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人物
   第10版:專題
   第11版:社會創新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還是那個一心為生態環保的“馬桶先生”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人物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社會創新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潘蘋果”創始人陳向陽:
還是那個一心為生態環保的“馬桶先生”

    從2002年到現在,陳向陽身上已經完全看不出曾經生意人的樣子,皮膚黑紅、額頭前一撮白發格外明顯,“都是那時候愁的。”他說,那時真是年輕,有夢想、有體力,如果再重來一次,都不知道自己還是否有勇氣這么折騰一次。

    從“生態馬桶”到甘肅天水的“糞尿回田”項目,再到今天的“潘蘋果”,“最難的時候在天水一個人,沒車、沒部下、沒有錢,也有點后悔,但既然要逞英雄就要做到底。”

    和“褚橙”不一樣,“潘蘋果”只是他“用馬桶改變世界”的一個環節,是“糞尿回田”實驗園中的產物,用的肥料,是潘石屹給天水學校捐贈的30幾個生態廁所的產物,“就算要量產,也沒有那么多肥料啊。”

    下一步,陳向陽打算找更多感興趣的公益機構、社會資源一起,把“生態廁所——農家肥種植——經濟循環”的“天水模式”復制到更多地方。

    “我是湖北山區長大的,記憶中的家鄉山清水秀。”陳向陽想做的,就是通過小小的生態馬桶,讓河水像小時候一樣清澈蔚藍。

    從燈具經理到“馬桶先生”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陳向陽的燈具生意越做越大,他所在的公司從兩個人發展到兩百人,2000年的時候,公司年產值已經幾千萬。“如果要是一直做下去我肯定早就發達了,可是我骨子里就不熱愛這個工作。”

    每天面對華麗而冰冷的燈具,甚至不會用手去觸碰它們,這對陳向陽來說僅僅是個工作。2002年,公司來了一個瑞典人,讓工廠幫忙開一個模具。陳向陽問他這是什么,瑞典人告訴他“這叫waterless toilet,就是不用水的馬桶。”陳向陽很好奇,馬桶怎么能不用水呢?做好之后他驚呼,這是個偉大的發明。

    這種馬桶不用水沖洗,可以使大小便分開繼續用作肥料,實現生態環保。“我是國內第一個見到這種馬桶的人。那個瑞典人告訴我,他從畫第一筆,到見到這個馬桶,用了7年的時間,他和他的父親已經做了30年。”

    這深深觸動了陳向陽,于是這個馬桶在他心里也扎了根。“我白天想,夜里想,感覺要是不做我想做的事情這輩子就白過了。”

    于是他經常背著馬桶來往于各個城市,參加節水環保展覽,推銷自己的馬桶,但他發現,這個馬桶不好賣。“跑到那個展會上給人家講,遭到了很多白眼,這么多年人家才用上沖水馬桶,怎么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呢?”

    五年間賣出去的馬桶一個手數得過來,陳向陽雖然表面還是個燈具廠的經理,可是80%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水污染、生態環保問題和生態馬桶的推廣。

    “大江大河治理都失敗了,化肥和生活污水不停地排放,水富營養化和污染嚴重,另一方面全世界都面臨著磷礦的枯竭,廁所革命不單單涉及環保,也涉及代替化肥、食品安全。”陳向陽越看越著魔,覺得這事兒必須去干。

    從“馬桶先生”到廁所顧問

    2008年,陳向陽沒跟家人商量,辭了職專心推廣環保廁所,可一直沒什么進展。一天晚上,新聞上他看到潘石屹說要給家鄉甘肅天水的幾十萬學生們蓋廁所,陳向陽眼睛一亮。

    “想都不用想,甘肅那邊那么缺水、那么貧窮,肯定不能用普通的沖水馬桶。”隔天,陳向陽就背上了馬桶從深圳飛到北京。

    陳向陽見到了負責項目的工程師,和預想不同,工程師覺得這個方案不靠譜。“但是他們還沒蓋完就發現問題了,有些地方連和水泥的水都找不到,有的地方廁所改完了不知道怎么把水引過來,農村也沒有那么健全的基礎設施,排泄物能沖到哪里去呢?

    陳向陽說,快速的城鎮擴張已經把地下水抽干了,就像人類無休止地抽取地球的血液,又不知道愛護,有個小學連打了兩口井都不出水。

    這次,陳向陽被請了回去。他跟工程師們詳細講述了世界上一方面磷礦日益枯竭,另一方面農藥化肥和生活污水對于環境的破壞,這個簡單的環保旱廁,其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最終,陳向陽作為專家志愿者,幫助甘肅天水地區建廁所。

    “首先要解決產生的肥料誰來用,如果沒人使用,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循環不起來,這個生態廁所還是不能發揮價值。”陳向陽這么想,“磷肥缺乏還污染環境這是多次國際會議上達成的共識,農家肥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陳向陽想建立一個示范區。他在學校旁邊找了一片地,只有他和他哥兩個人肩挑手扛、開荒種菜,用的就是學校里面那些孩子產出的“童子尿”。

