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創新
   第07版:封面報道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精編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趨勢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扎根社區的“生態改造”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創新

第07版
封面報道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精編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趨勢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扎根社區的“生態改造”

    6月21日,由萬通公益基金會主辦的社區兒童環教課堂開課儀式在史家胡同社區舉行

    “2013年6月9日,家庭芽苗綠化種植培訓啟動;2013年7月17日,綠化種植展示及經驗分享;2013年8月1日,小組討論;2013年8月8日,手工制作——廢油制作肥皂……”2014年6月27日,在史家胡同29號院的家里,常阿姨拿出筆記本,一一向記者展示她一年多來參加“生態社區”活動的日程。

    “除了春節的時候身體不好住了一段醫院,剩下每次活動我都參加。不光我參加,我愛人也參加,很有熱情。‘生態社區’的活動有意思,學到的知識對生活還有作用,像這芽苗我們家已經吃了四茬,用廚余垃圾發酵的水洗碗、洗馬桶、澆花都特別好。”常阿姨對記者說,除了自己用,她還把做的有機肥料分給鄰居、妹妹用。

    常阿姨嘴里的“生態社區”活動指的是萬通公益基金會開展的“主旋綠生態社區”項目。史家胡同社區是北京的十一個項目點之一。

    史家胡同里變廢為寶

    史家胡同位于東城區東南部,是北京一條歷史悠久的胡同。“我們會選擇一些街道辦或居委會比較支持的,人口比較穩定、外來人口不是特別多的社區作為項目點。史家胡同有居民樓五棟、院子八十多個、常住人口兩千六百多人。”萬通公益基金會項目官員湯婷對胡同的情況了如指掌,該項目去年6月在史家胡同正式開展,初期的幾個月,作為負責人的她幾乎每周都要來個兩三趟。

    “要組織老師來給居民上課:芽苗種植的課、做肥皂的課、手工課……一段時間以后再組織大家進行成果展示,老人家腿腳都不方便,還會讓我幫忙買一些東西,托盤啊種子啊什么的。”湯婷介紹,大約半年左右,居民對各種技術掌握熟練,自己一個月來一次就夠了。

    “其實變廢為寶的過程很簡單,就是我們之前不知道有這么多新鮮的東西。像廚余垃圾的發酵,就把剩菜、剩飯、瓜果皮什么的放在那個廚余的桶里,再撒上一種發酵粉,一周多的時間,就能從下面接有機肥料的水。還有抽油煙機里的廢油,跟制肥皂的一種原料還有水什么的攪拌,最后倒模子里定型,就能做出肥皂。”常阿姨說湯婷的到來給自己的退休生活帶來很多樂趣,現在她已經成了基金會的“志愿者”,有什么事情湯婷不方便過來時,她就代替著通知大家。

    小朋友的“環教課堂”

    “上次課上,老師留了作業讓大家去找一片梧桐樹的葉子,今天有誰帶來了?”臺上的老師問。

    臺下齊刷刷地舉起小手。

    “你說說你這個葉子是在哪里找到的?”老師又問。

    “就在燈市口地鐵的旁邊。”一個拿著葉子的孩子回答。

    這是6月21日發生在史家胡同博物館里的一幕。這一天,萬通公益基金會的“社區兒童環教課堂”開課儀式舉行。此前,該課堂已經在史家胡同進行了兩節試講。

    “兒童是社區環境保護意識提升的主要傳遞者,基金會基于開展社區項目的經驗,根據社區可取的素材和社區居民的需求,通過社區課堂、劇社、行動體驗等多種形式開展針對兒童和成人不同群體的生態環境教育,來保證社區環教的可持續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陳鍵在介紹項目的設計初衷時表示:可能組織孩子出一趟國,去一趟云南等物種豐富的地方,會認識更多生物,對生態鏈的了解更直觀,但這不能成為日常的教育,而基于社區可取素材給孩子們上課,會讓他們更重視身邊的環境。

    據了解,該課堂的老師均是志愿者。陳鍵介紹,目前項目已經招募了20余位來自萬通投資、萬通地產及其他社會人士在內的志愿者。

    “我們在幫助社區孩子了解社區環境、了解自然的時候,也在備課的時候豐富了自己的環境知識。在跟孩子接觸的過程中讓我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也把環教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一位志愿者代表在啟動儀式上說。

    露天“議事沙龍”

    就在小朋友們上課的同時,另外一場露天的沙龍正在史家胡同居委會大院里召開:十幾名社區居民、社區居委會主任、幾名萬通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槐樹下環坐,討論項目開展一年來的成果及問題。

    一位姓張的大爺問,自己也想要種芽菜,但沒趕上第一撥上課,也不知道在哪買托盤跟種子,向基金會提議能不能采取什么方式讓自己獲得這些工具上的支持。

    陳鍵解釋:基金會最初與居委會合作舉辦活動,讓居民來參加,凡是來參加的居民就會獲得相應培訓課堂的工具。但項目進展到現在,則不會再免費向居民提供用具。

    “不過我們接下來會開展一個新的項目,與廢品回收公司合作,大家可以把平時積攢的廢品給回收人員,攢到一定的積分,來換取這些工具。”陳鍵說。

    “我總是掌握不好上肥的量,種的菜只長葉子不結果。技術上特別需要老師指導,又不好意思總找小湯(湯婷),看能不能給印個小冊子什么的。”另外一位大爺發言。

    湯婷接過大爺的話,介紹道:“為了調動居民的主動性,提升居民的參與和自治意識,目前史家胡同組建了三支居民小組,包括種植小組、堆肥小組和手工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組長,建立了小組議事會制度,每月底開一次小組會。平時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相應的組長去解決。”

    據介紹,截至2014年6月,該項目共在史家胡同社區開展了16次生態技術培訓及活動,150多戶芽苗種植及160多戶庭院種植,產出約600斤蔬菜;開展2次閑置物品交換大集,交換物品達600余件;開展19期手工制作培訓,累計150人次參與,收集廢舊塑料及利樂包裝10余斤,制作手工藝品120余件,在跳蚤市場進行義賣,義賣的資金用于小組的后續活動。已有50戶居民參加家庭廚余堆肥,6個月50戶家庭共減少廚余垃圾排放約4噸。

    史家胡同居委會主任趙影說,萬通主旋綠生態社區項目是史家胡同的亮點,項目開展以來改變了很多居民的生活方式,讓史家胡同這樣一個老北京社區增加了一份生態文化。

    陳鍵表示:“截至2013年,萬通基金會在生態社區和合作伙伴的總投入達1200余萬元。未來我們不會過多追求規模擴張,而是要建設精品示范生態社區。”

    據了解,萬通公益基金會于2008年成立以來,已經在北京、天津、成都、杭州、上海、臺灣等城市和地區共打造了66個生態社區。不同社區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有的是基金會自己執行,有的是支持NGO執行。

    鏈接

    史家胡同生態社區建設項目是由萬通基金會資助并執行的第一個項目,項目完全由基金會項目工作人員實施與執行,是基金會獨立運作生態社區項目的嘗試,項目得到了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社區居民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項目針對社區居民生態環保意識不強,缺乏相關知識和技能;居民缺乏表達機會和行動空間,社區參與的意識有待深化;社區公共綠化面積小且沒有得到很好綠化等方面的問題,組建社區生態志愿者團隊,采用生態技術,開展節水、綠化種植、廢棄物再利用等生態活動,促進史家胡同社區生態建設。

    公益時報記者 張木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欧美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综合久久久| 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图片综合区|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