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首批6家社區基金會掛牌登記成立 7月2日,深圳首批6家社區基金會正式掛牌登記成立。深圳市民政局局長杜鵬表示,未來3年內深圳將培育50~100個社區基金會。據悉,當日掛牌的深圳首批6家社區基金會分別是光明新區的白花、鳳凰、新羌、圳美、玉律和寶安區的海裕社區。 “目前,我國基金會管理法規當中,沒有專門的社區基金會類型劃分,社會基金會基本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的條件和程序進行設立登記,但是適當降低了其原始資金最低額度的要求,規定了募集100萬元原始基金即可登記成立社區基金會。考慮到社區基金會還處于培育階段,《深圳市社區基金會培育發展工作暫行辦法》將社區基金會的活動地域范圍限制在社區體制改革后的社區范圍內,將來可視情況再決定是否擴大。”杜鵬說。 根據規定,深圳的社區基金會將被定位為資助型基金會,主要以非公募的方式在本社區范圍內籌集資金,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展救助和資助活動。 (據《南方日報》) 浙江嚴禁社會組織“中標”后轉包 根據浙江省政府日前公布的《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規定,教育、就業、農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計劃生育、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公益性崗位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將逐步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凡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都可通過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交給社會力量承擔。 在明確購買內容的同時,浙江省政府確定了購買目錄,同時指出,政府購買服務應納入政府采購管理,按照公開擇優、以事定費的原則,采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詢價等方式確定承接主體,嚴禁轉包行為。 (據新華網) 廣東江門把敬老院交給社會組織經營 6月底,廣東省江門市社工委透露,2014年該市開展了“養老·助殘”公益創投活動,共安排5個大類38個項目,鎮(街)公辦養老機構(下稱“敬老院”)委托經營項目成為此次公益創投活動主要項目。 江門市社工委專職副主任李長才表示,“我們將這些敬老院的經營委托給社會組織,就是希望轉變政府職能,改變其‘大包大攬’的方式,從而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敬老院委托經營項目共有7個。未來1年內,取得敬老院的經營資格的7家社會組織將分別得到10萬元的運營管理資金。公益創投還將資助每家敬老院20萬元的硬件改造資金。 (據《人民政協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