愛城就是在“愛晚”旗下進行的一次社會化養老的實踐和探索,致力于打造市場化、規模化、全齡層、全配套的健康養老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中,依托四個產業支撐一個社區:養老服務產業、養老醫療產業、全齡教育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構建了一個綜合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多元化養老體系。 除了大愛城模式,國內多個地區還實踐了改革公辦養老機構、鼓勵民辦機構、政府購買服務、發放養老券(卡)等措施。 北京就在2014年開始將養老券逐步替換為養老卡。這張功能類似銀行卡的養老卡將有效解決養老券不能找零功能。同時,“券變卡”后,政府首次不再限制卡的用途,只要是簽約服務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都可以用養老卡消費。 南京社會組織養老服務呈現出信息化、社會化、產業化發展態勢。由該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協會牽頭,匯集全市10個服務行業協會、22個骨干品牌養老服務組織、13個培訓組織、9個評估組織,建立了“服務行業協會聯席會議”,成立了“養老服務組織聯盟”、“培訓組織聯盟”、“評估組織聯盟”。 “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領域從過去單純的機構養老,擴展到居家、社區、機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方方面面,從養老服務延伸到養老服務業的各個領域。”對于社會化養老的發展,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強調,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要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使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的主體,成為養老服務和產品的主要提供者。(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