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年7月,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順利通過審批,成功注冊。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舒燃成為這個剛剛獲批的首個民政部做主管單位的內資直銷企業基金會的掌舵人,從事公益,她覺得這是老天賦予的使命。做一個新的選擇,從事一個新的領域,李舒燃感到發自內心的自在。 比爾·蓋茨是李舒燃的榜樣,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也是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的目標。李舒燃用“勇敢”來概括蓋茨基金會所做的事。所謂的勇敢,就是有膽量去做像消滅瘧疾或小兒麻痹癥,一個私有實體敢于帶這個頭實在令人鼓舞。 李舒燃也是帶著一顆勇敢的心跨入了慈善領域,近一年來,她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深入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走訪國內外各大慈善機構和民間組織了解行業動態以及閱讀大量的公益專業書籍。 在充實自我的同時,基金會的申報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成立之初,李舒燃就將讓更多人獲得幸福作為了基金會的組織愿景,并將基金會的組織使命確定為:致力于人類生命質量的提升。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救助領域瞄準貧困兒童、弱勢老人和綠色環保開展公益項目,抓住中國社會領域存在的普適性問題,通過規模化、長效性公益項目的開展,輔助政府解決社會問題。 基金會應該承擔一些 社會的難題 “在中脈,公益是一種傳統,是一種習慣”,作為一名曾任職中脈科技文化傳播副總裁的老員工,李舒燃經歷了中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整個發展過程,對于中脈公益的歷程和中脈公益文化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脈自創立之初就同時開始做公益活動,陸續開展了“全國孝德關愛工程”、“生態大騎行活動”以及“警民心連心溫暖幫扶行動”等一系列品牌性公益活動。“坦率說,中脈早期的這些公益活動,更側重于直接捐助。這種公益形式能夠讓受捐者直接受益,而且,也非常有利于號召和組織我們的廣大經銷商參與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中脈公益奠定了良好的經銷商參與基礎。”談及早期中脈公益項目,李舒燃如數家珍。 隨著中脈在社會慈善領域的參與范圍越來越廣,參與程度越來越深,尤其是決心創立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全面專業地統籌中脈公益事業之后,中脈公益的項目的著眼點變得更廣更遠,不單純限于救一時之急、解一時之困的慈善捐助,而開始著眼于長效公益項目的策劃與參與,開始注重公益項目對于普適性社會問題的解決價值,更看重的是救助對于個體生命質量的長遠影響。這樣的項目往往短期難以見效而且投入巨大,但是,對于社會問題的深層解決,對于長遠政策的制定卻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2013年,在籌建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的同時,中脈同期啟動了兩大兒童救助項目。2013年11月16日,中脈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教育學會共同啟動為期3年,累計投資1500萬元的“朝陽計劃——兒童安全守護行動”,旨在通過在打工子弟學校建立“安全體驗教室”,通過校方、家庭、社區全方位開展兒童安全教育,防范意外侵害和暴力對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造成的傷害。 2013年11月22日,中脈科技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多部委合作開展的“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項目為期5年。中脈科技未來5年將投入1億元人民幣在中西部22個貧困省中小學校建立朝陽衛生室,培訓校醫,預計受益兒童將超過100萬。2014年,該項目將在甘肅、寧夏、江西、貴州、云南五省相繼鋪開。根據當地學校規模,該公益項目采用了因地制宜、分級配建的原則,為600人以上的學校建設衛生室,為200-600人的學校配建保健室,為200人以下的學校配備醫療包,確保“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對中西部各省不同規模的學校進行無縫覆蓋,盡最大努力讓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醫療保護。 為了證實這個項目確實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需要的,李舒燃曾先后赴寧夏西海固、云南寧蒗、甘肅隴南等多地進行實地考察,談起考察的經歷,有太多孩子的故事讓李舒燃印象深刻。 一個孩子骨折沒錢治病,結果可能就造成永遠的殘疾;一個孩子,指頭被鍘刀切斷了,連基本的消炎意識都沒有,爺爺拿線直接縫上了;一個孩子,下巴在和同學打鬧時被小木棍扎了洞,老師竟然把燒過的棉花直接塞進去就算處理傷口了;孩子們吃完的飯盒雖然像洗過一樣干凈,可是他們沒有飯前飯后洗手的習慣。