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為中國而教:撐起農村孩子夢想的四個學期
寫給七年級學生的最后一封信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為中國而教:撐起農村孩子夢想的四個學期

    與城市的環境相比,支教的生活條件略顯樸素

    (上接08版)

    蘭Sir的不同人生

    “在大學期間,本來立志成為最優秀的警察,但在走訪了許多地方之后,卻產生了退意。畢業之后,我仍然比較迷惘,對于社會和自我的認識都感覺很不足。帶著對鄉村的好奇,我加入了“為中國而教”。這是一個平臺,既能保護志愿者,又能給我們一個自我探索的空間。如今,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2011級志愿者蘭毅

    蘭毅來自廣西,他畢業于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軍事化管理鍛煉了這個獨生子,他利用大學四年的寒暑假,走遍全國二十多個省份,去過法院、公安局、邊防派出所等各類部門實習,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1年7月,蘭毅報名“為中國而教”,同年9月被派遣到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學進行支教。面對觀念落后、賭博成風、經濟欠發達的小山村,蘭毅不僅傾心于課堂,更努力嘗試改變一個村莊的風貌。

    在蘭毅的建議下,村子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掃除,堆砌在河道的所有垃圾,往縣城垃圾場拉了整整四天才拉完。“村里不再臭氣熏天,今年兩次發大水,河邊的道路沒有再被沖毀”,村里馬成勇大爺將這一改變看在眼里,70多年了,這還是頭一遭,村民們竟開始有意盡量不往河溝里倒垃圾了。

    隨后,蘭毅與隊友給村里通上了網線,組織了秧歌隊,成立了婦女互助組織,減少村里閑散人員。他們還幫助村里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甚至幫助村長撰寫致外出務工人員的信。“馬丈子村屬于滿族正白旗后裔,我們便幫助村委會走訪有資歷的老人,搜集村子的歷史資料。”為了對孩子的鄉土教育更加深刻,蘭毅還協助村里編撰村史,把一個個傳說用文字鮮活起來……為豐富村民業余生活,蘭毅還和隊友向社會發動募集,辦起了馬丈子小學校報,并將部分歷史資料與孩子們的部分作品一起刊載到校報上,供全村人業余閱讀。

    通過操場平整,圍墻、廁所翻新,辦公室的危樓改造和教室維修,蘭毅參與并見證了這所村小的變化。沒有乒乓球臺,蘭毅便請來泥工師傅,指導孩子們自己做,順便還講解立體幾何。大量的項目都需要錢,除了正常上課,蘭毅更多的時間是到網上找公益組織,找錢找項目。一年來,籌集到了很多的物資,并且開展利用起來。

    在班級里,蘭毅一直推行民主法治教育,面對學生經常性的糾紛,蘭毅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法庭,大法官、檢察官、原告、被告等等都是學生自己扮演。通過這個過程,學生不僅從小樹立法治意識,而且在不斷的模擬法庭過程中將糾紛化解,團隊意識和道德素質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蘭毅還為學生制作了成長記錄簿,配合圖書閱讀激勵活動,一年后每個人都有了厚厚的一本記載了自己成長的冊子,而這些都歸功于蘭老師的堅持。蘭毅還在他的課堂上嘗試課程整合,注重學生的多元智能開發而非單純的知識積累。

    蘭毅曾經跟隊友說過,若是時間不夠的話,就在農村再待幾年。于是在項目兩年期結束后,又申請在當地多服務一年。如今,蘭毅進入了一家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的基金會,繼續在農村基礎教育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

    兩年后,何處是我家

    如今兩年已過,我和孩子們在大石嶺這個小村莊學校的生活即將結束,那些用心記錄在創意部落中的文字,隨著離別成為永久的回憶。當再一次認真地看學生的文字,我感到過去的日子如此豐富,如此充實。這兩年,我曾和一群孩子憂喜與共,我陪伴他們長大,他們激勵我成熟,這是最好的時光。

    ——2011級項目成員蔣金玉

    來自湖南的蔣金玉,曾在2011年至2013年間任教于河北省青龍縣大石嶺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支教生涯即將結束的時候,她曾寫下了以上這樣的感言。很明顯,兩年的支教生活給了她對農村教育無比的熱情。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還愿意去教農村的孩子。”在蔣金玉說這話的時候,她已經成為了廣州一所重點公立學校的老師。

    出于對待遇和未來職業生涯的考慮,有許許多多像蔣金玉這樣留戀農村支教工作的前項目成員都已經離開了農村。在農村的這兩年期間,除了“為中國而教”為他們爭取的食宿、醫療、保險和體檢等保障外,他們每月從當地教育部門領取的薪水僅為1500元。所以,縱然有千般的不舍,生活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回到城市,開啟全新的生活。

    而大部分有求職經歷的前項目成員均表示,雖然自己很看重這兩年的支教生活,并希望這段經歷能夠為自己的職業起步提供一份優勢,但目前大部分與教育行業無關的公司并不太看重這段經歷。

    對此,李博表示,“為中國而教”的成員在支教結束后會自動成為機構校友會的成員,校友會定期為他們進行職業規劃,并為他們開具支教證明,利用各種資源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但目前,僅有殼牌等少數跨國公司愿意接納來自“為中國而教”的求職者,“實在還只是少數”。

    “為中國而教”籌款經理唐堯說,有50%的前項目成員還是會將教育及培訓行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其余的人中,1/3會選擇繼續深造,1/3去了公益組織,只有1/3進入普通的商業公司”。

    而在文章前面出現的那位希望回饋農村、興奮憧憬未來的志愿者也略帶遺憾說:“就目前來看,完成這兩年的支教后,為了生活和家人,我還是會回到城市選擇薪水更高的職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网|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亚洲图片综合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