    “第一批種出來的白菜、蘿卜、蘋果全都送出去了,給那些村民吃。蘿卜特別甜,白菜有這么大個。”陳向陽比畫了一下。

    即便如此,村民還是不愿意用農家肥。陳向陽找來十幾個農民聊天,發現他們不愿意的原因還是看不到經濟效益,“費了勁把農家肥運過去了,成本那么高,為什么要這么累呢。化肥使用簡單,作物長得快,產量也大,至于好不好吃他們不管,年輕人不愿意種地了,都出去打工,更別提精耕細作、保護土壤了。”

    從廁所顧問到生態農業

    “我一直在那里教孩子們怎么使用生態廁所、怎么保持清潔,要培養學校老師的責任心,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大小便一混合就不干凈了,肥料就不能用了。可是對于怎么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一直也沒有突破。”

    “種菜的路子行不通,菜不便于儲存,也不好賣,所以想試試種蘋果。”陳向陽找了一戶農民,租了他荒著的蘋果園,開始嘗試種蘋果。

    正當他在天水一心低頭當農民和“挑糞工”時,家中“后院”起了火。疏于對家庭的照顧、幾十萬存款扔進無底洞、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讓妻子無法承受,“我老婆說你要回去種你的蘋果,咱倆就把婚先離了。”

    “馬桶搞了8年沒折騰出結果,種的蘋果也不知道怎么賣,奮斗了好幾年也不能灰溜溜地回去干老本行。現在想想,那時候我真的怕了。”2010年,四十不惑的陳向陽,怕一事無成不說連老婆都丟了,最終沒在離婚書上簽字。

    “那時候,有個微博的網友給我留言說你回天水來吧,我給你出出主意幫你賣蘋果。”就是這樣一個網友的留言,陳向陽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那個網友自己開淘寶店,她跟我說你可以用微博賣蘋果啊,我說那不是天方夜譚嗎?她讓我每天在微博上發點什么就行,信她的沒錯。”陳向陽住在果園里,也不知道啥是淘寶,也不知道微博該發什么,就每天發點蘋果樹、樹上的蘋果,總之看見什么就拍下來發出去。

    然后就有人感興趣了,摘下來的蘋果也有人說想要。陳向陽又發愁了,怎么賣呢?“那個網友告訴我你可以用支付寶啊,還有這么個東西呢?還能收錢?當時真是嚇我一跳。”

    2011年,一直研究廁所、專心種地的陳向陽完全落伍了,現在想來,那個教會他用微博和支付寶的網友簡直是上天派來的天使。

    陳向陽把支付寶賬號發到微博,第一天就有人把錢打過來,他至今都清楚地記得,那是2011年9月,一箱蘋果,380多塊錢。

    接著,似乎事情出現了轉機,陸續大家都說好吃,不到兩個星期2000斤蘋果就賣光了,富士蘋果還在樹上呢就有人預定了,前后不到一個月,1萬斤蘋果解決了。

    那時候沒有快遞能到天水,1萬斤蘋果,陳向陽生生是扛到火車站發貨,但心里無比喜悅。

    “潘蘋果”只是一個逗號

    租給陳向陽果園的農戶一下子掙了2萬塊,夫妻倆人高興壞了,立刻買了攝像機出去旅游,實現了多少年的愿望。這下子,全村人看著眼紅了,第二年有二三十家農戶都要跟著陳向陽干。

    “我和潘石屹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公益目的,他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美德,是教育目的,我是為了生態環境,使用生態廁所減少磷污染、水污染。”目的不同的兩個人,最終連接在了一起。

    2012年清明,潘石屹回到老家,陳向陽給他講了整個故事,把之前的快遞單子給他看。潘石屹說:“我讓你們兩口子一晚上就發達。”陳向陽就暗自納悶:你也不買我的蘋果,怎么讓我發達呢?

    當天晚上,潘石屹發了微博,他說陳向陽種的蘋果是他吃過最甜的蘋果。陳向陽一打開自己用了好多年的舊手機,粉絲一下子多了好幾千,還以為手機壞了。

    “那年蘋果還沒摘下來已經收了七八十萬了,多少年的努力啊,那一瞬間覺得有指望了,起碼給老百姓的錢肯定有了。”跟記者說到這里,陳向陽依然忍不住樂出聲,他長舒一口氣,那種快樂只有經歷過人生最低谷又迎來了陽光才能體會的。

    現在,甘肅天水所有學校生態廁所的肥料都循環起來,當地一家養牛場的老板把存了幾年的牛糞拉到山上,送給陳向陽當肥料,還有一個沼氣廠也找到他,把廠里的污水利用起來。

    當地農民的觀念也在慢慢改變,以前蘋果又大又紅的才好,現在不論大小、不管美丑,有香味的才好,城里人說這叫原生態;蘋果原來根本賣不上價,現在不但價格高了,賣得還好了,他們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化肥不用買了,直接從學校的環保廁所里回收利用就行……

    “現在的問題,成了肥料不夠用,6月份學校就放假了。”陳向陽笑著說。

    甘肅天水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尿液回田實驗示范區,來自各國的專家都跟陳向陽取經,“但老外不懂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們中國的老話其實很有道理。”

    又到了一年收獲的季節,天水村里的留守婦女和孩子在飄香的蘋果樹下跳起了時下流行的《小蘋果》。

    但這,只是一個逗號。

    ■ 本報記者 閆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欧美偷窥清纯综合图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欧美综合欧美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