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7月18日,雅安災后重建工作啟動一周年之際,4·20雅安地震后首個簽約的核心重大示范項目——王老吉大健康產業(雅安)生產基地在四川雅安竣工試產,其“輸血+造血”公益新模式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在參觀王老吉雅安生產車間時,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親自品嘗了第一罐雅安產王老吉,并對這一承載了“雅安產業重建、人才基地建設”兩大可持續公益理念的紀念性產品表示高度認可。廣州醫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項目落成之后,一個是可以給當地提供1500人的就業機會,為災后重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我們應盡的貢獻,同時,對王老吉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據悉,雅安地震中,廣藥王老吉是廣東省捐助額度最高的企業,但與其他企業單純“輸血”救助不同的是,廣藥王老吉不僅捐款捐物,更斥巨資在雅安興建了占地300余畝、年產值超15億元的大型生產基地,意在以“輸血+造血”的公益模式助力雅安重建。 眾所周知,大型企業的入駐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王老吉雅安生產基地建成后,將成為雅安首屈一指的納稅大戶,護航雅安經濟發展。同時,雅安生產基地將促進雅安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軟實力的提升,進而推進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大型工廠還將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為災區民眾提供穩固經濟來源,讓災區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可以說,王老吉雅安生產基地投產后,將帶來區域經濟、企業、民眾乃至社會的“多贏”。 資深公益人士評論稱,王老吉雅安生產基地竣工試產,不僅代表了王老吉在大西南市場戰略布局的成功,更是王老吉開創的“輸血+造血”公益模式的真正落地。這一公益模式不再只是經濟概念上的輸血、造血,而是上升到安全概念上的地震科普,為救災和重建打開了新的思路,為業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中國企業社會公益事業剛剛起步,中國企業社會公益之路還比較漫長。如何找到一條彰顯企業特色的長效公益之路,如今已成為很多企業迫切探討的課題。王老吉在企業公益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與努力,不僅值得所有中國企業深思,更讓所有人相信,中國的企業公民除了扮演“捐助者”的角色外,還可以發揮更為深遠的作用。(王國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