缺乏健康的生活習慣無形中加大了孩子們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李舒燃說:“看到這一切,我們決心守護孩子們的健康。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培養他們正確的健康意識和良好的健康習慣,給予他們有效的健康保障,對于他們未來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完善的童年健康守護,無疑是個體生命質量提升的根本前提。”更重要的是,一個朝陽衛生室的存在,受益對象不僅僅是一個孩子,還包括孩子背后的整個家庭。孩子有了科學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習慣,他對于家庭的影響和帶動,對于改善貧困地區健康教育匱乏的現狀,這個意義可能更加深遠。 在談及項目未來時,李舒燃表示:兩大兒童公益項目都是關于弱勢兒童健康成長領域的,目標就是總結和探索在社會層面上解決問題的社會模式,而這種模式通過企業的有效試點能夠有益于國家制定和推出進一步的落實政策,“那么政策發布之時就是我們項目退出之時,于中脈而言,這樣的退出是一種榮耀。” 基金會是企業的 戰略合作伙伴 2014年7月,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這個由中脈捐贈5000萬元人民幣的非公募基金會,將運用專業化的運作,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來統籌管好中脈眾多的公益項目,放大公益的社會效應和救助價值。 企業捐贈成立基金會還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就是基金會可以站在企業強大資源的基礎之上,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救助能力。“經過5年的穩健運營,中脈科技可以說積累了廣泛的社會資源、培育了穩定的經銷商及顧客群體、奠定了深厚的企業實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提供強大的資源支持和持續的資金輸入,支持基金會在更廣闊的領域進行更深度的探索,尋找更多的救助方向。基金會在資金來源、志愿者參與以及持續性的救助能力等方面是更具優勢,也更具保障的。”李舒燃說。 在基金會籌建之初,李舒燃就將基金會定義為中脈的戰略合作伙伴,這就給了未來基金會發展更為廣闊的空間,更加自由的機制。中脈過往深厚的公益積累為基金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中脈營銷人員對企業公益投入的廣泛認同和親身參與也為基金會項目執行提供了堅實的后盾支持。 未來,基金會將以“一老一小一發展”作為公益主題,致力于人的生命質量的改善。“在繼續做好孝德、生態大騎行等公益項目的同時,還會重點在貧困兒童教育和健康領域慎重選擇項目進行重點資助,同時也會選擇民生發展領域內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重點科研項目進行大力資助。”李舒燃說。 志愿者是基金會的 形象名片 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禮和持續的公益文化滲透,中脈科技已經錘煉出了一支穩健的經銷商隊伍。而在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成立之后,他們也將成為最堅定、最樂于付出的志愿者隊伍。談起這支遍及全國的中脈道和志愿者隊伍,李舒燃的幸福之情就溢于言表:“他們中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在冬天,才會格外感覺溫暖的可貴;經歷困頓,更會感慨雪中送炭的珍貴,創業的艱辛讓他們更能深切體會和感悟慈善的力量。” 一直以來,廣大經銷商都是支撐中脈事業成功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是踐行中脈企業責任的中堅力量,所以,中脈的公益從來都不是企業的個體行為,而是全員參與的群體力量。無論是中脈經銷商,還是中脈員工,都有一個最樸素的共識,他們相信:“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他們也始終堅守“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的企業價值觀。在中脈所有的公益活動當中,他們都是全力以赴,熱情參與,成為中脈在公益之路上的最堅定的伙伴、最牢固的后盾,并且愿意為中脈公益事業奉獻一生。 “當然,光有熱情是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志愿者應該是一支非常專業、嚴謹和規范的隊伍。”李舒燃說,“志愿者,絕對是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最亮麗的一張名片,志愿者的素質代表的就是基金會的品牌。” 在中脈,有一整套從全國層面到地方志愿者服務支隊的管理規范和培訓流程,而且,在每次公益活動開始之前,所有參與的志愿者必須接受至少4個學時的專業志愿者培訓,全面了解公益項目的意義、活動的實施細節以及活動注意事項,包括與不同受捐對象溝通和交流的專業知識。未來,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還將引入先進的志愿者大數據庫管理模式,針對志愿者專業特長、志愿訴求和有效時間,來選擇針對性志愿服務,實現專業志愿服務效益的最大化。(徐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